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榛生产技术规程(批准稿)

平榛生产技术规程(批准稿)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03.42K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42334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平榛生产技术规程(批准稿)

《平榛生产技术规程》(批准稿)是一份针对平榛(即平欧杂交榛子)种植与管理的技术规范文件,旨在为平榛的高效、优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该规程结合我国平榛种植的实际需求和生态环境特点,从选址规划、苗木培育、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本规程还特别关注采收、储藏及加工环节,提出标准化操作流程,延长产品货架期,提高经济效益。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要求,可实现平榛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推动产业可持续进步。该规程适用于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农户,是指导平榛种植的重要参考依据。

插床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以上。土壤湿度保持在用手攥不出水也不散开为度。

插穗生根前透光度<30%jct580-2010 水泥振动筛,生根后保持全光。

9月末~10月中旬或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

在整地前对已选定的地块做好区划,一般根据自然地形划分若干小区,每小区在0.3公顷左右。如坡度在10度以上,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水平阶带状或水平阶穴状整地,如坡度超过规定的标准,要采取反坡梯田、撩壕的方法整地或修筑水平阶。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块可直接挖0.3m×0.3m×0.3m的定植坑。

0.5 m×1.0 m、1.0 m×1.0 m 、1.0 m×2 .0 m。

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木最佳。

晚秋植株停止生长后土壤结冻前,或早春土壤解冻后植株开始生长前栽植,每定植穴栽1~3株,栽后平茬,控制植株水分蒸发,促近新根和基生芽的萌发。

以雨季7月中旬~8月上旬为佳。

包括实生苗和无性繁殖苗,以早春栽植为佳。

晚秋或早春。

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所施用的肥料不对榛林环境和榛果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予登记的肥料。

在整地或栽植时施入农家肥(700㎏/667㎡)或化肥(60㎏/667㎡)。

5月下旬~6月上旬在果实膨大和新梢生长期,每亩施尿素40~50㎏/667㎡。7月上中旬坚果迅速发育期及花芽开始分化期,根部追施二胺或复合肥,40~50㎏/667㎡。

在生长季节向叶部喷施0.3‰~0.5‰氮素或磷酸二氢钾。喷施的时间宜在10点前或16点以后,以免叶部受害。

按照NY/T 391中有关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的规定执行。

对榛林喷灌或管灌1~3次。

春季,根据霜冻降温预报,夜间准备半干不湿的稻草、麦秆、锯木屑等均匀洒在林地周围,3~5堆/667㎡,每堆15~20㎏,当夜间降温到0℃时,点燃草堆。

早春,向林地灌水或喷水1~3次,可降低土温延迟萌芽和开花时间,预防霜冻或减轻危害程度,此法适用于春季晚霜的预防。

3月末~4月上旬,如果在开花期连遇不良天气,可采用人工传媒授粉。

当雄花伸长后,尚未散粉时把花穗摘下,放在干净有阳光的室内,摊在白纸上,待花粉散出时,收集于瓶中,放在0~5℃处保存备用。

当雌花柱头全部伸出时,选在阳光充沛无风天气进行人工授粉。

用毛笔点授或袋装散授。

加强榛园管理,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加强树体内营养的积存,改善花芽发育状况,防止空粒或瘪仁,提高座果率;在果实膨大期和种仁发育初期向根部追施或向叶部喷施复合肥。

一年生植株在6~7月份进行,二年生以上植株在休眠期进行。

当榛林盖度达到70%以上进行疏枝。根据林地立地条件确定疏枝密度。一年生榛林保留25(±3株)/㎡,二年生榛林保留23(±3)株/㎡,三年生榛林保留20(±3)株/㎡。

生长季节,清除杂草;休眠期,清除非目的树木。

全林分平茬,带状平茬(等高线、纵向),平茬带与保留带宽度比为0.5m:1.0m、1.0m:1.0m、1.0m:2.0m。

以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

栽植优质无病虫苗木;通过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控制结实率等措施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合理疏枝,保证树体通风透光,恶化病虫生长环境;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虫枝果,减少病虫源,降低病虫基数。

主要针对有趋性的害虫,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诱虫灯、高压电网等方法防治。

应用苏云菌杆菌、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保护利用寄生蜂、食虫蜘蛛,招引和保护灰喜鹊、灰顶伯劳、乌班东鸟等昆虫天敌。

捡除虫蛀果、虫瘿,清除感病植株。

按照GB 4285规定执行。

防治平榛病虫害可使用的农药及用法参见附录A。

5月上旬向林地表面和林冠喷洒触杀剂和熏蒸剂(1:1)防治成虫。5月中旬~7月上旬每隔15d向林冠喷洒一次触杀剂和内吸剂(1:1)防治成虫和幼虫。8月人工摘除虫蛀果。

4月中旬~5月上旬,向林地表面和林冠喷洒触杀剂和熏蒸剂(1:1)防治成虫;用熏蒸剂趋避成虫在寄主上产卵。5月中旬~6月中旬向林冠喷洒触杀剂和内吸剂(1:1)防治幼虫。

防治方法见 4.1.3.4。

gtcc-074-2021 整组组装道岔 榛树白粉病。防治方法见4.1.3.3.2。

辽宁地区以8月末~9月上旬采收产量最高。当榛果总苞变黄、果实变黄褐色时采摘。采收时先阳坡,后阴坡,先采株丛上部,后采株丛下部及内膛的果实。防止掠青和果实落地造成的减产。

(规范性附录) 农药使用方法

[1]《榛子》,主编:刘春静,单位: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书签版】辽2006j208:柔性防水工程建筑构造(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