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对焊施工工艺

闪光对焊施工工艺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9.29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2211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闪光对焊施工工艺

闪光对焊是一种常见的电阻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钢筋、型钢和其他金属材料的连接。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流加热待焊接的两个工件端部,使其达到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然后迅速施加顶锻力,使两者结合成一体。这种方法具有接头质量高、生产效率快、节约材料和能源等优点,在建筑、桥梁、铁路等领域应用广泛。

工艺流程

1.准备阶段:将待焊接的两根工件端部加工平整,并夹持在对焊机的电极中。确保工件轴线对齐,以保证焊接质量。

2.预热阶段(可选):对于大直径或难焊材料,可通过短时间通电进行预热,降低温度梯度北京某设计院勘察分院宿舍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减少裂纹风险。

3.闪光阶段:接通电源后,使两工件端面缓慢接触并产生放电现象,形成火花飞溅(即“闪光”)。这一过程通过电流产生的电阻热使端面金属逐渐达到塑性或熔化状态。

4.顶锻阶段:当端面达到适宜温度时,迅速切断电源并施加顶锻力,将两个工件压紧在一起。顶锻力的作用是排除氧化物和杂质,同时促使新鲜金属紧密接触,形成牢固的接头。

5.冷却与检验:焊接完成后,让接头自然冷却或采取强制冷却措施。随后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及力学性能测试,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注意事项

焊接参数(如电流强度、通电时间、顶锻压力等)需根据工件材质和尺寸合理调整。对于不同钢材,可能需要添加保护气体或采用特殊工艺以防止氧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触电、烧伤等事故。

闪光对焊因其高效性和经济性,在现代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适合大批量生产和自动化作业场景。

4.1.2 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4.1.3 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若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若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则应按一批计算。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4.2 基本项目: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接头部位不得有横向裂纹。

4.2.2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 允许偏差项目:

4.3.1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

4.3.2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木大于0.l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

检验方法:目测或量测。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 止 措 施

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 爆炸声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减慢烧化速度

2 闪光不稳定 1. 清除电级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 提高变压器级数 3. 加快烧化速度

3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 1. 增加预热程度 2.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3.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4. 加快顶锻速度 5. 增大顶锻压力

4 接头中有缩孔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5 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 1. 减小预热程度 2. 加快烧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续表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 止 措 施

1. 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 2. 采用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1. 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 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 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4. 夹紧钢筋

8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1.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 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 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6.2 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离焊缝中心约为0.7倍钢筋直径)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两次。同时,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的规定。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 止 措 施

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 爆炸声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减慢烧化速度

2 闪光不稳定 1. 清除电级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 提高变压器级数 3. 加快烧化速度

3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 1. 增加预热程度 2.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3.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4. 加快顶锻速度 5. 增大顶锻压力

4 接头中有缩孔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5 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 1. 减小预热程度 2. 加快烧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续表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 止 措 施

1. 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 2. 采用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1. 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 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 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南阳橡胶坝施工组织设计,增大接触面积 4. 夹紧钢筋

8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1.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 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 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6.2 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离焊缝中心约为0.7倍钢筋直径)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两次。同时,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的规定。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轻质隔墙工程轻钢龙骨隔断墙施工工艺标准 7.4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弯曲试验报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