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木护墙、木筒子板安装工艺标准木护墙和木筒子板安装工艺是室内装饰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提升空间的美观性和功能性。以下是关于木护墙、木筒子板安装工艺的标准简介:
1.工艺概述木护墙和木筒子板是一种以木材或木质材料为主要材质的装饰构件,常用于墙面、门窗洞口及柱体的装饰。其安装工艺需要结合基层处理、龙骨固定、面板安装及表面处理等步骤,确保结构稳固、外观平整且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准备在安装前,需进行详细的测量放线,明确墙体的水平线、垂直线及标高控制点。同时,检查基层墙面是否平整,并对不平整处进行修补。选择符合标准的木材,注意木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8%12%之间,以避免后期变形。
3.基层处理与龙骨安装基层处理包括清理墙面灰尘、油污机电工程施工方案(从开工到保修全过程),word版,并对潮湿部位进行防潮处理。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木龙骨或轻钢龙骨作为支撑骨架。木龙骨间距一般为400mm600mm,使用膨胀螺栓或射钉将其固定在墙面上,确保牢固稳定。
4.面板安装面板通常选用实木板、复合木板或人造板材。安装时,先将面板裁切成合适尺寸,并预留一定的伸缩缝(约2mm3mm)。通过气钉枪或螺丝将面板固定在龙骨上,注意保持面板间的拼缝整齐、严密。对于特殊造型的护墙或筒子板,可采用现场加工的方式完成。
5.表面处理面板安装完成后,需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光滑平整。随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涂饰,如刷漆、贴壁纸或安装装饰线条,以增强整体装饰效果。
6.质量验收安装完成后,应对木护墙和木筒子板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接缝紧密度、颜色一致性以及固定牢固性等。确保无翘曲、裂缝或松动现象。
总之,木护墙和木筒子板的安装工艺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注重细节处理,以达到既美观又耐用的效果。
2.2 主要机具:
2.2.2 手持工具:木刨子(大、中、小)、槽刨、木锯、细齿、刀锯、斧子、锤子、平铲、冲子、螺丝刀;方尺、割角尺、小钢尺、靠尺板、线坠、墨斗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安装木护墙、木筒子板处的结构面或基层面,应预埋好木砖或铁件。
2.3.2 木护墙、木筒子板的骨架安装,应在安装好门窗口、窗台板以后进行,钉装面板应在室内抹灰及地面做完后进行。
2.3.3 木护墙、木筒子板龙骨应在安装前将铺面板面刨平,其余三面刷防腐剂。
2.3.4 施工机具设备在使用前安装好,接通电源,并进行试运转。
2.3.5 施工项目的工程量大且较复杂时,应绘制施工大样图,并应先做出样板,经检验合格,才能大面积进行作业。
找线定位 → 核查预埋件及洞口 → 铺涂防潮层 → 龙骨配制与安装 → 钉装面板
3.2 找位与划线:木护墙、木筒子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要求,先找好标高、平面位置、竖向尺寸,进行弹线。
3.3 核查预埋件及洞口:弹线后检查预埋件、木砖是否符合设计及安装的要求,主要检查排列间距、尺寸、位置是否满足钉装龙骨的要求;量测门窗及其他洞口位置、尺寸是否方正垂直,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
3.4 铺、涂防潮层:设计有防潮要求的木护墙、木筒子板,在钉装龙骨时应压铺防潮卷材,或在钉装龙骨前进行涂刷防潮层的施工。
3.5 龙骨配制与安装:
3.5.1 木护墙龙骨:
3.5.1.1 局部木护墙龙骨:根据房间大小和高度,可预制成龙骨架,整体或分块安装。
3.5.1.2 全高木护墙龙骨:首先量好房间尺寸,根据房间四角和上下龙骨的位置,将四框龙骨找位,钉装平、直,然后按设计龙骨间距要求钉装横竖龙骨。
木护墙龙骨间距,当设计元要求时,一般横龙骨间距为400mm,竖龙骨间距为500mm。如面板厚度在15mm以上时,横龙骨间距可扩大到450mm。
木龙骨安装必须找方、找直,骨架与木砖间的空隙应垫以木垫,每块木垫至少用两个钉子钉牢,在装钉龙骨时预留出版面厚度。
3.5.2 木筒子板龙骨:根据洞口实际尺寸,按设计规定骨架料断面规格,可将一侧筒子板骨架分三片预制,洞顶一片、两侧各一片。每片一般为两根立杆,当筒子板宽度大于500mm,中间应适当增加立杆。横向龙骨间距不大于400mm;面板宽度为500mm时,横向龙骨间距不大于300mm。龙骨必须与固定件钉装牢固,表面应刨平,安装后必须平、正、直。防腐剂配制与涂刷方法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3.6 钉装面板:
3.6.1 面板选色配纹:全部进场的面板材,使用前按同房间。临近部位的用量进行挑选,使安装后从观感上木纹、颜色近似一致。
3.6.2 裁板配制:按龙骨排尺,在板上划线裁板,原木材板面应刨净;胶合板、贴面板的板面严禁刨光,小面皆须刮直。面板长向对接配制时,必须考虑接头位于横龙骨处。
原木材的面板背面应做卸力槽,一般卸力槽间距为100mm,槽宽10mm,槽深4~6mm,以防板面扭曲变形。
3.6.3 面板安装:
3.6.3.1 面板安装前,对龙骨位置、平直度、钉设牢固情况,防潮构造要求等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安装。
3.6.3.2 面板配好后进行试装,面板尺寸、接缝、接头处构造完全合适,木纹方向、颜色的观感尚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式安装。
3.6.3.3 面板接头处应涂胶与龙骨钉牢,钉固面板的钉子规格应适宜,钉长约为面板厚度的2~2.5倍,钉距一般为100mm,钉帽应砸扁,并用尖冲子将针帽顺木纹方向冲入面板表面下l~2mm 。
3.6.3.4 钉贴脸:贴脸料应进行挑选、花纹、颜色应与框料、面板近似。贴脸规格尺寸、宽窄、厚度应一致,接桂应顺平无错槎。
4.1.1 胶合板、贴脸板等材料的品种、材质等级、含水率和防腐措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4.1.2 细木制品与基层或木砖镶钉必须牢固,无松动。
4.2 基本项目:
4.2.1 制作;尺寸正确,表面平直光滑,楞角方正,线条顺直,不露钉帽,无戗槎、刨痕、毛刺和锤印。
4.2.2 安装:位置正确,割角整齐、交圈,接缝严密,平直通顺,与墙面紧贴,出墙尺寸一致。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上口平直 3 拉5m线尺量检查
垂 直 2 吊线坠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 1.5 用1m靠尺检查
压缝条间距 2 尺量检查
垂 直 2 吊线坠尺量检查
2 筒子板 表面平整 1.5 用1m靠尺检查
上下宽窄差 2 尺量检查
3 贴脸板 上下宽窄差 2 尺量检查
5.1 细木制品进场后,应贮存在室内仓库或料棚中,保持干燥、通风,并按制品的种类、规格搁罩在垫木上水平堆放。
5.2 配料应在操作台上进行,不得直接在没有保护措施的地面上操作。
5.3 操作时窗台板上应铺垫保护层,不得直接站在窗台板上操作。
5.4 木护墙板、筒子板、贴脸板安装后,应及时刷一道底漆,以防干裂或污染。
5.5 为保护细木成品,防止碰坏或污染,尤其出入口处应加保护措施,如装设保护条、护角板、塑料贴膜,并设专人看管等。
6.1 面层木纹错乱,色差过大:主要是轻视选料,影响观感;注意加工品的验收。应分类挑选匹配使用。
6.2 棱角不直,接缝接头不平:主要由于压条、贴脸料规格不一,面板安装进口不齐。龙骨面不平。细木操作从加工到安装,每一工序达到标准,保证整体的质量。
6.3 筒子板上下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冲筋不规矩,安装龙骨框架未调方正;应注意安装时调正、吊直、找顺,确保方正。
6.4 筒子板上下或左右不对称:主要是门窗框安装偏差所致地铁车站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看看别人家的方案!81页ppt可下载!.ppt,造成上下或左右宽窄不一致;安装找线时及时纠正。
6.5 割角不严,割角划线不认真,操作不精心:应认真用角尺划线割角,保证角度、长度准确。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的质量记录:
中铁三局地铁管片工厂化预制实用技术手册 7.1 木护墙、筒子板用木材及制品应有等级和烘干试验资料。
7.2 胶合板、贴面板应有产品合格证。
7.3 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