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梯井砌砖脚手架方案电梯井砌砖脚手架方案是为满足电梯井道内砌砖施工需求而设计的一种专项脚手架体系,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安全、便捷的作业平台,确保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安全性与效率。以下是该方案的简要介绍:
1.方案概述电梯井砌砖脚手架采用工具式或悬挑式脚手架结构,通常由钢管、扣件、钢板及木板等材料组成。根据电梯井道的实际尺寸和施工要求,脚手架可以分为多层或多段设置,每层高度一般控制在1.8米左右,以方便工人操作和材料堆放。
2.脚手架设计原则(1)安全性:脚手架必须牢固稳定,能够承受施工荷载及风荷载浙江景宁县财税培训中心装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避免因超载或失稳引发事故。(2)经济性:优先选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减少一次性投入成本。(3)便捷性:脚手架应易于搭设和拆除,同时便于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施工阶段的需求。(4)规范性:严格遵守相关建筑施工脚手架技术规范,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3.主要构造形式(1)满堂脚手架:适用于较深的电梯井道,通过在井道内部搭建完整的支撑体系来形成作业平台。(2)悬挑脚手架:利用电梯井道墙体作为支点,将脚手架逐层悬挑布置,减少对井道底部空间的占用。(3)定型化脚手架:采用工厂预制的标准组件,现场快速拼装,提高施工效率。
4.施工要点(1)脚手架基础需平整稳固,底部加设垫板以分散荷载。(2)立杆间距一般控制在1.5米以内,横杆间距不超过1.8米。(3)每层作业平台均需铺设木板,并设置防护栏杆和踢脚板,防止物料坠落。(4)搭设过程中须进行分段验收,确保各节点连接可靠。
5.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定期检查脚手架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严禁超载使用,禁止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
综上所述,电梯井砌砖脚手架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管理,为电梯井道内的砌砖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提升了整体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截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0mm3,回转半径i=15.8mm,惯性矩I=121900mm4,每米重标准值38.4N/m,弹性模量E=2.06×105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各种构配件自重标准值:
竹串片脚手板350 N/m2,旋转扣件14.6N/个对接扣件18.4N/个,直角扣件13.2N/个;
活荷载标准值:施工荷载3000 N/m2。
水平支撑杆每米长恒荷载标准值为350×0.800+38.4=318.4 N/m
水平支撑杆每米长活荷载标准值为3000×0.800=2400 N/m
最大弯矩M=(1.2×318.4+1.4×2400)×1.4562/8=991.621N·m
抗弯强度σ=991621/5080=195.2 N/mm2<205 N/mm2,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 w==0.742mm<1456/150=9.7mm, 挠度满足要求。
①双管立杆脚手架每米立杆结构自重标准值gk'计算
副立杆每步与纵向水平杆相交处用直角扣件扣牢,每3m用对接扣件扣牢,增加的副立杆每米自重为(13.2+38.4×1.8+1.8/3 ×18.4)/1.8=51.87N/m=0.052KN/m。
每步增加的斜杆及旋转扣件自重为(14.6×2+38.4×2.83)/1.8=76.6N/m=0.077KN/m。
gk'=0.1161+0.052+0.077=0.2451KN/m
②主立杆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
主、副立杆荷载分配:主、副立杆分别承担脚手架结构自重的65%、35%,活荷载均由主立杆承受。
NG1K=(26.1×0.1161+0.2451×36)×65%=7.705KN
③主立杆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
按3层脚手板及支撑杆计算
k=1,μ=1.5,λ=lo/i=kμh/i=1×1.5×1800/15.8=171<[λ]=210,可
k=1.55,μ=1.5,λ=lo/i=kμh/i=1.155×1.5×1800/15.8=197,φ=0.185
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N=[1.2×(7.705+3.53)+1.4×1.6×1.6×3/4]×1000=16170N,假定活荷载有主立杆全部承担。
N/(φA)=16170/(0.185×489)=179N/mm2<205N/mm2,主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2.2单管立杆稳定性(单管立杆底部标高29.400处)
单管立杆架体高26.1m
①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
NG1K=(0.1161+0.077)×26.1=5.04KN
某河大桥连续箱梁施工方案_secret②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
按3层脚手板及支撑杆计算
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N=1.2×(5.04+3.53)+1.4×1.6×1.6×3/4=12.972KN
N/(φA)=12.972×1000/(0.185×489)=143N/mm2<205N/mm2,单管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双立杆脚手架试验结果表明:
1.双管立杆脚手架的破坏特征(试验),均是上部单立杆失稳造成。在这种条件下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只要上部单立杆满足自身稳定性要求,则双立杆不必进行稳定性验算,但双立杆脚手架试验破坏特征不能完全反映现场实际情况,不能排除存在其他失稳破坏,所以仍要对双立杆部分进行计算;
2.双管立杆中,主、副立杆载荷分配规律是,主立杆载荷分配是由上而下递减,副立杆载荷分配是由上而下递增,传至第二步时主立杆承受荷载的64%,传至第三步时主立杆承受荷载的60%,传至第七步时主立杆承受荷载的50%(此时副立杆承受荷载的50%,主、副立杆承受荷载相同)。上述主立杆载荷分配取65%无疑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