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铁路路基施工测量方案铁路路基施工测量方案是确保铁路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实施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测量、放样测量、沉降观测和竣工测量等。以下是该方案的简要介绍:
1.控制测量:在施工前,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为后续测量提供基准。通常采用GPS或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用水准仪完成高程控制测量。控制点应布设均匀,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并定期复核以保证精度。
2.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将铁路路基中心线、边坡线及结构物位置精确标定到实地。使用全站仪结合坐标法进行点位放样,同时检查放样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曲线段高层施工电梯施工方案,需特别注意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的计算和定位。
3.沉降观测:针对软土地基或特殊地质条件,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监测路基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地基稳定性,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路基满足设计沉降标准。
4.竣工测量:工程完成后,对路基实际几何尺寸进行全面测量,包括中线偏移、高程偏差及宽度误差等指标,形成竣工资料。此环节有助于评估工程质量,为后期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加强数据记录与管理,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此外,还需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误差来源。
X8 = Rsin12°14′17″+10 = 179.579 M
X9 = Rsin13°40′14″+10 = 199.071 M
X10 = Rsin15°06′11″+10 = 218.444 M
X11 = Rsin16°32′07″+10 = 237.685 M
X12 = Rsin17°58′04″+10 = 256.785 M
X13 = Rsin19°24′01″+10 = 275.732 M
X14 = Rsin20°49′57″+10 = 294.510 M
X15 = Rsin22°15′54″+10 = 313.113 M
X16 = Rsin23°41′50″+10 = 331.523 M
X17 = Rsin25°07′47″+10 = 349.735 M
X18 = Rsin26°33′43″+10 = 367.732 M
X19 = Rsin27°59′40″+10 = 385.509 M
3.6、用E0值检核计算结果:
已知:E0 = 106.03 M (图纸)
TS = 435.28 M (图纸)
XQZ= X19 = 385.509 M (计算)
(QZ)y19 = 93.627 M (计算)
曲线示意图:
E0 y19 JD
X19
HY
QZ
YH ZH QZ (Y19)
检核计算结果正确。(计算、检核:罗永福)
(二)、 专用线导线测量:
首先,利用现有点及图纸设计值,从不同方向,分别进行一次全程符合导线测量,顺便按每200M间距,加密直线段中线桩。
角度限差: 30″ ,距离相对限差:。
(三)、 中线桩加密测量:
在现有点复测正确之后,先按每50M间距,对直线段进行中线桩加密。然后依据曲线计算成果中的各曲线副点坐标值,对曲线进行中线桩加密。误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第5.2.16条—表5.2.16和第5.2.17条—表5.2.17的规定。
(四)、 中线桩控制测量:
中线桩加密测量完成后,寻找便于观测且不容易被破坏的地点,埋设多个一字型或三角型控制点,用极坐标法,对中线桩进行全面控制。便于今后恢复中线桩测量之需(测角精度30″、测距精度)。
三
tches 11-2017 气动盾形闸门系统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曲线段控制示意图
(五)、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已知的铁路专用线起始点和终点桩高程,往返进行高程符合导线测量,并沿线布设高程控制桩,原则:满足工程施测需要。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施工需要,利用沿铁路专用线埋设的直线控制点、曲线控制点、高程控制点,随时恢复中线及高程。每次使用控制点前,必须对其进行连测检查,确认没被破坏后方可使用。测量过程有记录、有校核。
竣工测量的方法及要求与施工过程测量相同。
(八)、主要测量工具:
铁路工程测量的难点,主要是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测设。而传统的曲线测设方法有数十种之多(不含JPS技术与CAD技术),如何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一要看现场条件,二要看曲线性质,三要看能否保证精度。偏角法最为常用,但不适合本工程,无法保证测量精度。原因在于:该曲线的圆曲线较长,缓和曲线较短。在测定圆曲线的切线方向时,由于缓和曲线的弦长太短而不能保证圆曲线切线方向的准确性。为保证测量精度tb/t 2628-2020 铁路预制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确定采用切线支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