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 J22-2008T)《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 J22-2008T)《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3.34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2166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JTG J22-2008T)《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J222008T)是中国针对既有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制定的技术标准,旨在为桥梁的维修、加固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该规范适用于各类既有公路桥梁的加固设计工作,包括混凝土桥、钢桥、圬工桥等不同类型桥梁。

规范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桥梁加固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材料选择以及施工要求等方面。它强调在加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桥梁的现状、使用条件及环境影响,并结合经济性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具体而言,规范提出了以下要点:

1.加固设计原则:要求以确保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为核心目标,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可实施性。需对桥梁现状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明确病害原因及承载能力。

2.设计方法:提供了多种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法301医院研究生公寓楼施工组织设计,如粘贴钢板或纤维复合材料、增*截面法、改变结构体系等。这些方法的选择需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确定。

4.施工与验收:规范还对加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提出了详细要求,以保证加固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总体来说,《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为提高既有桥梁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支撑,在保障公路交通设施安全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固设计应依据原桥染峻工图和设计图及检测评估报告进行,并经现场核对。 3.3.2加固设计计算,应考虑结构病害影响、材料劣化、新旧材料的结合性能及材性差 异。材料、几何等参数的取值,应采用桥梁现状的检测结果。 3.3.3加固设计应进行各施工阶段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变形验算。 3.3.4加固后的结构验算应考虑附加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及徐变、预加应力 墩台位移、安装应力等)的影响。 3.3.5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时,结构构件任一截面上的应力不宜超过材料强度的设 计值。 3.3.6加固验算时,应根据桥梁建设年代的设计荷载、材料性能进行相应计算。 3.3.7桥梁加固设计可按下列程序进行: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含估算)一加固方案

3.3.7桥梁加固设计可按下列程序进行: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含估算)→加固方案 初步设计(含概算)一加固施工图设计(含预算)。

4.1.2采用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桥梁结构时,应采用与此纤维材料相配套的树脂 平、黏结和表面防护材料。

4.1.3桥梁加固用新材料必须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

4.1.3桥梁加固用新材料必须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

4.2.1桥梁结构加固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构件提高一级,且不得低于 30;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加固时,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40。 4.2.2水泥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的硅酸盐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 尼;当有耐腐蚀、耐高温的要求时,应采用相应的特种水泥。 2当配置加固用聚合物砂浆时,所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 4.2.3集料的品种和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粗集料应选用质密、坚硬、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碎石或卵石。对于主要承重构件, 和固用集料的**粒径:拌和混凝土应不超过20mm,小石子混凝土不超过10mm。不得 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石料制成的粗集料。 2细集料应选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7之间。

粗集料应选用质密、坚硬、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碎石或卵石。对于主要承重松 固用集料的**粒径:拌和混凝土应不超过20mm,小石子混凝土不超过10mm。 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石料制成的粗集料。 2细集料应选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7之间

4.2.4混凝土拌和用水应满足下列要寸

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

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 供饮用的水。

4.2.5混凝土所掺的粉煤灰应是1级灰,且烧失量不应*于3%。

2.6当桥梁加固选用聚合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或合成短纤维混凝土时,应在 前进行试配,并应检验其强度、抗干缩性及耐腐蚀性

4.2.6当桥梁加固选用聚合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或合成短纤维混资

2.7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时,其质量及相关技术规定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 6)与《混凝土外加剂使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要求;不得使用含有氯盐、亚硝 碳酸盐和硫氰酸盐类成分的外加剂;不应使用铝粉作为混凝土的膨胀剂。

高强度螺栓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规范的

4.4.1桥梁加固需要植筋时,宜采用HRB335级热轧带肋钢筋,也可采用HRB400级 和R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

4.2锚固件使用钢螺杆时,应采用全螺纹非焊接螺杆,钢材等级应为Q345级

加固用材料Q235级。4.4.3锚固件为锚栓时,其钢材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4.4.3中的有关规定。表4.4.3加固用锚栓主要性能指标性能项目抗拉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标准值伸长率性能等级(MPa)(MPa)(%)4.8级40032014碳素钢及5.8级50040010合金钢锚栓6.8级60048088.8级8006401250(d≤39mm)5002100.6d不锈钢锚栓70(d≤24mm)7004500.4d80(d≤24mm)8006000.3d注:表中的d表示锚栓的公称直径。4.5纤维复合材料4.5.1纤维复合材料用的纤维应为连续纤维,通常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及芳纶纤维,其品种和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碳纤维应选用不*于12k(1k=1000)的小丝束聚丙烯晴基(PAN基纤维),不得使用*丝束纤维。2玻璃纤维,应选用S型玻璃纤维或E型玻璃纤维,不得使用A型玻璃纤维或C 型玻璃纤维。3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5.1的规定。表4.5.1桥梁加固用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力学性能指标性能项目抗拉强度标准值弹性模量伸长率弯曲强度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层间剪切强度纤维类别(MPa)(MPa)(%)(MPa)正拉黏结强度(MPa)(MPa)I级≥3 400≥2.4 ×10$≥1.7布≥700≥45碳材Ⅱ级≥2.1 ×105≥2.5≥3 000≥1.5≥600≥35纤且为混凝土板I级≥2 400≥1.6×10s≥1.7mme≥50维内聚破坏材Ⅱ级≥2 000≥1.4 ×10s≥1.5≥40玻璃S型(高强)≥2200≥1.0 ×105≥2.5≥600≥40纤维E型(无碱)≥1 500≥7.2×10≥2.0≥500≥35注:纤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0.99、保证率为95%的要求确定。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指标参照《桥梁结构用芳纶纤维复合材料》(JT/T531—2004)执行。9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

4.5.2加固用纤维复合材料与胶黏剂应进行以下适配性检验,且检验结果必须符合表 4.5.1的规定。 1 抗拉强度标准值; 2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正拉黏结强度; 3层间剪切强度

4.5.3在材料性能检验和桥梁加固设计中,纤维复合材料截面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以下 规定: 1对纤维布材,应按纤维的净截面积计算,即取纤维布材的计算厚度乘以宽度,纤维 布材的计算厚度应按其单位面积质量除以纤维密度确定。 2对单向纤维板材,应按不扣除树脂体积的板截面面积计算,即应按实测的板厚乘 以宽度计算。

1单层碳纤维布材的单位面积纤维质量,不应低于200g/m",不宜高于300g/m^。单 向碳纤维板材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不宜*于2.0mm;板的宽度不宜*于150mm;碳纤 维体积含量不应低于60%。 2单层芳纶纤维布材的单位面积纤维质量,不应低于280g/㎡²,不宜高于830g/m²。 3玻璃纤维布材的单位面积纤维质量,不应低于300g/㎡²,不宜高于600g/㎡²。

4.6.2桥梁承重结构(构件)加固用浸渍、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的胶黏剂的安全 标必须符合表4.6.2的规定。不得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等作为浸渍 黏剂。

4.6.3浸渍、粘贴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的胶黏剂t/cstm 00212-2020 无损检测 螺栓相控阵柱面超声波成像检测与质量评定方法,其安全性能指标不应低于A 要求,采用的底胶与修补胶也应与之相适配。

4.6.4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用的底胶与修补胶应与浸渍、粘贴胶黏剂相适配,其安全性 指指标必须符合表4.6.4的规定

4.6.5粘贴钢板或型钢用的胶黏剂,其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4.6.5

6.5 粘贴钢板或型钢用的胶黏剂,其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4.6.5的规定。

加固用材料表4.6.2碳纤维浸渍、粘贴用胶黏剂安全性能指标性能要求性能项目A级胶B级胶抗拉强度(MPa)≥40≥30抗拉弹性模量(MPa)≥2 500≥1 500≥50抗弯强度(MPa)≥40胶体性能且不得呈脆性破坏抗压强度(MPa)≥70伸长率(%)≥1.5钢一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14≥10黏结能力钢一钢不均匀扯离强度(kN/m)≥20≥15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99注:1.表中的胶黏剂性能指标,应根据置信水平C=0.90、保证率为95%的要求确定。2.表中的性能指标除标有标准值者外,其余均为平均值。3.用于粘贴碳纤维板的胶黏剂,当涂抹厚度小于3mm时,材料的流挂应小于1mm。表4.6.4底胶及修补胶的安全性能指标性能要求性能项目A级胶B级胶钢一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14≥10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底胶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99混合后初黏度(23℃时)(mPa·s)≤6000胶体抗拉强度(MPa)≥30修补胶胶体抗弯强度(MPa)≥40,且不得呈脆裂破坏与混凝土的正拉黏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注:表中的性能指标除标有标准值者外,其余均为平均值。表4.6.5粘贴钢板或型钢用胶黏剂的安全性能指标性能要求性能项目A级胶B级胶抗拉强度(MPa)≥30≥25抗拉弹性模量(MPa)≥3 500(≥3 000)抗弯强度(MPa)≥45≥35胶体性能且不得呈脆性破坏抗压强度(MPa)≥65伸长率(%)≥1.3≥1.011

4.6.10寒冷地区桥梁加固用胶黏剂应通过耐冻融性能检验。

小河边煤矿技改30万吨矿井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6.10寒冷地区桥梁加固用胶黏剂应通过耐冻融性能检验。

4.7.1 混凝土桥梁裂缝注射或压力灌注用修补胶的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 的规定

凝土桥梁裂缝注射或压力灌注用修补胶的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4.7.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