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2001-01-01实施《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规范公路建设土地使用的重要技术标准,为合理、节约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指标的制定旨在满足我国公路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该用地指标主要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的一级、二级、三级及四级公路项目,明确了不同等级公路在设计阶段的土地使用范围和控制标准。指标综合考虑了公路的功能定位、地形条件、交通流量以及沿线环境等因素,对路基宽度、边坡比例、附属设施用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通过设定合理的用地标准,既保障了公路建设的技术要求,又有效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此外,该指标还强调了临时用地的管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耕地和其他重要土地资源的占用,并提倡采取复垦措施恢复土地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2001版用地指标也为后续修订预留了空间,以适应更高标准的公路建设和更严格的土地管理要求。
总体而言,《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2001版)在我国公路建设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了行业向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为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603本指标中桥梁长度的计算和桥梁分类的划分应符合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一97)的规定。 604本指标中桥梁宽度指桥梁上部构造的建筑宽度绍兴县翔华针织有限公司1#~16#车间及综合楼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对于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包括上、下行桥梁之间的中间带宽度。 6.05本指标中未包括桥头公园等景观工程的用地面积,需 要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另行计算。
第七章沿线设施用地指标
1收费设施分主线收费站和匝道收费站两类。本指标 适用于六车道公路,低限适用于四车道公路。 2计算收费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见表7.12。
7.12计算收费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见表7.1.2。 计算收费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表7.12
计算收费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 表 7.12
713收费设施的用地指标,应根据收费车道数等确定,一 般不宜超过表7.1.3的规定
收费设施用地指标(hm/座)
714主线收费站收费厂场及过渡段用地指标,一般不 7.14的规定。收费广场及过渡段用地指标中已扣除主纟 及中间带宽度范围内的用地
主线收费站收费广场及过渡段 用地指标(hm²/处)
主线收费站收费广场及过渡段 用地指标(hm²/处)
721服务设施由服务区和停车区组成。本指标的高 六车道公路,低限适用于四车道公路。
722计算服务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见表7.2 计算服务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表7.22
723服务设施的用地指标,应根据公路沿线城镇布局、道 行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不宜超过表7.2.3的规定。 服务设施用地指标(hm/处) 表7.2 3
服务设施用地指标(hm/处) 表7
731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一般由监控通信中心、监控通信 分中心、监控通信所、养护工区和道班房组成。具体项目可视需要 选用。道班房主要用于二、三、四级公路。本指标的高限适用于六 车道公路,低限适用于四车道公路。 732监控通信中心按每省设一处,其建筑规模按5000~ 8000m7处计算,其用地指标一般不宜超过2.0000hm7处。 733计算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 见表7.3.3。
计算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地 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
734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的用地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表 .4的规定。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地指标(hm/处)表7.34
注: 道班房用地指标高限适用于二级公路,低限适用于四级公路,三级公 值
班房用地指标高限适用于二级公路,低限适用于四级公路,三级公路可取中
801公路通过软土、沼泽地区,经设计验算及地基加固方 案论证,必须设置反压护道时,应按设计增加用地数量。设计文件 中应就设置反压护道的必要性及反压护道部分增加用地予以专门了 叙述。 802公路通过地震裂度大于等于7°地区,当下卧地基判 定为可液化土,经对路基稳定性进行验算后,按所确定的地基加固 处理范围计算用地数量,其超过公路路基用地指标的部分,应按设 计数量增加用地。 803公路通过滑坡地段、崩与岩堆地段、泥石流地区,按 特殊路基整治设计所确定的整治工程范围计算用地数量,其超过 公路路基用地指标部分,应按设计数量增加用地。 804公路通过多年冻土地区,应根据冻土的类型及性质、 不良地质现象、工程类型等因素,采取保护冻土的措施,避免对生 态环境的破环。当铺设黑色路面时,每千米线路应增加用地 5.7000hm²。 805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通过强膨胀土或中等膨胀土 地段时,应按设计的路基边坡坡度计算所需增加的公路用地宽度。 对通过强膨胀土地段填土高度小于1m的路床应换填非膨胀土所 需增加的取土坑和弃土堆用地,应计入取土坑、弃土堆用地 中。 806公路通过盐渍土地区,应根据盐渍土的含盐性质、盐 渍化程度,当地气象、水文条件,路基填料所选土类等因素,按表 8.0.6调整用地数量。 807公路通过风沙地区应根据风沙范围、沙源、风向、风
dbj∕t 15-81-2011标准下载盐渍土地段路基用地调整指标(hm/km) 表8.0.6
速、沙丘移动规律、植被覆盖等情况,选定防止路基被风沙吹蚀和 掩埋的防护措施,并据以确定用地数量。 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地段,每千米线路应增加用地25.0000~ 300000hm²。 西北地区,一般风沙地段,每千米线路应增加用地100.0000 hm²;严重风沙地段,每千米线路应增加用地131.0000hm²。 华北、东北地区,流动沙丘地段,每干米线路应增加用地 550000~76.0000hm²。 808公路通过雪害地区,应根据地形、地貌、植被情况、气 候、风向和积雪厚度,结合线路位置、路基高度等因素,在线路一侧 或两侧设置防护设施,并据以确定用地数量。防护宽度为距堑顶 或路堤坡脚外30~50m。每千米线路应增加用地:一侧防护时为 2.4200~4.4200hm^;两侧防护时为4.8400~8.8400hm²;当线路 与冬李主导风向垂直,当地地形开阔、积雪量大时,需设置两排防 雪栅时,一侧防护时为10.4200hm²。 809公路通过涎流冰地段,应根据当地地形、气象、涎流冰 的水源、类型、规模、危害情况,结合线路位置,确定路基高度及设 置防护设施,并据以确定用地数量,超过公路路基用地指标的部 分,应按设计增加用地。 80.10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 2.50m并按技术标准设置港湾式应急停车带时,每千米线路应增 加用地0.2400hm;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
2.00m,通讯管线理设于路基排水沟外侧时,每千米线路应增加用 地0.2000hm²。 8011各级公路经土、石方合理调配,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利用了可供利用的填料后,仍不能满足路基填筑需要的情况下,宜 结合当地的土壤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集中取土。取土坑的位 置及取土面积应在占用土地表中按各取土坑的位置单独计列,并 在设计说明中予以专门叙述。 8012各级公路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利用弃方移挖 作填后剩余的弃方,应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尽可能选择荒坡地或 贫脊耕地作为弃土场。弃土场用地应在占用土地表中按各弃土场 的位置单独计列,并在设计说明中予以专门叙述
付录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的用词说 明如下,以便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 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并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条文说明
101土地是有限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基本 生产资料,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 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土地问题宝汉高速公路某标段某特大桥连续箱梁施工方案_secret,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 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耕地数量大量减少,不仪 严重影响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严重威胁看子孙 后代的生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公路建设用地较多,编制既满足设计要求,又节约用地的指 标,对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和落实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都是十分必要的。 1.02本建设项自用地指标的作用是为了宏观控制建设用 地,既是编审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 模的依据;同时又是编审初步设计文件,核定和审批建设项自用地 面积的尺度。 一个建设项目的实际用地面积,因建设条件各有差异,应以批 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为准,但应按编制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规定的 建设条件与之对照,比较其建设用地指标值,衡量其用地合理性。 凡建设条件基本相同的,则不宜超过规定的用地指标值;某些条件 不同的,则可按不同部分具体核算后予以增减。 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不能作为确认土地使用权的依据。 1.03本条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中土地的含义进行 解释。 1.04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适用于新建的各级公路建设项 目。 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受原有条件限制,情况比较复杂,且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