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预制工艺培训讲义_通桥(2008)2322A-Ⅱ

箱梁预制工艺培训讲义_通桥(2008)2322A-Ⅱ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50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84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箱梁预制工艺培训讲义_通桥(2008)2322A-Ⅱ

箱梁预制工艺是桥梁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通桥(2008)2322AⅡ箱梁预制工艺培训讲义主要围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制作流程、质量控制及安全措施展开,为施工人员提供系统化的指导。

该讲义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材料选择与检验,包括水泥、砂石、钢筋及外加剂等的质量要求;二是模板设计与安装,强调模板精度对箱梁外形尺寸的影响;三是钢筋绑扎与预应力管道布置,确保结构受力合理;四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详细说明浇筑顺序、振捣方法及保湿养护措施;五是预应力张拉与压浆工艺,这是保证箱梁承载能力的关键环节;六是成品保护与运输安装,避免箱梁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损伤。

通过学习本讲义,施工人员能够掌握箱梁预制的核心技术要点,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同时保障施工安全,为桥梁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此工艺标准适用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桥梁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采用2台50t龙门吊和专用吊具进行钢筋骨架吊装作业。

模板分为底模、侧模、端模和内模。底模、侧模采用分块组装,整体固定式钢模,内模采用电控液压式缩放内模。

箱梁混凝土灌注要求在6个小时内完成,32m梁总混凝土用量约330m³,则灌注时混凝土供应量不小于55m³/h。我梁场配置THZS150A搅拌站2座,混凝土输送泵3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4台,混凝土布料机4台。

正常施工时的投料顺序为: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和少量拌和用水→再加入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粉→搅拌,再加入外加剂和拌和用水→加入粗骨料。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30℃,冬季搅拌时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和物温度,水的加热温度不得高于80℃,实际拌和加热水温度根据气温情况进行热工计算确定。

利用6台混凝土罐车(备用2台)把混凝土运到台位灌注地点;用两台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利用2台布料半径18m的布料机进行混凝土布料、以满足梁体混凝土连续灌注、一次成型,不同气温条件下的滞留时限不大于规定值,且坍落度损失不大于10%,灌注总时间不超过6小时的要求。

灌筑总的顺序为“先底腹板倒角、再下腹板、再底板、再上腹板、最后顶板、当灌注至距另一端1/4处时,反向灌注合拢”;总的原则为“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左右对称、斜向分段、水平分层”。

根据本梁场的自身特点和箱梁的施工技术要求,箱梁灌注完成后,混凝土养护分蒸汽养护和自然养护两种方式。

抽拔成孔→制束→穿束→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锚具外钢绞线切割。

预张拉强度为33.5Mpa;初张拉强度为43.5Mpa;终张拉强度为53.5Mpa,终张拉弹模达到35.5Gpa,终张拉龄期不小于10d。

试生产期,为保证有效预施应力值,委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院对2孔梁进行管道摩阻、锚口和喇叭口摩阻试验,确定实际损失。由桥梁设计单位(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根据试验测试报告对箱梁的预加应力进行调整。正常生产后,每100孔箱梁须进行一次孔道摩阻试验。

张拉完成后,切割钢绞线后外露30~40mm→清除锚垫板、密封槽及装配螺孔内的水泥浆→密封锚头→压浆前准备工作→抽真空及配置浆液→压浆→停抽真空和保压→工后清理→封锚。

梁体缺陷主要有混凝土表面的气孔、蜂窝、麻面和缺棱掉角北京某工程临时用水施工方案,修补应在脱模后及时进行,修补用混凝土和砂浆强度不得低于梁体强度。

箱梁场内移运采用900t轮轨式提梁机移梁方式。初张拉完毕后,由工程管理部技术员填写《移梁通知单》,经张拉专职质检员复核和工程管理部部长审核后下达至移梁班,移梁班在接到签字完整的《移梁通知单》后方可进行移梁作业。采用900t轨道式提梁机移梁时,四个吊点提升同步差不得大于2mm。

每榀梁均须进行成品梁检验,检验依据为“全许办[2006]31号”《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附件五—3,产品质量合格判定准则:采取关键项点合格率与主要项点评分相结合的评定办法。1)15个关键项点合格率100%;2)主要项点评分:成品梁外形外观检测得分≥85分。以上两点同时具备,方可判定该榀成品梁质量合格。

正常生产条件下,同类别、同跨度箱梁60件或连续三个月产量(三个月产量不足60件时)计一批,每批抽检1件。产品标准有明确规定的,抽样批量按产量标准执行。执行标准: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梁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