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生产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生产验收标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 M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52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清水混凝土生产验收标准

清水混凝土是一种直接以混凝土本体作为装饰面的建筑结构材料,因其自然质感和环保特性而备受青睐。在生产与验收过程中,清水混凝土需遵循严格的工艺标准和技术规范,以确保其外观质量、结构性能及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生产验收标准简介

1.原材料控制清水混凝土对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有较高要求。水泥应选用稳定性好、色泽均匀的产品;骨料需级配合理、颗粒洁净;外加剂则要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同时不影响表面效果。

2.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是决定清水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需通过试验优化水灰比、砂率及外加剂掺量,确保混凝土强度、工作性和硬化后表面平整度满足需求。

3.模板工程模板系统直接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密封性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_交底与应用,避免漏浆或变形。脱模剂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需确保不污染混凝土表面且易于清理。

4.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力度,防止过振或欠振导致气泡、麻面等问题。浇筑时分层厚度需合理,确保混凝土密实度一致。

5.外观验收清水混凝土成品表面应无明显裂纹、蜂窝、麻面或色差,颜色均匀,纹理清晰。允许偏差范围内的尺寸误差需符合相关规范(如GB/T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耐久性检测验收时还需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能力和碳化深度等指标,确保其长期使用性能。

综上,清水混凝土的生产验收标准涵盖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旨在实现高质量的建筑艺术效果与功能性统一。

5.2.1设计前,应了解构件生产的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施工

5.2.3模板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对相关部件采用荷载标准值进行刚度设计,采用荷载设计值进行 强度验算。

5.2.4清水模板面应采用整板制造。如需拼接,

5.2.5对拉螺栓宜采用三节式对拉锥体螺栓,对

5.2.7模板设计时应考虑运输、堆放和装拆过程中对模板变形 的影响。

5.3.1模板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材质证明,并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的有关规定。对于吊环等重要受力构件,除应有合格材质证 明外,还应进行承拉力等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3.2模板制作应按设计要求编制工艺文件,保证制作质量。 5.3.3模板面板拼接和模板连接应严密,采用钢模板时,面板 立进行铣边处理

5.3.4采用钢模板时,模板工作面宜采用抛光处

结疤、分层等缺陷,如有擦伤、锈蚀、划痕、压痈 进行处理。

的变形应进行校正。校正平台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周平装置。

5.3.7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制作尺寸按其对模板制作质

表5.3.7一2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制作一般项目 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5.4.1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安装前必须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模板内表面的任何部 位不得有残留杂物。 2模板安装应按模板设计施工方案要求的顺序进行。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理件、预留孔应位置准确、安装牢固 不得遗漏。 4模板安装就位后,接缝及连接部位应有接缝密封措施,不 得漏浆。

5模板安装后相关人员应进行质量验收。 6模板验收合格后模板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夹角处不得 漏涂,钢筋、预理件不得沾有脱模剂。 7脱模剂应选用质量稳定、适于喷涂、脱模效果好的蜡质 水质或油质脱模剂,并应具有改善混凝土构件表观质量效果的功 能。

4.艺消水论凝工预制构件模板女装八寸按其对外规质重影响 的重要程度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项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 方法应符合表5.4.2一1和5.4.2一2的规定。特殊结构及有特殊 技术要求的构件应另制订质量标准

表5.4.2一1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安装主控项目 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5.4.2一2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安装一般项目 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

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 验收规范》的要求。

5.6.1固定在模板上的预理件应安装牢固,不得遗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

5.6.2清水模板面应满足平整度要求,接缝处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拉线、钢尺检查。

件不得沾有脱模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密

件不得沾有脱模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6.4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本标准第5.5.1条的要求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本标准第5.5.1条的 查数量:全数检查。 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5.6.5模板安装主控项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满足本标准表

2一1中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模板安装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满足本 2中的要求。 查数量:金数检查

6.1.1钢筋施工应依据已确认的生产工艺方案组

及机械连接操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岗位资格 证书。

6.1.2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有设计变更 文件。

6.1.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 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

6.1.4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白分率 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间距等; 4预理件或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和位置等。

6.1.8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

6.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1499《钢筋混凝土 用钢》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检验,具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 准的规定。

6.2.2钢筋应按进场批次的级别、品种、直径和外形分类分均

6.2.2钢筋应按进场批次的级别、品种、直径和外形分类分垛 码放,妥善保管,并挂标识牌注明产地、规格、品种和质量检验 状态等。

6.2.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 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 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6.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颗粒状或片状 老锈。

6.2.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 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 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王

6.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颗粒状或片状 老锈。

6.3.3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

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开 2%,HRB(F)335、HRB(F)400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 大于 1 % 。

6.3.5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 表6.3.5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钢筋骨架制作应符合下列

6.4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

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长度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 2宜在符合要求的胎模上进行; 3钢筋骨架制作应进行试生产,检验合格后方可批量制作; 4钢筋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当骨架采用绑扎连接时应选用不锈钢丝并绑扎牢固,并采 取可靠措施避免绑丝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外露

1钢筋骨架应选用正确,表面无浮锈和污染物; 2钢筋锚固长度得到保证; 3悬挑部分的钢筋位置正确; 4使用适当材质和合适数量的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符 合要求。

表6.4.3 钢筋骨架安装位置的充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中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点应达到90%以上,且不合格点不得有超 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 告。

6.5.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

空心板梁张拉施工方案6.5.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本标准第6.3.4条

4 2 钢筋骨架组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页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

检方法应符合本标准表6.3.5的规定。 筋骨架组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6.4.3的规 收量:全数检查。

应配套校验并配套使用。张拉设备的标定期限不应超过半年或连 续使用不超过200次。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在千斤顶 检修后,应重新标定。 注:1张拉设备标定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 态一致; 2压力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5级,标定张拉设备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 精度不应低于士2%

管,并挂标识牌注明产地、规格、品种和质量检验状态等。 7.0.6预应力施工用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的尺寸和性能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225《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或J1 T529《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的规定青岛海湾大桥承台施工方案,并应进行下 列检查: 1金属波纹管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内外表面应清 洁,无锈蚀,不应有油污、孔洞或不规则的褶皱,咬口不应有开 裂或脱扣。 2塑料波纹管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外观应光滑、色 泽均匀,内外壁不允许有隔体破裂、气泡、裂口、硬块及影响使 用的划伤。

7.0.7浇筑混凝土或蒸汽养护前不得将后张法预应力筋穿人子 道。 7.0.8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 准值的8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