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纵断面(竖曲线)测量设计

线路纵断面(竖曲线)测量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39.26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2269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线路纵断面(竖曲线)测量设计

线路纵断面(竖曲线)测量与设计是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线路在纵向起伏变化时满足行车安全、舒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以下是关于线路纵断面(竖曲线)测量与设计的简要介绍:

线路纵断面是指沿线路中心线方向的垂直剖面图,反映线路在纵向上的高低起伏情况。为保证车辆平稳运行,相邻坡段之间需要通过竖曲线进行平滑过渡。竖曲线的设计与测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工程造价。

竖曲线的作用1.保证行车安全:竖曲线可避免视线遮挡,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发现前方障碍物。2.提高乘坐舒适性:减少车辆因坡度突变而产生的冲击力。3.优化排水性能:合理设计竖曲线有助于雨水排放,防止积水。

测量方法竖曲线测量通常采用水准测量或全站仪测量。通过设置测站点,记录沿线各点的高程数据,绘制出线路纵断面图。现代技术中,GPS和三维激光扫描也被广泛应用于复杂地形的测量。

设计原则1.竖曲线半径选择:根据行车速度、坡度差及规范要求,确定竖曲线半径。一般情况下db21/t 3398-2021标准下载,高速线路选用较大半径以提升舒适性。2.视距校核:确保竖曲线范围内满足停车视距或会车视距要求。3.经济性考量:平衡施工难度与成本,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

总之,线路纵断面(竖曲线)测量与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结合地质条件、交通流量和技术规范综合考虑,以实现安全、高效和经济的目标。

② αi为“+”时—凸形曲线

③ 当 αi≥2%时应设竖曲线

2、半径R:①尽量采用大半径

②采用50M的倍数

③R最小=500M

3、切线长:T=T1=T2=L/2=R*αi/2

4、曲线长:L= R*αi=2T 最小长度不小于该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

5、外距: E=T2 /2R

6、距起点X处的标高 Y=X2 /2R

凹形:设计高=切线高+Y

设计高程的计算通常是列表计算,计算表格如下:

竖曲线的桩号由变坡点的桩号以及竖曲线的曲线要素推算出来。

竖曲线终点桩号=JD桩号+T;

竖曲线内的其他桩号按照15~20m一桩进行编写。通常由变坡点向两侧开编。

X是每个待算点的桩号与竖曲线起点(终点)的桩号之差。变坡点的前半部分由竖曲线起点推算;变坡点后半部分由曲线终点推算。

db44/t 1940-2016 电子电气产品生态设计评价通则Y是指某个桩号上切线与曲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公式为:Y=X2 /2R。

切线高指的是未配置竖曲线之前,各桩在拉坡线上的高程。计算办法如下图:

D1、D2、D3、……Di是相邻两桩号之差。i0是坡度。

H1、H2、H3……Hi是相邻两桩的切线高程之差青岛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说明书2016.2,Hi=Di×i0。

通过已知变坡点的高程以及Hi就可以计算出各桩的切线高。

凹形竖曲线:设计高=切线高+Y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