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

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 731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66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

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是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高性能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不锈钢冷轧钢带主要由铬、镍等合金元素组成,通过冷轧工艺加工而成,其表面光洁度高、尺寸精度好,并具备出色的抗腐蚀能力。根据成分不同,不锈钢冷轧钢带可分为奥氏体(如304、316)、铁素体(如430)和马氏体(如420)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加工、医疗器械、建筑装饰及家电制造等领域。

耐热钢冷轧钢带则是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性能的特种钢材,通常含有较高比例的铬、铝或其他耐热元素。这类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和抗蠕变能力,还能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维持结构完整性。因此,耐热钢冷轧钢带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石油石化以及汽车排气系统等对高温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

3.4马氏体型钢带的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3.4.!经退火处理的马氏体型钢带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1中的规定。经弯曲试验的试样弯曲处 外面及侧面不得有裂缝、分层。

表21退火状态马氏体型钢带的力学性能

6.3.4.2经淬火回火处理的马氏体型钢带的硬度应符合表22规定。

6.3.4.2经淬火回火处理的马氏体型钢带的硬度应符合表22规定。 表22淬火回火状态马氏体型钢的硬度

表23沉淀硬化型钢的力学性能

6.4.1钢带按本标准中6.4.1.1~6.4.1.5规定的方法进行晶间腐蚀试验。适用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在合同中注明)。如合同中未注明,供方可按本标准中适宜的方法进行晶间肩蚀试 验。经固溶处理的1Cr18Ni9Ti钢带以固溶状态经敏化处理的试样和2Cr13Mn9Ni4钢带以固游状态的试

表2410%草酸浸蚀试验的判别

表2665%硝酸耐蚀减量

6.5表面加工等级及质量要求:

6.5.1钢带的表面加工等级按表2规定。所列的表面加工等级以外的要求按供斋双方协议。 6.5.2钢带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夹杂和结疤。钢带不得有分层。成卷钢带允许带有若干不正常的部 分。对不经抛光的钢带,表面上允许有个别轻微的擦伤、划痕、压痕、凹面、辊印和麻点,其深度或高度不 得超过钢带厚度公差的一半。其中对酸洗状态的钢带,表面应为银灰色或暗色,允许有轻微色差,无氧化 层及过酸洗痕迹。 6.5.3钢带的边缘应平整。切边钢带的边缘不允许有深度超过宽度公差一半的切割不齐和大于钢带厚 度公差的毛刺;不切边钢带不允许有大于宽度公差的裂边。

需方对本标准所列牌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金相组织及表面质量等有特殊要求时,应 共需双方协议规定。

宽度≤30mm者,在钢带的宽度中心部位测量。 宽度>30~600mm者,切边钢带应在距边缘大于5mm处测量,不切边钢带应在距边缘大于10mm 处测量。 宽度≥600mm者,在距钢带边缘大于40mm处测量

测量钢带的镰刀弯时,将钢带的受检部分放在平面上sy/t 6852-2012标准下载,用1m长的直尺靠贴钢带的凹侧边,测量钢 直尺之间的最大距离

8.1除本标准中8.2~8.4规定外,钢带验收的一般规定按GB247标准中的规定。 8.2对力学试验和腐蚀试验,从同一炉号和同一热处理条件的组批中取两个试验用料,而从每一个试 验用料中取各种试样一个。 对化学分析试验用试样,从每个牌号、每个炉号中取一个。 8.3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表面加工等级、表面、形状及尺寸的检验结果,均应符合本标准 有关条文的规定。但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及弯曲试验,如经需方同意,可以省去某一部分或全部试验。 8.4厚度小于0.3mm的钢带,不进行拉力试验。经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可提供实测数据。

钢带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247标准中的规定。另外,如按表7~表10中“注"的规定 表以外的合金元素时,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所添加的合金元素含量。

A1 不锈钢的特性和用途见表A1。

附录A 不锈钢的特性和用途 (参考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