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解析建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通常发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模板支架搭设阶段。这类事故往往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主要原因包括设计缺陷、施工不当、材料质量问题以及安全管理不到位等。
从技术角度来看,模板支架坍塌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设计方案不合理,例如荷载计算错误或支撑体系稳定性不足;二是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操作,如支架搭设不规范、水平杆间距过*或剪刀撑设置不足;三是使用劣质材料或超期使用的钢管、扣件等,导致承载能力下降;四是现场管理混乱,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事故火探管施工组织设计,例如*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乏专业培训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预防此类事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加强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其次,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强化过程监管;再次,选用合格材料并定期检查维护;最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减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2000年10月25日。南京某演播厅屋盖(面积624平米,高38m,其中地上高29.3米)模板支架(高36.4米),在浇筑刚过中部*梁后突然发生坍塌,整个过程仅延续4秒钟,造成6人死亡、25人受伤。图1显示出了发生坍塌的工程部位。如此高*的模板支架工程竟无设计和计算,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立杆间距达1.5 m以上,步距1.5~2.Om(漏设水平杆的竟达3.9m),且均未设置扫地杆。
图1
2002年5月6日。湖南永州某加油站雨蓬挑檐3.5 m,系个人非法设计和非法承包项目,没有编制施工方案,支撑高度为3.9m,木支柱梢径只有50~60mm,雨蓬浇完后下起暴雨,雨后未做检查,在浇筑反梁时发生整体坍塌,造成7人死亡、10人受伤。
2003年8月9日。厦门某公司的两层砖混结构仓库工程,层高分别为5m和4.5m,没有办理任何手续、仅凭一张平面示意图就雇佣民工动工兴建。在二层楼板浇筑7天后,就拆除其下模板支架,移支上层,在仅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的20%时,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屋面板突然坍塌,对二层楼面造成严重冲击和震动,又导致其下砖柱错位断裂,引发仓库整体坍塌,将现场80名作业人员中的45人压埋在坍塌的建筑下面,造成死亡7人、38人受伤。
2005年9月5日。北京西西工程(4#地的中庭, 5层、总高21.9m,楼盖为四周框架梁加550mm厚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长3X8.4m、宽2 x 8.4m,面积423m2、混凝土总量约为200m3。使用扣件钢管支架 (步距1.5m,立杆间距:板下1.2~1.5 m,梁下的lb为0.6m)、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连支,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和两台布料机加溜槽浇筑。出于对施工安排因素的考虑,在其三面邻跨楼盖混凝土均未浇筑的情况下,项目部临时决定先浇筑位于其间的中庭楼盖。该工程没有按规定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组论证,支架方案未经审批就进行搭设(在报送二稿时,支架已搭设完毕),且存在立杆伸出长度达1.4~1.7m、横杆漏设、扣件拧紧程度普遍不合格、可调托座丝杆直径偏小、扫地杆过高、混用碗扣架(发现无上碗扣、横杆浮搁情况)和随意搭设情况突出等各种问题。而监理虽未在方案送审稿上签字,但也没有行文制止搭设和浇筑混凝土。当楼盖浇筑快接近完成时,从楼盖中部偏西南部位突然发生凹陷式坍塌(图2),造成死亡8人、重伤2 1人的重*事故。现场人员当时看到楼板形成V形下折情况和支架立杆发生多波弯曲并迅速扭转后,随即整个楼盖连同布料机一起垮塌下来,落砸在地下一层顶板(首层底板)上,坍落的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架绞缠在一起,形成0.5—2.0m高的堆集,使找人和清理异常困难,至10日凌晨才挖出最后一名遇难者。中庭楼盖的坍塌也招致邻跨的钢筋和模板向中庭下陷,粗*的梁筋被从柱子中拉出达l m多;在冲砸之下,首层底板局部严重损坏、相应框架梁下沉、破损、开裂,支架严重变形。地下二层顶板和支架的相应部位也有明显的损伤和变形。图3~图8分别示出了坍塌现场全貌、局部、清理场面和支架变形情况。事故的5名责任人分别被判3~4年,责任企业不得不进行重组改貌。
图3 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一)
图4 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二)
图5 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局部
图6 西西工程坍塌现场清理情况
图7 西西工程临边部位支架变形情况
图8 西西工程相应地下结构的支架受损与变形情况
2006年5月19日。*连金石滩沈阳音乐学校*
连校区教学楼工程在浇筑五层梁板混凝土时,发生模
板支架失稳坍塌,作业面上人员全部随之坠落,造成6人死亡、18人受伤,其中两人伤势严重。
2007年2月12日。广西医学*学图书馆演讲厅
(面积为450m2、高约24m)在浇筑屋盖混凝土时,模板支架突然坍塌,14人坠下被埋,造成7死7伤(图9、图 10)。
图9 广西医*图书馆演讲厅坍塌现场(一)
图10 广西医*图书馆演讲厅坍塌现场(二)
2007年6月13日。广州珠江黄埔天*东二环六
标段,钢管支架在预压时发生坍塌(图11),造成2死2伤。
图11 黄埔**模板支架在预压时坍塌现场
2007年9月6日。郑州富田太阳城工程中庭模板支架突然垮坍(图12),造成7死17伤。初步认定为一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主要问题为:1)未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标准规定,梁下立杆间距方案设计为0.4m,实际搭设为1.3m;2)监理监管不力;3)浇筑工艺程序有问题。
图12 富田太阳城坍塌事故现场
2008年3月13日。西安法门寺一期工程正圣门东A区高*厅堂梁板楼盖,支模高度达20.5 m,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没有设置垂直和水平剪刀撑,在浇筑至板中间部位时,突然发生坍塌,正在作业的十几名工人,瞬间如自由落体般地被摔坠至地面,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图13~图14)。
图13 法门寺工程模板坍塌事故现场
图14 法门寺工程模板支架立杆弯曲情况
近年来媒体有所报导的脚手架和支架坍塌事故还有:
湖南凤凰堤*沱江**支架坍塌事故,死47人、
伤20人,主要原因为折除的顺序和时间不当(图15);
南京赛虹立交*中华门段高架*模板支架坍塌事故
(图16);福建南平顺昌县在建**坍塌事故(图17)、
郑州郑东新区在建商业楼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图18)
和温州鹿城段铁路高架*模架在移动中倒坍事故(图19)等。
图15 凤凰堤***坍塌现场
图16南京赛虹立交*中华门段高架*模板支架坍塌
图17 顺昌在建**坍塌事故现场
图18 郑州郑东新区商业楼坍塌事故现场
图19 鹿城段铁路高架*在移动中倒塌事故现场
(3)多发事故的基本特点
1)在相应领域长期存在引发事故的环境、条件、因素和*量隐患;
2)同类事故不断发生;
3)相同或相近原因事故反复发生。
2 引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原因和技术责任
(1)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
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或内在机理,可以
单从技术角度来讲: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破
坏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
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
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致来自以下3
个方面:第一方面——支架因设计和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这类支架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除非因已发现显著变形、晃动或异常声响(连接件、节点开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则事故将不可避免。没有进行方案设计或设计安全度不够的,按脚手架构造搭设的、任由工人单凭经验搭设的和在搭设之中任意扩*尺寸与随意减少杆件的支架,就属于这一方面;第二方面——支架因设计或施工原因。使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富裕。在遇到显著超过设计的荷载作用时,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起模板支架整体坍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浇筑工艺、并浇筑至高重*梁时和在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时。所谓“被最后一根稻草压跨"的临界加载作用,是其主要特征;第三方面——支架因采用的构架尺寸较*、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及竖向斜杆(剪刀撑)设置不够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格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垮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而酿成整体坍塌。
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绿化养护外包服务项目 模板支架坍塌的类型划分
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类型一般可按以下构成划
坍塌类型=直接的技术起因+诱发点+坍塌破坏
在描述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原因类型时,应避免按上述组合式的机械垒砌,应尽量按直接起因、诱发点、破坏模式之间的有机连系并以通顺的文字加以界定。例如北京西西工程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类型就可以定为:“由各种明显的设计和施工存在的技术安全缺陷、特别是立杆伸出长度过*引发支架上部失稳所
造成的模板支架整体坍塌事故"这一表述不仅较为确切地描述了坍塌破坏的模式,同时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界定了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但在多数情况下,因缺少相应的目击证言和支架最早破坏部位的勘察材料,而难以确定其诱发点时,可以将直接起因和多种可能的诱发点综合在一起地下室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做出不失全面性和符合性的概述。
(4)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安全责任
可以说,任何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都有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