安徽省水利疏浚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安徽省水利疏浚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50.18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2391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安徽省水利疏浚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安徽省水利疏浚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本调研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安徽省水利疏浚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前景。

目前,安徽省水利疏浚业在河道整治、湖泊清淤、航道疏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安徽省依托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加大了对水系治理的投资力度。全省已建成多个现代化疏浚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力量,显著提升了疏浚效率和质量。此外,疏浚工程不仅改善了水体环境,还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二次利用,为农业灌溉、城市防洪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地区的疏浚技术相对落后,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疏浚废弃物处理方式单一,可能对周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专业人才短缺和资金投入不足也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望未来,安徽省水利疏浚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推广绿色疏浚理念,优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安置房工程施工方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生态化方向转型,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省的水利疏浚企业比较注重疏浚专业对外建设,项目经理人员,经验丰富,特别是船长、驾驶、轮机长、机仓及施工员等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较好,能吃苦、善打硬仗,疏浚施工队伍一般为本地企业或周边内地企业的施工船队,队伍人员相对固定,并有相对规范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稳定的工资福利保障,但待遇较低。

三、国内疏浚业发展趋势及差距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江河含沙量较高,河湖淤积普遍存在,既使水库库容大为缩小,同时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防洪问题。据统计,我国江河、湖泊、水库中每年约有9亿立方米的泥沙淤积,加上历史欠账,其疏浚年需求量非常之大。因此,大规模疏浚已是当务之急。 

国内市场前景广阔。经预测,未来7年间,沿海疏浚市场每年约有100亿元投资,主要是大型枢纽港深水航道的建设和维护、用于建港和临港工业区建设的沿海大型陆域吹填项目以及港口航道的改造升级。在内河航道疏浚市场方面,主要有长江、珠江、黄河、淮河流域及海河、黑龙江、松花江、澜沧江和滇池、巢湖等疏浚。内河航道建设目标是以千吨级航道为骨架,以 300至500吨级航道为基础,加速长江口、珠江口、淮河入海口等主要河口航道的整治和建设。另外,我国的一些大湖如巢湖、滇池、太湖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沉积在湖底,利用环保疏浚手段解决此问题已成为新兴产业。“十五”期间,国家共投资2700亿元用于“三河”、“三湖”的污染治理工程,环保疏浚市场呈现出前景广阔的状况。

从目前国内外发展形势上分析,主要向多艘大型挖泥船在沿海集中填海造地、吹填和港口能力提升,内地湖泊环保疏浚、村庄沟渠清淤方向进行发展或扩张。

从装备情况上,以往国内外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内大型挖泥船少、挖泥船小、挖泥船龄大以及先进性差、设备/关键材料寿命短。但随着2000年国家启动“百船工程”项目以及近几年大批通过合资方式进行造船、直接购买国外船舶,国内疏浚设备能力大大提高,挖泥船的设计建造水平也不断提高。

从目前来看,国内外的差距主要在于国内3000方(含)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和8000方(含)大型耙吸式挖泥船,以及环保型挖泥船的设计建造水平方面,以及疏浚关键件如泥泵和挖泥刀具方面等。

在国内疏浚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环境下,国有疏浚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民营疏浚企业逐步崛起,国外疏浚公司也加快了对中国疏浚市场的渗透。但是,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国有大型疏浚企业是中国疏浚事业的脊梁”依旧是不争的事实。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国外先进疏浚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以提高国内整体疏浚水平;同时,在国内扶持建立起若干疏浚产业基地,如在内地、沿海等根据当地不同的需求特点进行专业性、区域性规划若干研制基地,从而更好更强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五、疏浚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尽管中国疏浚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现在阻碍疏浚企业生存发展的因素仍然很多。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大部分疏浚装备年久失修,老化严重,跟不上现代疏浚形势的需要,亟待整合更新!国有疏浚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船舶设备老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尽管近两三年更新、改造了一些设备,但很难改变境况。因此,一方面不得不加大老旧设备的维护性费用,另一方面这些设备的燃油、润滑油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船舶的生产效率也不高。

二是疏浚施工价格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疏浚价格应相对较高。但是疏浚企业相互间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却竞相压价。

三是燃油、润滑油价格上涨,使得疏浚企业的主要成本居高不下。在与建设方签订施工合同时,又往往是一包到底的条款。工期越长,疏浚企业所承担成本风险也越大。

四是新技术引入不够,造成疏浚生产效率低和施工寿命短,施工成本相应加大。

五是水利疏浚业和交通航道系统疏浚业水平实力和水平相差较大,水利疏浚业的政策、制度、包括技术、定额标准等亟待调研,适应新形势。

边坡施工组织设计六、对我国疏浚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国际疏浚市场基本被欧洲疏浚公司垄断,国际招标的大型疏浚与填筑工程,被世界五六家大型疏浚公司占有约60%的份额。目前,我国许多大型疏浚工程项目急需大型挖泥船进行施工,国外疏浚企业进入国内疏浚市场势在必行。国内外疏浚市场潜力巨大。国内疏浚业的重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主动与国外公司合作。采取合作的形式,相互渗透是明智之举。国内疏浚企业可与国外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或进行劳务合作,以实现双赢。

二是疏浚企业要实施调整。首先,中国疏浚企业应以世界疏浚强企业为标杆,加强战略管理,形成与国家疏浚发展战略一致的系统化战略;其次,树立核心技术是企业生命线的观念,建立由政府、科研单位与企业共同投资研发新技术的新模式;再次,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设备更新,加大投入,有针对性地提高装备水平。此外,疏浚企业还应建立疏浚培训机制,定期培训各种技术员工,造就一支高素质、高科技的施工队伍。

三是面对市场机遇,目前国内疏浚企业纷纷计划购置或建造疏浚船舶。对此,企业应注意两点:一要建造(购置)切合市场需要的高技术船舶,而不是拼装而成的船舶;二要有序控制疏浚船舶量,切不可一轰而上。一艘大型疏浚船有的造价达1亿美元,比发射一枚火箭的费用还高,如果盲目投资,将对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总之,国内疏浚市场前景乐观,疏浚装备能力不断提高,疏浚技术也不断先进,中国目前拥有的挖泥船及疏浚辅助船舶约千余艘,年疏浚能力超过5.3亿立方米,排世界第三位,已经在世界疏浚强国的行列稳稳站住了脚跟,“中国已经从疏浚大国迈进了疏浚强国的行列”,但也存在诸多的困难、问题急待解决。

未来疏浚市场前景,为疏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又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新机遇、创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成为所有国内疏浚企业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t/sa 53-2022 智能型地上消防栓技术规范 二OO七年三月十四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