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吨CFB锅炉运行规程

220吨CFB锅炉运行规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 740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95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220吨CFB锅炉运行规程

220吨CFB(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旨在确保锅炉的安全、**及环保运行。以下为简要介绍:

一、锅炉概述220吨CFB锅炉是一种中型工业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强、污染物排放*、负荷调节范围广等特点。其设计出力为220吨/小时蒸汽,适用于热电联产、工业生产等领域。

二、运行前准备1.检查设备状态:确认锅炉本体、风机、给煤机、返料器等设备完好,各阀门处于正确位置。2.燃料与辅料准备:确保燃煤和石灰石粉供应充足,粒径符合要求(通常燃煤粒径<13mm,石灰石粉<2mm)。3.系统调试:对风量、温度、压力等控制系统进行校验,确保仪表准确。

三、启动操作1.冷态启动:先启动一次风机和引风机,建立**流化风量,逐步加热床料至点火温度(约600℃)。2.投煤升温:当床温达到750℃以上时,开始少量投煤地下室人防施工方案,逐步增加负荷至额定值。3.调整参数:根据氧量、床温和烟气含尘浓度,优化风煤比和石灰石添加量。

四、正常运行管理1.监控关键参数:包括床温(850950℃)、炉膛压力、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等。2.控制污染物排放:通过合理配比石灰石粉,降*SO₂和NOₓ排放。3.定期巡检:关注锅炉本体、管道、风机等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五、停炉操作1.减负荷停炉:逐步减少燃煤量,待负荷降至**后停止给煤。2.冷却降温:关闭风机,自然冷却至安全温度后再排空床料。3.维护保养:清理积灰、检查磨损部件,为下次启动做好准备。

六、注意事项避免床温过*或过*,防止结焦或熄火。定期校验安全阀和保护装置,确保可靠性。加强运行人员培训,提*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可有*保障220吨CFB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燃烧室一次风从左右两侧风道引入风室。风室与炉膛被布风板相隔,布风板系水冷壁与扁钢焊制而成,布风板的横断面为8770×2800,其上均匀布置有909只风帽。一次风通过这些风帽均匀进入炉膛,流化床料。风帽采用耐磨耐*温合金,风帽横向纵向节距均为160mm。为了保护布风板,布风板上的耐火浇注料厚度为150mm。

底渣从水冷布风板上的三根φ219水冷放渣管排出炉膛,其中两根接冷渣机,每台冷渣机按6t/h冷渣量配置,另一根做事故排渣管。滚筒式冷渣器中的水自凝结水来,并送入除氧器。

底渣通过滚筒式冷渣器,可实现连续排渣。出渣量以维持合适的风室压力为准。通常运行时的风室压力为14000Pa。定期排渣的大渣含碳量较*,能小于1.5%,而连续排渣的大渣含碳量会有所升*。

本台锅炉按添加石灰石脱硫设计,石灰石通过气力输送经二次风口送入炉膛或落煤管下部播煤风口进入炉膛。脱硫的石灰石耗量每小时1.5吨,按钙硫比2.3计算。脱硫*率为90%。

二次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二次风管喷嘴分别送入炉膛下部不同*度的空间。喷口风速>70m/s。运行时二次风压一般不小于6000Pa。

为了精确控制风量组织燃烧,一、二次风总管上装设电动风门及测风装置。

点火总风量 55000m3/h

其中混合风 17150m3/h

点火启动时,风室内温度监视采用直读式数字温度计,冷态启动时间一般6小时。

锅炉冷态启动顺序如下:首先在流化床内加装启动惰性床料,粒径0~5mm,并且使床料保持在微流化状态,启动*能点火器,把油点燃,850℃左右的热烟气通过水冷布风板进入流化床,加热床料。床料在流化状态下升至650℃以上,维持稳定后开始投煤。可先断续少量给煤,当床料温度持续上升后,加大给煤量并连续给煤直到锅炉启动完毕。

旋风分离器下接有返料器,均由钢外壳与耐火材料衬里组成,耐火材料分内、外二层结构,里层为*强度耐磨浇注料,外层为保温浇注料。

返料器内的松动风与返料风采用*压冷风,由小风帽送入,松动风与返料风的风帽开孔数量有差别,返料风大,松动风小,并采用分风室送风。小风帽的材质为ZGCr25Ni20。运行时总风量581Nm3/h,其中返料风总风量372Nm3/h。启动时设计风量1221Nm3/h,其中返料风量784Nm3/h。返料器上设置一个启动床料加入口,尺寸φ219×5,运行中同时也可以作为飞灰再循环管路中飞灰的加入口,返料器的布风板还设有一根φ108×6放灰管。

过热器系统及其调温装置

本锅炉采用辐射和对流相结合,并配以二级喷水减温器的过热器系统。

防磨结构上采用如下布置形式:

(1)*、*温过热器管均采用顺列布置,第1排管子加防磨盖板,弯头也有防磨板,防止磨损。

(2)屏式过热器采用膜式过热器,仅受烟气纵向冲刷,在屏式过热器的下部浇注耐磨浇注料,距布风板距离大于15米。屏式过热器处的烟速为4.7m/s。

(3)*温过热器处的烟速为9.56m/s,*温过热器处的烟速为8.13m/s。

(1)尾部竖井烟道中设有三组膜式省煤器,均采用φ32×4和厚4mm扁钢组成的膜式省煤器,错列布置,横向节距86mm,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省煤器管的材质为20G/GB5310*压锅炉管。

(2)省煤器管束*上排装设防磨盖板,蛇形管每个弯头与四周墙壁间装设防磨罩。省煤器的平均烟气流速控制在8m/s以下。

(3)在汽包和下级省煤器之间设有再循环管道,以确保锅炉在启动过程中省煤器有必要的冷却。

(4)锅炉尾部烟道内的省煤器管组之间,均留有人孔门,以供检修之用。

(5)省煤器出口集箱设有排放空气的管座和阀门,省煤器入口集箱上设有两只串联DN20的放水阀与酸洗管座。

(1)在省煤器后布置4组空气预热器,分别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中间二组为二次风空预器,上、下二组为一次风空预器,采用卧式顺列布置。两组之间均留有800mm以上的空间,便于检修和更换。

(2)空气预热器管子迎风面前三排管子采用φ42×3的厚壁管。

(3)每级空气预热器及相应的连桶箱均采用全焊接的密封框架,以确保空气预热器的严密性。

(4)在冬季运行时为防止*温腐蚀,须采用热风再循环加热冷空气。一二次风的热风再循环比例均为11%,本锅炉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积已考虑了再循环风量。

给水操纵台为二路管道给水,其中主给水管路采用进口的给水调节阀。

给水通过给水操纵台从锅炉右侧引入省煤器进口集箱。

汽包上装有各种监督、控制装置,如装有两只*读双色水位表,二个*读电接点水位表,三组供自控用单室平衡容器。二只安全阀以及压力表、连续排污管、紧急放水管、加药管、再循环管、自用蒸汽管等管座。

定期排污设在集中下降管下端以及各水冷壁下集箱。

主汽集箱上装有生火和反冲洗管路,2个安全阀,以及压力表、疏水、旁路等管座。

此外,在减温器和主汽集箱上均装有供监测和自控用的热电偶插座。为了监督运行,装设了给水、锅水、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取样装置。

在主汽集箱的左端装有电动闸阀,作为主蒸汽出口阀门。

为了清除受潮面上的积灰,保证锅炉的*率和出力,本锅炉在尾部烟道侧墙设置8只声波吹灰器,*温过热器2只,省煤器4只,空预器2只,并配有管路、控制柜与空压机。

本锅炉的顶棚及包墙管分别采用φ60×5和φ51×5的管子与扁钢焊接组装成膜式壁出厂,工地安装时再将各组件拼接在一起构成与炉膛水冷壁一样的全密封型壁面。尾部烟道对流过热器蛇行管穿出处,管子上加护罩与密封罩焊接,以加强密封*果。

顶棚管、水冷风室与侧水冷壁之间的密封采用密封填块加焊折板的结构。工地安装时应尽量在地面组装时将密封填块先焊好。

分离器与炉膛及尾部烟道之间的联接、水冷屏、屏式过热器穿过炉顶处采用耐*温非金属膨胀节。返料器上下端采用耐*温不锈钢金属膨胀节。

炉膛、汽冷分离器及尾部包墙均采用膜式壁结构,管壁外侧为保温材料并罩上梯形波纹外护板。炉墙上设有人孔门、观察孔和测量孔。炉膛内密相区四周、分离器内、料腿、返料器等磨损严重区域采用敷设*温耐磨浇注料、可塑料、内衬等措施。分离器出口联接烟道、省煤器外采用轻型护板炉墙。

炉膛和包墙管: 200mm

顶棚; 200mm

分离器出口联接烟道: 350mm

省煤器: 240mm

根据锅炉结构布置及支承系统设置膨胀中心,锅炉炉膛水冷壁、旋风分离器及尾部包墙全部悬吊在顶板上,由上向下膨胀,整台锅炉由前向后设置三个膨胀中心;炉膛后墙中心线、旋风分离器中心线及尾部烟道中心线。炉膛左右方向通过标*36.1m、26.2m、14.94m三道刚性梁平台与刚性梁间的限位装置,使其以锅炉中心线为零点向左右两侧膨胀,旋风分离器立管标*为19.7m上设置导向装置,让分离器分别向下、向外膨胀,尾部受热面则通过标*29m刚性梁上的限位装置使其以锅炉对称中心线为零点向两侧膨胀,空气预热器则以自己的支承面为基础向上、向前及向两侧膨胀。

2 锅炉辅助设备及运行

2.1.1 新安装或检修后的转达机机械,必须进行试运转,试运良好,验收良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或备用。

2.1.2 转机启动前的检查:

各电动机、转机地脚螺丝牢固,轴端露出部分保护罩、栏杆齐全牢固,联轴器联接完好。

电动机绝缘检查合格,接线盒,电缆头,电机接地线及事故按钮完好,电动机及其所带机械应无人工作。

设备周围照明充足完好,现场清洁,无杂物、积粉、积灰、积水现象,各人孔、检查孔关闭。

轴承、电机等冷却水装置良好园林施工组织设计模板,冷却水通畅、充足,通风良好,无堵塞。

各轴承座及液力偶合器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油镜及油位线清楚,无漏油现象。

各仪表完好,指示正确,保护、程控装置齐全完整,调门挡板及其传动机构试验合格。

2.1.3 转机的试运转: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转机,在电机和机械部分连接前,应进行电机单独试转。检查转动方向gtcc-085-2018 电气化铁路27.5kv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附件,事故开关正确可靠后,再带机械试转。

盘动联轴器1~2转,机械无异常,轻便灵活。

进行第一次启动,当转机在全束后用事故按钮停止运行,观察轴承及转动部分,记录惰走时间,盘上注意启动电流、启动时间、电流返回值,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正式启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