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路基工程开工报告路基工程作为道路建设的基础环节,是确保道路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本项目路基工程的开工报告旨在明确施工目标、技术要求及实施计划,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本次路基工程施工范围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与填筑、地基处理、边坡防护以及排水设施的建设等。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我们将采用分层填筑、压实的方式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每层填料厚度及压实度,确保达到规范标准。同时,结合现场地质条件,采取换填、强夯或CFG桩等地基加固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
为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施工工艺及成品进行全面检测。此外,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雨季影响、地下水丰富等问题,已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2022年)(2022年9月版),确保施工顺利推进。
在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与监管,杜绝安全隐患。环境保护也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将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洒水降尘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预计通过科学组织、精心施工,本工程将在预定工期内高质量完成,为后续路面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2)布料:上料前在边线位置处采用花杆挂线,花杆长度为2米,红白间格长40cm,纵向间距为20米。首先在路基两侧坡脚线内用粘土包边,以防雨水对己成形红砂岩的侵蚀及冲刷。粘土宽度为2米,作成向内的横坡度,以保证边线处粘土得到充分压实。填筑时现场安排好运输路线,预崩解处理的红砂岩填料运到填方段后,派专人指挥卸料,每个方格网内卸一车,用推土机粗平,严格按照花杆刻度控制松铺厚度。根据填筑厚度及作业面积,计算上料数量,用自卸汽车将填料按方格网均匀堆放在路基上,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尽可能相等。施工中避免将不同类型的红砂岩同层填筑,对于填料中少量的大块硬质岩,进行剔除或破碎,以确保路基压实的均匀性。
(3)耙压、整平:经过预崩解处理的红砂岩填料运到填方段后,采用推土机勾松,然后“耙压”3遍以上,未经料场崩解处理的红砂岩运至填方路段后,相应的“耙压”遍数增加一倍。
(4)碾压:推土机耙压后,93区采用50t羊足碾振压3~5遍,行驶速度控制在2~3km/h,控制岩石粒径在25cm以内。施工中严格控制最大粒径和每层松铺厚度,经耙压后的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厘米,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40厘米。平地机的整平由两侧开始向路中推进,如此往返三次。
平地机精平后,用YZl8T振动压路机强振碾压3遍,行驶速度控制在3~4km/h;最后用YZl8T振动压路机碾压4遍,行驶速度控制在3~4km/h。压实时从两侧路基边沿向路中推进;控制压路机碾压轮重叠不小于50cm。
(5)含水量控制 :在碾压前检测含水量,红砂岩填料在碾压前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范围。对完成路段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含水量用洒精燃烧法或烘干法测试。施工中路拱横坡采用4%。遇雨或雨后,施工表面不干时,不得开放交通,如果雨后进行施工,下层填方先重新压实,直至符合要求再施工。在下一层填筑前,将己完工的路基用羊角碾重新振压一遍,形成凹凸面,以保证上下层面间的联结。
(6)压实质量控制:红砂岩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比较困难,考虑到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及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压实度试验与外观检查对比的方法,同时采用压实沉降差作为参考值:
①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时如遇到大石块,则此试验点位弃置不用,重新选点试验。
②外观检查: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无空隙、松石、坑洼及大的石块存在,50t压路机振压后无明显轮迹。
③压实沉降差法:在路基上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布设观测点,测其高程,然后再用拖式50t压路机加振一遍观测其高程计算出沉降量。
2.9零填挖路基的施工
(2)全强风化石质零挖路段应将上路床部分(厚度30cm)超挖回填透水性较好的填料。
2.10半填半挖路基、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
(1)填挖交界处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包括纵横两个方向)则在基底挖宽度2~4m,高度1~2m的台阶(向内倾斜2%)处理,并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土工格栅铺设;对挖方区原路床80cm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同时对换填的填挖交界路床范围内铺设土工格栅,以减小路基横向不均匀的沉降。
(2)半填半挖路基的挖方半幅应在路槽下超挖80cm后再以优质填料回填。
(3)半挖半填路基当填方高度大于5m或处于陡欠时,在路面底80cm下连续铺设四层钢塑土工格栅,间距为100cm;填方一侧覆盖层厚度小于1m,清表至基岩。
(5)加设的土工格栅应有效地锚固在原状土样中。地锚孔采用干作业成孔,内注M30水泥砂浆,通过格栅孔插入钢筋形成地锚,钢筋采用Φ25钢筋弯制而成并作防锈处理。地锚沿路线纵向每50cm设一处。
3、挖方路基土石方工程的施工
测量放样→清理表土→挖临时截水沟→开挖土方→检查中轴线及宽度→碾压→修理边坡→砌筑防护工程→整理路宽。
①准确放出开挖路堑边坡,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并在路堑顶设置坡度尺,用挖掘机等开挖,由自卸汽车运至填方地段。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采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
② 在施工过程中,挖筑临时排水沟,以保证路堑排水顺畅。新开挖裸露边坡按要求及时防护,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③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边坡上稳定孤石应保留。
④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或路床顶面以下换土超过时,其压实度均应不小于96%。如不符合要求,承包人应进一步压实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⑤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施工,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cm厚的保护层。
⑥挖方路基遇到地下水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A、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得随意堵塞泉眼。
⑦开挖至接近路堑设计标高时,增加检测次数,避免超挖。
⑧土质和软石边坡坡顶及坡侧修整成大圆弧过渡,二级及二级以下边坡修整成自然上包型。多级边坡平台外侧边修整成小圆弧过渡,使坡面曲化成流线型。
⑨开挖的废方用汽车运输至临近的设计图纸提供的弃土场内抛卸。
⑩土质边坡和软石边坡坡顶及坡侧整修成大圆弧过渡,二级及二级以下边坡整修成自然山包型.多级边坡平台外侧修整成小圆弧过渡,使坡面曲化成流线型。
(1)石方开挖方法:软石用挖机开挖,硬质岩石采用爆破法施工,接近坡面的开挖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以减少对边坡的扰动。
(3)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石方开挖严禁采用峒室爆破,近边坡部分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施工,以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和完整。
(4)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证书的专业人员施爆。
(5)由于爆破引起的松动岩石,必须清除。深挖石方路基施工应逐级开挖,逐级按图纸要求进行防护。
(6)石方路堑的路床顶面标高,应符合图纸要求,高出部分应辅以人工凿平,超挖部分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材料回填并碾压密实稳固,严禁用细粒土找平。
(7)石质挖方边坡应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
(8)石方爆破边坡控制方案
①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
③参照国内外岩石光面爆破施工经验,光面炮孔参数确定如下:
W=(20~70)×D孔=0.60~2.1米
本工程中取W=1.5米,式中D孔为炮孔直径,取0.03米。
B、炮孔间距a=(0.6~0.8)×W=(0.6~0.8)×1.5=0.9~1.2米
本工程取a=1m
q×a×w=0.6×1.5×1=0.90kg/m
光面爆破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B、堵塞:良好的堵塞是保持高压爆炸气体所必须的堵塞长度,取炮孔直径的12~20倍,现场根据孔间距和光面层厚度适时调整。
炮孔间距根据国内外经验取a=1.0m,装药密集系数取为3.5,装药量
Q=2.75(σ)0.53r0.38
=2.75×(1200)0.53×450.38=500g/m
式中:(σ)为岩石极限抗压强度,取1200kg/cm2
⑥光面爆破的质量标准:
根据预裂爆破后石质坡面情况,用良好的预裂爆破效果的基本要求进行对照,把信息反馈到施工工艺中,以不断修正设计,提高施工工艺来获得良好的石质坡面。此项工作非常重要,往往需要在不断改进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目的。
坡面成型规则平整,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坡面上局部凹凸差不大于15cm,个别的也不大于20cm。
坡面上残留的半孔痕迹,总长度不小于钻孔总长度的80%;孔底不留埂坎。
坡面外用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的裂缝。
坡面上岩石仅有轻微的破坏方华小区施工组织设计,且基本无浮石。
A、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持证上岗。
B、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的要求作业,严禁违章。把爆破安全技术贯彻在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保管,爆破施工作业以及爆破产生有害效应,对环境的影响等整个过程中。
C、严格管理,坚持炮前检查,防止出现瞎炮。
本合同段软土主要分布于水田段,规模及厚度较小,根据软土的厚度、埋深、物理力学性质,路基的总沉降量及稳定状况,施工工期要求,材料供应情况,各种处理方法的最佳适应条件,并结合湖南当地施工经验,采用清除软弱土换填等方案进行处理。
对于小范围的软土或软土层厚小于3.0m的浅层软弱土,采用清除软弱土换填碎石土处理。当地下水位较高或有泉水出露时,清除软弱土后采用石渣或碎石回填,并在路基两侧开挖集水槽,其底部比清淤底部至少低1m,以保证路基干燥。
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3.4桥、涵及结构物的台背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