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_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_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47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2289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JTG_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_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是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制定的一部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该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路基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供了科学依据。

规范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规定、施工准备、填方路基、挖方路基、特殊路基处理、排水工程、防护工程以及施工质量检验等。其中,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详细规定了路基填料的选择、压实标准、边坡稳定性和施工工艺要求。同时,对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路基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强调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该规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中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指标。例如,在压实度检测方面,明确了不同土质的压实标准;在特殊路基处理中,推广了强夯法、CFG桩等新型地基加固技术。此外,规范还特别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总体而言,《JTG_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部系统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技术文件,为我国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公路工程建设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

3.3.1路基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试验室

3.3.2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基底土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2个点;土质变化 大时,视具体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3.3.3应及时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 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等,必要时应做 颗粒分析、比重、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3.3.4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作相应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环境影 响评估,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3.4.1公路用地范围内原有构造物,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4.2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和填方高度小于1m的公路路堤,应将路基基底范围 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填方高度大于1m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可保留 树根,但根部不能露出地面。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 3.4.3应对路幅范围内、取土坑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填方 地段还应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清出的表层土宜充分利用

B.5.1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试验路段施工: 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 2填石路堤、土石路堤。 3特殊地段路堤。 4特殊填料路堤。 5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路基。

3.5.2试验路段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型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 度不宜小于100m

3.5.3路堤试验路段施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填料试验、检测报告等; 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 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等; 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 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 5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 6原始记录、过程记录; 7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

③表中上、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径150mm的规定不适用于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

4.2.1施工取土 1路基填方取土,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规划、环境保护要求 进行,不得任意挖取。 2施工取土应不占或少占良田,尽量利用荒坡、荒地,取土深度应结合地下水等因 素考虑,利于复耕。原地面耕植土应先集中存放,以利再用。 3自行选定取土方案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地面横向坡度陡于1:10时,取土坑应设在路堤上侧。 2)桥头两侧不宜设置取土坑。 3)取土坑与路基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路基边坡稳定的要求。取土坑与路基坡脚 之间的护坡道应平整密实,表面设1%~2%向外倾斜的横坡。 4)取土坑兼作排水沟时,其底面宜高出附近水域的常水位或与永久排水系统及 桥涵出水口的标高相适应,纵坡不宜小于0.2%,平坦地段不宜小于0.1%。 5)线外取土坑等与排水沟、鱼塘、水库等蓄水(排洪)设施连接时,应采取防 冲刷、防污染的措施。 4对取土造成的裸露面,应采取整治或防护措施。

1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三、四级公路应不小于 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基底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2)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 压实度符合4.2.2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 3)泉眼或露头地下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有效导排措施后方可填筑路堤。 4)地基为耕地、土质松散、水稻田、湖塘、软土、高液限土等时,应按设计要 求进行处理,局部软弹的部分也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5)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6)陡坡地段、土石混合地基、填挖界面、高填方地基等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 理。 2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 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 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2)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 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3)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 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 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4)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5)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6)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 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7)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 披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3选择施工机械,应考虑工程特点、土石种类及数量、地形、填挖高度、运距、气 侯条件、工期等因素,经济合理地确定。填方压实应配备专用碾压机具。

注:①表列压实度以《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②三、四级公路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 定值。 ③路堤采用特殊填料或处于特殊气候地区时,压实度标准根据试验路在保证路基强度要求 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 ④特别干阜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5压实度检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用灌砂法、灌水(水袋)法检测压实度时,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

铁楸挖动困难。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坡 面平顺

6土石路堤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填石无松动,铁锹挖动 困难;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基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 面应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4.2.5高填方路堤 1高填方路堤填料宜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或采用轻质材料。受水淹 浸的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 2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应按设计要求进 行处理。 2)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宜清除覆盖层。 3高填方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 2)施工过程中宜进行沉降观测,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 3)高填方路堤宜优先安排施工。 4.2.6桥、涵及结构物的回填 1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非透水性材料不得直接用于 回填。 2基坑回填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厚度宜为100~200mm。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采用小型夯实机具时,基坑回填的分 层压(夯)实厚度不宜大于150mm,并应压(夯)实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3台背及与路堤间的回填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按设计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 并应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 2)二级以下公路的路堤与回填的连结部,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台阶。 3)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4)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 计宽度要求。 4涵洞回填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洞身两侧,应对称分层回填压实,填料粒径宜小于150mm。 2)两侧及顶面填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压实过程对涵洞产生不利后果,

6土石路堤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填石无松动,铁锹挖动 困难;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基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 面应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4.2.5高填方路堤 1高填方路堤填料宜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或采用轻质材料。受水淹、 浸的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 2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应按设计要求进 行处理。 2)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宜清除覆盖层。 3高填方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 2)施工过程中宜进行沉降观测,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 3)高填方路提宣优先安排施工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涵洞回填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4.2.7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厂基底处理应付合下列规定 1)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 侧,台阶应与每个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 2)石质山坡,应清除原地面松散风化层,按设计开凿台阶。 3)孤石、石笋应清除。 4)纵向填挖结合段,应合理设置台阶。 5)有地下水或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应采用合理措施导排水流。 2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路基应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填筑时,应严格处理横向、纵向、原地面等结合界面,确保路基的整体性。 3)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清理设计边坡外的松土、弃土。 4)高度小于800mm的路堤、零填及挖方路床的加固换填宜选用水稳性较好的材 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