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3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2388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G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确保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符合要求。该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下防水工程,涵盖了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再到质量验收的全过程。

本规范强调了地下防水工程的重要性,指出其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规范详细规定了地下防水工程的基本要求,包括防水等级划分、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等内容。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使用功能,地下防水分为四个等级(一级至四级),明确了不同等级的防水要求。

施工过程中,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特别是基层处理、防水层铺设和保护层施工等关键环节。此外,规范还明确了验收程序和检验方法,通过外观检查、渗漏测试和资料审查等方式,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总之,《G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地下防水工程提供了系统的指导和技术依据,有效提升了我国地下建筑工程的防水质量水平。

jtg_t_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4.3.1本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 迎水面铺贴的卷材防水层。 4.3.2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

4.3.1本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 迎水面铺贴的卷材防水层。

子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 料,均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 4.3.3铺贴防水卷材前,应将找平层清扫干净,在基面上涂刷 基层处理剂;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 面隔离剂。

4.3.4防水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表4.3.4的

4.3.4 防水卷材厚度

4.3.5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采 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 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4.3.5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采 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 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4.3.6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2铺贴卷材时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 3铺贴卷材应平移、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 皱折; 4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10mm。 4.3.7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 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 熔法施工, 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 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皱折;

3滚铺卷材时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并应随即刮 封接口使接缝粘结严密; 4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 曲。 4.3.8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 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2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3侧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 (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mm厚水泥砂浆。 4.3.9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 100m²抽查1处,每处10m²,且不得少于3处。

4.3.10 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最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 报告。 4.3.11 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 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3.10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

4.3.12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 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3.13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 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15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一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4.1本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 迎水面或背水面涂刷的涂料防水层。 4.4.2涂料防水层应采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 料或水泥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4.4.3防水涂料厚度选用应符合表4.4.3的规定:

防水涂料厚度(mm)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 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 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mm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 应大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 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 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mm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 应大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

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6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 度应大于100mm,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4.4.5防水涂料的保护层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的规定。 4.4.6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m² 抽查1处,每处10m²,且不得少于3处,

4.4.7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 场抽样试验报告。 4.4.8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 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床种防小层所用材种及配告比必须付告设计安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 由样试验报告。 .8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 页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8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

4.4.9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 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10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 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4.11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

4.5.1本节适用于铺设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塑料防水板 (简称“塑料板")防水层。

4.5.2塑料板防水层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塑料板的缓冲衬垫应用暗钉圈固定在基层上,塑料板边 铺边将其与暗钉圈焊接牢固; 2两幅塑料板的搭接宽度应为100mm,下部塑料板应压住 上部塑料板; 3搭接缝宜采用双条焊缝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 不应小于10mm; 4复合式衬砌的塑料板铺设与内衬混凝土的施工距离不应 小于5m。 4.5.3塑料板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设面积每 100m?抽查1处,每处10m²,但不少于3处。焊缝的检验应按 焊缝数量抽查5%,每条焊缝为1处,但不少于3处。

塑料板的搭接缝必须采用热风焊接,不得有渗漏。 检验方法:双焊缝间空腔内充气检查。

4.5.6塑料板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5.7塑料板的铺设应平顺并与基层固定牢固,不得有下垂、 绷紧和破损现象。

4.5.6塑料板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5.7塑料板的铺设应平顺并与基层固定牢固,不得有下垂、 绷紧和破损现象。

db34/t 2290-2022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8塑料板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一

5.8塑料板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一10mm

塑料板搭接宽度的充许偏差为一1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4.6.1本节适用于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中以金属板材 焊接而成的防水层。 4.6.2金属板防水层所采用的金属材料和保护材料应符合设计 要求。金属材料及焊条(剂)的规格、外观质量和主要物理性 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6.3金属板的拼接及金属板与建筑结构的锚固件连接应采用 焊接。金属板的拼接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验。 4.6.4当金属板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 得大于该板材厚度的负偏差值。 4.6.5金属板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设面积每 10m²抽查1处,每处1㎡²,且不得少于3处。焊缝检验应按不 同长度的焊缝各抽查5%,但均不得少于1条。长度小于500mm 的焊缝,每条检查1处;长度500~2000mm的焊缝,每条检查 2处;长度大于2000mm的焊缝,每条检查3处。

4.6.6金属防水层所采用的金属板材和焊条(剂)必须符合设 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 报告。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6.9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 弧坑、针状气孔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无损检验。 4.6.10焊缝的焊波应均匀,焊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保护涂 层不得有漏涂、脱皮和反锈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7.1本节适用于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 穿墙管道、埋设件等细部构造。 4.7.2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等细部构造建行通风安装技术控制要点交底, 应采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 缝密封材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