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筋工程方案钢筋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耐久性。钢筋工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选择、加工制作、绑扎安装及验收标准。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并进行必要的力学性能检测,确保其强度、延展性等指标达标。其次,钢筋的加工制作要精确控制尺寸与形状,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提高加工精度,同时减少人工误差。再次,钢筋绑扎与安装是关键环节,应遵循先主筋后副筋的原则,保证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以及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交叉点的牢固绑扎,避免松脱或偏移。
最后,验收阶段必须严格把控,通过自检、互检和专业监理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道工序合格。此外,对于特殊部位如节点核心区、剪力墙等,更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钢筋布置合理且符合抗震设计要求。总之,科学合理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2)钢筋半成品要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应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检试状态。
3)钢筋专人配筋xx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钢筋翻样必须依据施工图并符合绘制下料图及加工图,要经工长审核后方可允许加工。
4)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建立严格的钢筋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节约措施,减低材料消耗。
5)钢筋的加工主要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弯曲等,钢筋的调直采用卷扬机进行,调直φ6—φ12的圆钢,粗钢筋主要采用锤直和扳直的方法进行,钢筋除锈主要采用钢丝刷,带颗粒状或片状生锈,除锈后有严重的麻坑,蚀孔的钢筋均不得使用。
6)钢筋下料采用钢筋切断机,钢筋下料前要熟悉图纸,依据图纸审核料单。下料过程中,注意设计的各种要求及规范说明,钢筋的弯折长度,弯折角度,搭接倍数,平直长度及高度等都需弓主意,发现问题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防止下料中出现偏差。
7)钢筋加工的一般要求:工级钢的末端需做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为直径的3倍。Ⅱ级钢的末端需做90度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平直部分长度按图纸设计要求,箍筋为工级钢筋,其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l0倍
1)本工程筏板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主体Φ14以上竖向受力钢筋全部采用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顶板钢筋均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梁大于等于φ14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及电弧焊。
2)电渣压力焊连接工艺流程
切割机下料→钳口夹紧上下钢筋→直接引弧→电弧过程→电渣过程→断电→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 →停歇过程→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敲去渣壳→检查验收
3)闪光对焊连接工艺流程:
切割机下料→调试机械→固定钢筋→无电顶锻→有电顶锻→成型。
4)电渣压力焊应注意的问题
施焊的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焊接合格证,且持证上岗。
钢筋对焊完毕应对全部焊接接头逐个进行外观检查。接头外观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同时不得大于2㎜;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强度检验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钢筋直径)作为一批,取3个试件作拉力试验,其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值。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数值,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强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同时,屈强比及屈标比应符合GB50204—2002的有关要求。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须立即纠正增补。
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的位置,对柱、墙必须加工定位框,顶板加马凳,定位加工尺寸必须准确,周转使用定位筋拆除后要立即清理干净,校正尺寸,偏差较大的严禁使用。
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须先逐根研究钢筋穿筋就位顺序,并与模板工讨论支模和绑扎先后顺序,减少绑扎困难,钢筋确定摆放不下时,要与技术部门联系解决。
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柱角等震较高部位用双股铁丝。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扎成“八”字型,朝向砼体内部。
A、基础钢筋绑扎
根据垫层上的平面控制轴线,摆出钢筋摆放线及插筋位置。
工艺流程:弹出钢筋位置标出插筋位置;绑扎底板钢筋;二次放线确定插筋位置墙、柱插筋;申报隐检,隐检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首先对已加工好的基础钢筋的成品及半成品认真检查和检测,对合格的钢筋与加工单核对后,按施工的进展顺序运至施工区。
绑扎底板钢筋独立基础网片时,网片应绑扎牢固,采用八字绑扎,绑扎放至马登筋。安放插筋时,经校核无误后,在插筋上下与网片绑扎牢固(或焊牢),以保证柱、墙插筋位置准确,防止钢筋位移。为了防止墙、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墙柱立筋下端附加φ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连接绑扎,上端用φ14临时定位筋固定。
B、梁钢筋的绑扎:在梁的模板上准确画好箍筋的位置,主筋穿好箍筋,按己画好的位置逐个分开,固定主筋,穿次梁主筋并穿好箍筋。逐个分开箍筋,放主筋和次梁架为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调整并逐个将主筋与箍筋绑扎牢。套箍筋时,其接头应交错套入并交错布置,箍筋弯钩成135度,平直长度为箍筋直径的土10d,绑丝头弯向梁心。梁内纵向钢筋接头位置,梁的下部钢筋连接在支座1∕3处,上部钢筋连接在跨中1∕3处,反梁与之相反。
梁的端头处钢筋锚入墙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主次梁钢筋要在主筋下垫好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工艺流程:顶板模板验收→在模板顶面弹出板筋位置线→根据位置线绑扎底铁并做好洞口附加筋→底板完成后由专检验收→合格后进行电气管路的穿插作业→垫好马凳,进行负筋的绑扎→垫好保护层垫块→放置墙体、节点柱钢筋固定钢筋用的卡具、防污染的塑料管→专检后隐检验收叫搭设上人马道。
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位置,先摆主筋,后放分布筋、电线管,预埋孔洞等及时配合安装,负筋下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钢筋绑扎时顺扣或八字扣,所有钢筋交点要求全部绑扎。板钢筋绑扎完后在钢筋下垫好砂浆垫块,间距为1m,垫块厚等于保护层的厚度。
板的下部筋在支座1/3范围搭接,上部筋在跨中1/3范围搭接,底板上部钢筋在支座1/3范围连接,下部筋在跨中1/3范围连接,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筋上,次梁中,主梁下。
D、楼梯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
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在楼梯板底模上画主筋和分布筋位置,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注意楼梯梁筋绑扎完后再绑板筋,板筋锚固到梁内。
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帮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要接头数量,位置均要符合在板跨边l/3处搭接,接头按50%错开,踏步板吊绑时应注意对板筋,特别是负弯筋的保护,不踩或压下,并按规定绑好保扩层垫块。
楼梯钢筋施工在墙体混凝土浇完并拆除模板后将楼梯底模支设以后绑扎。
钢筋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钢筋规格、形式、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和规范规定。
应检查保扩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绑扎是否有松扣,漏扣现象,漆污和铁锈。
原材料强度实测值符合下列规定:
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淮安国际会展中心电动天棚帘施工方案书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进入现场严格按照现场文明施工制度执行。
材料挂牌分类堆放,做好防雨。
城市粪便处理厂做到工完、人走、料场清。
元华国际城市公寓9#楼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