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锚索工艺锚索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边坡稳定和地下工程中的加固技术,主要用于增强结构稳定性,防止滑移或坍塌。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高强度钢绞线锚固在地层中,并施加预应力,从而提高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整体性。
锚索工艺简介
1.材料与构造锚索主要由锚固体、自由段和锚头三部分组成。锚固体通常由水泥浆或砂浆灌注形成,用于将拉力传递到稳定的地层中;自由段则允许锚索在受力时产生弹性变形;锚头则是连接锚索与外部结构(如挡墙或衬砌)的部分。
2.施工流程锚索施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在岩土体中钻出预定深度和直径的孔洞。安装锚索:将钢绞线插入钻孔中t/ches 27-201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自动分析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并确保其位置准确无误。注浆:向孔内注入水泥浆或砂浆,使锚固体与周围地层紧密结合。张拉与锁定:待浆体固化后,对锚索进行分级张拉,直至达到设计预应力值,并用锚具锁定。
3.应用领域锚索工艺适用于多种场景,例如高陡边坡防护、隧道支护、基坑开挖、大坝加固等。它能够有效控制岩土体的变形,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4.优点与挑战锚索具有承载力高、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尤其是注浆密实度和张拉精度,否则可能影响长期效果。此外,环境因素(如地下水侵蚀)也可能对锚索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锚索工艺是一项成熟且高效的工程技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4 制作锚索:锚索可以在现场制作也可以在外地预制后运来。锚索由4~6股钢铰线组成。首先根据计算长度下料,钢铰线的下料长度应为锚索设计长度,锚头高度、千斤顶长度、锚具厚度,以及张拉余量(取20cm)的总和。用砂轮切割机截断,然后平顺放在作业台架上,在内锚固段范围内每隔1.0~1.5米穿一个对中隔离支架形成锚束,并使钢铰线间有一定间隙,保证压浆时能充填密实,两对中支架之间扎紧固环铁丝一道,使内锚段形成波纹形状,自由段每1.5米扎一道铁丝,形成直线形状,自由段采用除锈、防腐、涂黄油、穿套聚乙烯管,最后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制作完毕后按孔号编号挂标签存放,参见附图。
孔内再用高压风清孔一次,然后放入锚索,锚索外套上定位片使锚索居中,应防止锚索扭压、弯曲、注浆管应随锚索一同入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5~10厘米,锚索定位止浆环到达孔口时,停止推送,再检查一遍,排气管是否畅通。
采用排气注浆,下倾的孔砂浆由孔底注入,空气由锚索孔排出。上倾和水平孔砂浆由孔口注入,空气压向孔底,再进入排气管排出孔外,注浆压力0.4~0.6Mpa,砂浆必须用525#水泥,中砂过筛,加早强剂,砂浆搅拌机搅拌均匀,浆液在初凝之前用完,并不得混入杂物,注浆到锚固段注满后即停止。
锚墩及砂浆达到70%强度后,可进行初张拉,张拉设备仪表应事先进行标定,张拉前在锚索头部套入垫板和锚具,然后安放张拉千斤顶,轴线与锚索轴线一致,张拉采用整体分级张拉的程序,每级稳定10min,待锚墩砼达到100%强度后,进行末张拉,为确保预应力部分损失后不低于设计值,应进行超张拉。
1.8 自由段注浆、封孔
张拉完成后,通过预留注浆管,管口距原砂浆面30厘米,进行封孔注浆,孔中的空气由设在定位止浆环处的排气管排出,要求孔中注满浆液,然后从锚具量起留5厘米钢铰线,用錾截子去多余部分,外覆8厘米厚的细石砼保护层。
控制工期的工序为钻孔及锚墩养生。
3. 劳动力组织及进度指标
施工安排宜在旱季,及时作好排水系统,采用全坡面范围内流水作业,网络技术组织施工,均衡生产,使立锚墩钻孔、注浆、张拉、封锚等工序互不延误。
钻孔:4人 空压机司机 1人 制作安放锚索6人注浆:4人 张拉3人: 注浆、张拉记录:2人
进度估计:某工点边坡加固,设计100孔锚索,每孔深38~45米,施工用时100天完成。
机械设备应当可移动、可装配、轻型化,能满足在脚手平台上操作,并配备足够的零配件备用。
机 械 名 称 数量
20立方米内燃空压机 1台
YB4/500油泵1台
100/15隔膜式单缸单作用往复泵或LB400×2螺杆泵注浆机1台
φ40钢管脚手架若干吨1
400型砂轮切割机1台
5.1 锚索孔位放线,各方向允许误差±1厘米。
5.2 脚手架上安装钻机专用钢管,摆放钻机,用方向架放出锚索方位角,测角仪调整倾角,误差不超过:倾角±0.5度,方位角±1°。
5.3 锚索孔径误差±2mm。
5.4 高压风洗孔应干净彻底,孔中不得残留岩粉和水。
5.5 锚索制作要确保每一根钢铰线始终排列均匀、平直,不扭不叉锈、油污要除净,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者应剔除。
5.6 锚索安放要保证锚索孔壁有不少于1厘米的注浆厚度。
5.7 砂浆须严格控制加水量和水灰比,灰砂比允许误差为±0.03。
5.8 锚墩制作允许偏差各方向均为±3厘米,先安放好孔口定位钢管,以保证锚墩与锚孔垂直。
5.9 自由段注浆必须待浆液溢出孔口稳定1~2min后,方可停止注浆,24小时后还需补浆,以确保注浆饱满。
6.1 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6.2 各种机械机具机况良好,勤维修、勤保养。
6.3 作好安全检查工作,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6.4 机械、电器设备专人操作。
6.5 边坡加固工程钻孔通常在脚手架上作业,为确保脚架绝对安全稳定,采用双排方式,间距1.2~1.3米,重力集中处增设剪刀撑,并设置短锚桩桥梁防洪施工方案,将脚手架锚固在岩壁上,扣件须专人复核拧紧。
6.6 高空作业应设安全防护设施。
6.7 风动钻机管路连接应牢靠,避免脱开出伤人。
6.8 注浆管路应畅通,不得堵塞,避免浆液喷甩出伤人。
6.9 张拉机具各部件尤其是高压油管连接点应牢靠tbt3244.1-2010 机车车辆用组合式管夹 第1部分:技术条件,以避免突然断裂喷出伤人,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前不得站人,以防钢铰线断裂锚具飞出伤人。
6.10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
6.11 钻孔孔口须设置粉尘收集器,使岩粉不致随风飘散,污染大气。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