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82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42384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是中国铁路隧道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文件,旨在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该指南全面涵盖了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隧道的施工及验收工作。

本指南从隧道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经验,对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隧道施工准备、开挖方法选择、支护与衬砌技术、防水排水措施、施工监测与安全控制等。同时,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如软弱围岩、富水地层、断层破碎带等),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应对措施,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此外,指南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要求,倡导绿色施工理念,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明确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为施工单位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执行依据。作为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重要参考文件,TZ2042008对于提升中国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 2事先统筹规划,分期安排,便于各项施工活动有序进行,避免相互干扰。 3.6.2施工场地布置应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卸碴场的位置和范围。 2轨道运输时cad图纸大全,洞外出碴线、编组线、牵出线、其他作业线、卸碴码头及转运方 式的布置。 3汽车运输道路的引入和其他运输设施的布置。 4确定风、水、电设施的位置。 5确定大型机具设备的组装和检修场地。 6确定混凝土拌合站(场)、预制场及砂、石等材料场的布置。 7确定各种生产、生活等房屋的位置。 8.场内临时排水系统的布置

3.6.3临时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2高压、低压电力线路及变压器和通信线路应按有关规定统一布置及早建成。 3各种房屋按其使用性质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消防规定;爆破器材库、油库的位置 应符合有关安全的规定;房屋区内应有通畅的给排水系统,并避开高压电线。 4严禁将住房等临时设施布置在受洪水、泥石流、落石、雪崩、滑坡等自然灾害 威胁的地点。 5高位水池应远离隧道中线修建。 6洞口段为不良地质时,不应在洞顶修建房屋和其他建筑。 7临时工程及场地布置应采取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 8隧道弃碴场坡面应按设计进行复垦或绿化、或碴顶整平造田;坡脚必须进行防 护,防止水土流失。 3.6.4施工场地布置时,在水源保护地区内不得取土、弃土、破坏植被等,不得设置 拌合站、洗车台、充电房等,并不得堆放任何含有害物质的材料或废弃物。 3.6.5隧道内、外施工场所应按现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设 置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并配以相应的警示语句。 3.6.6工程竣工时,应修整、恢复受到施工破坏或影响的植被、自然资源等,

机械设备时,应对职工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教育。 3.7.6根据隧道施工情况,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并归入挡案进行管理

4.1洞口段开挖及防护

4.1.1洞口段工程应结合洞口相邻工程及场地布置统筹规划、及早完成,施工宜避天 雨季及严寒季节。 4.1.2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2。

4.1.3洞口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4.1.2 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1洞口段开挖前应首先清除洞口开挖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和树根,检查边、仰坡 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 2洞口段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3洞口段边、仰坡防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 4洞口段开挖至隧底高程后,应及时施作排水侧沟及出水口,并与洞外排水系统

协调连通。 5偏压洞口施工应先做好支挡、反压回填等工作后再进行开挖;开挖方法应根据 地形情况选定,避免人为因素加剧偏压。 6施工便道的引入和施工场地的平整应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和对洞口岩体稳 定的影响。 4.1.4洞口段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口土方采用机械施工时,边、仰坡应预留约30cm的整修层,用人工刷坡并 及时夯实整平成型,防止超挖,保证边、仰坡平顺,坡率符合设计要求。 2洞口土石方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结合正洞开 挖方法,预留进洞台阶,形成进洞面(洞脸)及边、仰坡,边、仰坡防护和处理措施 应同时考虑防止洞口段产生整体滑动。 3洞口石方开挖宜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严禁采用洞室爆破,边、仰坡开挖应采 用松动控制爆破并预留光爆层,光面爆破成型。施工中应按批准的爆破设计组织施工, 严禁超量装药。爆破后,应及时清除松动石块。 5开挖后坡面应稳定、平整、美观。 6当洞口段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并应适当放缓 坡率,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边、仰坡的稳定。 4.1.5隧道施工前,洞顶地表水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 2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若采用喷 锚或砌石护面,坡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 3洞顶天沟及截、排水沟槽宜采用水泥砂浆或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铺砌沟底,防止 下渗,确保排水畅通。 4洞口顶部地表的凹坑须填平并进行地表防渗水处理,洞口段的截、排水系统应 与其他工程排水系统顺接,排水接入两侧路基边沟内,并不得冲刷路基坡面、桥涵锥 体、农田、房舍。 4.1.6当洞口位于软弱、松散地层或堆积层时,应按“先加固、预支护、后开挖”的

原则施工,对永久性防护应按照设计在隧道施工的初期及早完成。根据地质条件和地 下水情况,洞口地表可采用下列加固处理的措施: 1地层为堆积层、断层破碎带、砂砾(卵)土、砂土时宜采用地面注浆措施预加 固。 2有地下水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注浆止水。 3地下水位较高的粉砂土、砂质粉土或淤泥质夹薄层砂性土的富水地层、且不适 合于注浆堵水的隧道洞口段应首先进行井点降水。 4.1.7洞口浅理、软弱破碎段应考虑采用管棚、小导管、锚杆等超前支护措施。

图4.2.1明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4.2.2当明洞位于陡峭山坡或破碎、松软地层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宜先施作明洞衬 砌轮廓外的整幅或半幅套(护)拱,必要时还应在外侧施作挡墙,然后在套拱护顶下 暗挖明洞土石方,并及时支护边墙,成形后按暗挖隧道施作明洞衬砌。明洞暗做法工 艺流程见图4.2.2。

明洞暗做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4.2.3明洞宜及早施作,尽量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明洞仰拱应安排在明洞拱墙衬砌 施工前浇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隧道采用爆破开挖时,宜在洞身掘进适当距离后施作明洞和洞门。 2当隧道采用非爆破开挖时,宜先施作明洞和洞门,然后开挖隧道。 4.2.4明洞基础应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当两侧墙体地基松软或软硬不均时,应采取

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

1明洞浇筑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模板的外轮廓尺寸,确保衬砌不侵入设 计轮廓线。 2明洞混凝土的浇筑应设挡头板、外模和支架,明洞墙、拱混凝土应整体浇筑。 3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且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m时,方可 拆除明洞内模板。

4.2.6明洞防排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洞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盲管,并与隧道的防水层和排水盲管 顺接,保证排水畅通。 2明洞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的出水口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 安排。 3明洞外侧的排水盲管应先于填土完成,确保出水口通畅。 4当采用复合防水板作隔水层时,应满足设计要求及铁道部现行《铁路路基施工 技术指南》的相关规定

4.2.7明洞回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洞回填应在明洞外防水层及排水系统施作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的70%后进行。 2侧墙回填应对称进行,石质地层中岩壁与墙背空隙较小时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 回填;空隙较大时用片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砌片石回填密实。土质地层,应将墙背坡 面挖成台阶状,用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密实。回填至与拱顶齐平后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的思考,再分 层满铺填筑至设计高度。 3拱顶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的高差不得大于0.5m。采用机 械回填时,应在人工夯填超过拱顶1.0m以上后进行。 4表土层需作隔水层时,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平顺,防止地表水下渗。

4.3.3斜切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3。

图4.3.2端墙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

4.3.4端墙式洞门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4.3.3斜切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

而回网力世 1端墙应在土石方开挖后及时完成,基础超挖部分应用与基础同级混凝土和基础 司步浇筑,端墙及挡、翼墙的开挖轮廓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端墙及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可采用静力触探 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检测。 3端墙及挡、翼墙基础位于软硬不均的地基上时,除按设计要求处理外,还应在 软弱地基分界处设沉降缝。 4端墙与洞口衬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端墙的泄水孔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及时连通。 6隧道洞门端墙和挡、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孔、施工缝设置应符合设计 要求。 7隧道洞门的截、排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同步施工,当端墙顶部水沟置于填土上 时,填土必须夯填密实,必要时应加以铺砌。 8隧道洞门检查梯、隧道铭牌、号标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3.5斜切式洞门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斜切式洞门坡面较平缓的,应尽量与自然地形坡度相一致,为避免开挖边、仰 坡时局部坍塌破坏原地貌,宜采用非爆破方法开挖。 2洞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回填边、仰坡超挖部分,恢复自然地形坡面。 4.3.6浇筑混凝土洞门的模板及拆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支(拱)架应根据洞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 材料供应等条件设计。 2斜切式洞门斜坡面内外模板和挡头板应专门设计和制作,配套使用。 3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 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4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模板及支架与脚手架之间不得相互连接。模板 接缝必须严密不漏浆。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6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7拆除模板及支(拱)架的条件:当洞门结构跨度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 达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当洞门结构跨度小于等于8m时金乡天兴广场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 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

4.3.5斜切式洞门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