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玻璃安装工艺标准玻璃安装工艺标准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对玻璃安装过程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的明确规定。这一标准旨在确保玻璃安装的安全性、美观性和功能性,同时延长玻璃的使用寿命。以下是玻璃安装工艺标准的简要介绍:
1.材料准备: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玻璃类型(如普通玻璃、钢化玻璃、夹胶玻璃等),并检查其尺寸、厚度及表面质量是否达标。同时,准备好密封胶条、结构胶、玻璃垫块等辅助材料。
2.测量与放线:根据建筑设计图纸t/eama 4-2021 额定电压0.6/kv/1 kv(um=1.2 kv) 阻燃及耐火类125 ℃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精确测量安装位置,并用墨线或激光水平仪进行定位放线,确保玻璃安装后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3.框架安装:对于有框玻璃安装,需先固定铝合金或不锈钢框架,保证框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无框玻璃则需通过点式连接件或夹具固定。
4.玻璃安装:将玻璃平稳放置于框架内,使用玻璃垫块避免直接接触金属部件,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破裂。安装时注意玻璃方向(如镀膜面朝向室内)和接缝宽度。
6.清洁与验收:安装完成后,清理玻璃表面的污渍和残留物,检查玻璃的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平整度、垂直度以及密封性能。
7.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玻璃破碎造成伤害;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玻璃安装工艺标准的严格执行不仅能够提升工程品质,还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与舒适体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定期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2.2.1 玻璃安装应在门窗五金已装好,交活油漆未涂刷前。
2.2.2 玻璃安装前应对安装的框、扇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拼接节点等是否牢固进行认真的检查。
2.2.3 根据安装需要将玻璃运到指定地点,并按安装顺序码放于安全备用。
2.2.4 安装所需的垫片,橡胶条,密封胶等应提前准备运到现场备用。
2.2.5 安装玻璃所用的脚手架及高凳等提前准备好。
3.1 塑料框扇玻璃安装:
3.1.1 工艺流程:
清理玻璃槽口污物 → 玻璃安装前的准备 → 玻璃安装就位 →
橡胶压条固定 → 检查压条位置 → 将玻璃固定好 → 擦玻璃
3.1.2 应去除玻璃表面的尘土、油污等污物和水膜。并将玻璃槽口内的灰浆渣、异物清除干净,使排水孔畅通。
3.1.3 核对玻璃的品种、尺寸、规格是否正确,框扇是否平整、牢固。
3.1.4 玻璃安装:将已裁割好的玻璃放入塑料框扇凹槽中间,内外两侧的间隙不少于2㎜。装配后应保证玻璃与镶嵌槽间隙,并在主要部位装有减震垫块,使其能缓冲启闭等力的冲击。
3.1.5 用橡胶压条固定:玻璃安装后,及时将橡胶压条嵌入玻璃两侧密封,然后将玻璃挤紧。橡胶压条的规格要与凹槽的实际尺寸相符,所嵌的压条要和玻璃、玻璃槽口紧贴,安装不能偏位,不能强行填入压条,防止玻璃承受较大安装应力,而产生裂缝。
3.1.6 检查玻璃橡胶压条设置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堵塞排水通道和泄水孔。查无问题后将玻璃固定。
3.1.7 玻璃表面清理。关闭框扇,插好插销,防止风吹将玻璃振碎。
3.2 铝合金门窗玻璃安装:
3.2.1 工艺流程:
清理玻璃槽口污物 → 玻璃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 玻璃就位 →
橡胶条刷胶嵌入凹槽将玻璃挤住 → 玻璃清理
3.2.2 除去玻璃和铝合金表面的尘土、油污和水膜,并将玻璃槽口内的砂浆及异物清除干净,畅通排水孔,并复查框扇开关是否灵活。
使用密封胶固定时,应先调整好玻璃的垂直及水平位置,密封胶与玻璃及其槽口粘结处必须干燥、洁净。
3.2.3 玻璃安装准备:将玻璃下部用约3㎜厚的氯丁橡胶垫块垫于凹槽内,避免玻璃直接接触框扇。
3.2.4 玻璃安装:将已裁割好的玻璃在铝合金框扇中就位,就位的玻璃应罢在凹槽中间,并应有充足地嵌入量。装配后应保证玻璃与镶嵌槽间隙,并在主要部位装有减震垫块,使其能缓冲启闭等力的冲击。
平板玻璃与窗玻璃槽的配合尺寸、名称详见下图及下表。
平板玻璃与窗玻璃槽的配合尺寸(㎜)
注:玻璃槽宽≤9㎜时,玻璃镶嵌口净宽则应≥2㎜。
平板玻璃与窗玻璃槽的配合尺寸示意图
a—镶嵌口净宽;b—镶嵌深度;c—镶嵌槽间隙;A—空气层厚度
3.2.5 用胶条固定:先将橡胶压条放在玻璃两侧挤紧,检查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应不堵塞排水孔,然后将橡胶压条拿出,在压条上均匀地刷胶(硅酮系列密封胶),重新将压条依次嵌入玻璃凹槽内固定。橡胶压条的规格应与凹槽实际尺寸相符,其长度应短于玻璃周边长度,拐角处应将条切成八字角连接并用胶粘牢。胶条应与玻璃槽口紧贴,不得松动,安装不得偏位,不得强行填入胶条。
3.2.6 安装中空玻璃和玻璃面积大天0.65㎡位于竖框中的玻璃时,应将玻璃搁置在两块相同定位垫块上,搁置点离玻璃垂直边缘距离不小于玻璃宽度的1/4,且不宜小于150㎜;位于扇中的玻璃,按开启方向确定垫位位置,其定位垫块的宽度应大于所支撑玻璃的厚度,长度不应小于25㎜。
中空玻璃与窗玻璃槽的配合尺寸(㎜)
中空玻璃与窗玻璃槽的配合尺寸示意图
a—镶嵌口净宽;b—镶嵌深度;c—镶嵌槽间隙;A—空气层厚度
定位垫块下面可设铝合金垫片,垫块和垫片均固定在框扇上。
3.2.7 安装迎风面玻璃时,玻璃镶入框内后要及时用通长镶嵌条在玻璃两侧挤紧或用垫块固定,防止阵风将玻璃拍碎。
3.2.8 平开门窗玻璃外侧要采用玻璃胶嵌封,应使玻璃与铝框连成整体。
3.2.9 检查垫块,镶嵌条是否堵塞排水通道和排水孔。
3.2.10 擦净玻璃,关闭门窗。
4.1 适用于平板、吸热、反射、中空、夹层、夹丝、磨砂、钢化、压花玻璃等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
4.2 玻璃的品种、规格、尺寸、色彩、图案和涂膜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单块玻璃大于1.5m2时应使用安全玻璃。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和进场验收记录。
4.3 门窗玻璃裁割尺寸应正确。安装后的玻璃应牢固,不得有裂纹、损伤和松动。
检验方法:观察;轻敲检查。
4.4 玻璃的安装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玻璃的钉子或钢丝卡的数量、规格应保证玻璃安装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5 镶钉木压条接触玻璃处,应与裁口边缘平齐。木压条应互相紧密连接,并与裁口边缘紧贴,割角应整齐。
4.6 密封条与玻璃、玻璃槽口的接触应紧密、平整。密封胶与玻璃、玻璃槽口的边缘应粘结牢固、接缝平齐。
4.7 带密封条玻璃压条、其密封条必须与玻璃全部贴紧,压条与型材之间应无明显缝隙,压条接缝应不大于0.5mm。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4.8 玻璃表面应洁净,不得有腻子、密封胶、涂料等污渍。中空玻璃内外表面均应洁净,玻璃中空层不得有灰尘和水蒸气。
4.9 门窗玻璃不应直接接触型材。单面镀锌玻璃的镀膜层及磨砂玻璃的磨砂面层应朝向室内。中空玻璃的单面镀膜玻璃应在最外层,镀膜层应朝向室内。
4.10 腻子应填抹饱满、粘结牢固;腻子边缘与裁口应平齐。固定玻璃的卡子不应在腻子表面显露。
5.1 门窗玻璃安装后,应将风钩挂好或插上插销,防止刮风损坏玻璃。并派专人看管门窗,每日定时开关门窗,以减少损坏。
5.2 面积较大,造价昂贵的玻璃,应在交工验收前再安装,如需提前安装,应有保护措施。
5.3 安装玻璃时,应自备脚手凳或脚手架,不要随便蹬踩窗台板。
5.4 填封密封胶条或玻璃胶的门窗,应待24h后方可开启门窗。
5.5 避免用强酸性洗涤剂清洗玻璃。热反射玻璃的反射膜面若溅上碱性砂浆,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以免使反射膜变质。
5.6 不能用酸性洗涤剂或含研磨粉的去污粉清洗反射玻璃的反射膜面,以免在反射膜上留下伤痕或使反射膜脱落。
5.7 防止焊接、切割及喷砂等作业产生的火花和飞溅的颗粒物质损伤玻璃。如焊接火花飞溅到钢化玻璃上,会使其表面产生细微的伤痕,在受到风压或振动力作用,伤痕就逐渐扩大,一旦进入玻璃厚度中心部分的拉应力层后,会引起玻璃突然全面地破碎。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玻璃切割尺寸掌握不好:没按实物去测量尺寸,裁割后不符合安装要求,过大或过小。
6.2 槽口内的砂浆、杂物清理不干净:应认真把住清理关,没经检查不准装玻璃。
6.3 尼龙毛条、橡胶条丢失或长度不到位:密封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丢失后及时补装。
6.4 橡胶压条选型不妥,造成密封效果不好:密封橡胶条易在转角处脱开,应在密封条下边刷胶东废安置房修缮工程装修施工组织设计,使之与玻璃及框扇结合牢固。
6.5 玻璃清理不净或有裂纹:玻璃安装后,及时用软布或棉丝清擦干净,达到透明、光亮,发现裂纹玻璃及时更换。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玻璃的出厂合格证。
7.2 橡胶条的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证明。
7.3 玻璃胶的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证明。
7.4 垫块、镶嵌条的材质证明及使用要求。
7.5 玻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引桥以及桥台施工方案7.6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