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9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032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港口等工程中。其施工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施工准备: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放线,确定桩位。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机类型,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同时,准备好泥浆材料(如膨润土),用于护壁和携渣。

2.成孔施工:采用回旋钻、冲击钻或旋挖钻等设备进行钻孔作业。在钻进过程中,需不断注入泥浆以保持孔壁稳定,防止坍塌。同时,实时监测孔深、垂直度及泥浆性能指标(比重、粘度等)。到达设计深度后,进行清孔处理,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

3.钢筋笼制作与安放:按照设计图纸加工钢筋笼,并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将钢筋笼吊装入孔,调整位置使其居中且固定牢靠,避免浇筑时上浮或偏移。

4.水下混凝土灌注:使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底部应埋入混凝土中一定深度,随着混凝土面升高逐步提升导管锦江华府工程卸料平台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直至完成灌注。灌注过程中要连续操作,保证桩身质量。

5.质量检测与验收: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超声波检测、钻芯取样等方式对桩体完整性进行检验,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承载力高、噪音小等特点,但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以避免出现缩颈、断桩等问题。

配合比由公司中心试验室提供,严格按配合比称量,不得随意更改。

浇筑采用导管法,导管下至距孔底0.5m处,导管使用25㎝规格。导管使用前需进行通球和压水试验,确保无漏水、渗水时方能使用,导管接头连接处须加密封圈并上紧丝扣。

导管隔水塞采用水泥塞,塞上钉有胶皮垫,其直径为大于导管内径20~30㎜。为确保隔水塞顺利排出先加0.3M砂浆,剪球后不准再将导管下放孔底。

初浇量要保证导管在混凝土中0.8~1.3m。本工程混凝土初浇量不得小于1.8立方米。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提升导管时,由各机配备的质检员测量混凝土的液面高度并做好记录,严禁将导管提离混凝土面,导管深度控制在3~8M,不得小于2M。

按规范要求制作试块,试块为150×150×150㎜,每根工程桩做二组试块,脱模后放入标养室养护,28天后进行试验。

灌注接近桩顶标高时,应严格控制计算最后一次混凝土量,使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高1.0米左右。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防止钢筋笼上浮,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导管埋深宜保持3米左右,并适当放慢浇筑速度,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底端1~2米时可适当提升导管,提升时要平稳避免出料冲击过大或钩带钢筋笼。

公司的工程技术部直接对该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直接掌握工程质量动态,指导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严格岗位责任制,对各工序、工种实行检查监督管理,行使质量否决权。

对主要工序设置管理点,严格按工序质量控制体系和工序控制点要求进行运转。

实行三级质量验收制度:每道工序班组100%自检;质检员100%检验;工地技术负责30%抽检。

轴线及桩位放样,定位后要进行复测,定位精度误差不超过5㎜。埋设护筒时由测量人员到场,用经纬仪纠正中心后方能固定护筒,保证护筒的垂直度。

钻机定位、安装必须水平,现场配备水平尺,当钻进孔深达到5M左右时,用水平尺再次校核机架水平度,不合要求时随时纠正。

在第一次清孔时,钻机稍离孔底进行往返数次扫孔,把泥块打碎,检测孔底沉渣小于10㎝方能提钻。钢筋笼在孔口焊接时,运用十字架吊锤法邛崃市育英寄宿学校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整体钢筋笼的垂直度。

混凝土搅拌时砂石料经过磅秤称量,误差不超过2%。严格控制水灰比。根据现场砂石料的含水情况调整加水量。每根桩做1~2次坍落度检验。

混凝土浇筑严禁中途中断,提升导管要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3~8米。

根据地层特点及时调整泥浆性能,防止钻孔缩径和坍孔,进入砂层时泥浆相对密度必须控制在1.15~1.25之间粘度20~25S确保孔 壁稳定。

在我们接触过的工程中,大部分人只用一次清孔,往往造成一根桩需清孔一天多时间电力局小区b标施工组织设计,假如用二次清孔可以节省一半时间,且在浇筑前沉渣厚度容易控制,采用一次清孔往往造成等钢筋笼、导管下完后,再测孔深时发觉孔深又差了很多;

我们大多工地不用孔规,认为没必要,而且浪费。我就拿宁通公路一个工程来说明一下,1995年我们在在宁通公路施工,开始的第三根桩钢筋笼下到近30米时,钢筋笼怎么也下不去,各种方法想尽、用尽也没有把钢筋笼下去,最后只有把钢筋笼提起一节一节重新割断,再下钻杆在30米处来回扫孔,最后才把钢筋笼放下去,这根桩比其它桩多用了三天时间,假如先用孔规下去检验一下不就没有这些麻烦了吗?

我认为浇灌注桩的混凝土和易性要好,且石子是连续粒级,但在大部分工地上我见到是用20~40㎜的单粒级石子,有些工地认为这样省钱,其实这样并不省钱,如在宁通公路某桥的一根灌注桩由于是单粒级石子,混凝土发生了离析,造成堵管,这根桩处理共花费近十几万元,这样省钱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