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标准(砌体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标准(砌体工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24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965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工程施工标准(砌体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标准中的砌体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用于墙体、基础及其他结构的建造。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规范施工工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功能性。以下是关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简要介绍:

一、基本概念砌体工程是以砖、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块材为主,结合砂浆或其他粘结材料进行砌筑的施工过程。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承重砌体和非承重砌体。常见的块材包括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多孔砖等。

二、施工要求1.材料质量:块材和砂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如强度等级、尺寸偏差等。砂浆应按配合比准确配制,保证粘结性能。2.施工工艺:砌体施工需遵循“横平竖直、灰缝饱满、上下错缝”的原则,确保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3.构造措施:为增强砌体的抗震能力和抗裂性能,需设置拉结筋、圈梁、构造柱等构造措施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桩筏形基础 小型空心砌块,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三、质量控制1.平整度与垂直度:施工过程中应对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进行实时检查,避免出现倾斜或变形。2.灰缝质量:灰缝应均匀、饱满,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或假缝。3.养护管理:砂浆硬化期间需做好养护工作,防止因失水过快导致强度下降。

四、安全与环保砌体工程施工应注重现场安全管理,防止高空坠物和机械伤害。同时,尽量减少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总之,砌体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因此,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检验方法: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2.3.2.2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2.3.2.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3.2.4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跑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图2.3.2.4)。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合格标准:留槎正确,拉结钢筋设置数量、正确,竖向间距偏差不超过100mm,留置长度基本符合规定。

2.3.2.5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2.5的规定。

表2.3.2.5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抽检数量:轴线查全部承重墙柱;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每层每20m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

2.3.3 一般项目

2.3.3.1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抽检数量:外墙每20m抽查一处,每处3~5m,且不应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且不应少于3间。

合格标准:除符合本条要求外,清水墙、窗间墙无通缝;混水墙中长度大于或等于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体上。

2.3.3.2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抽检数量:每步脚手架施工的砌体,每20m抽查1处。

检验方法:用尺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

2.3.3.3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3.3的规定。

表2.3.3.3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2.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2.4.1 一般规定

2.4.1.1 本章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小砌块)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2.4.1.2 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2.4.1.3 砌筑小砌块时,应清除表面污物和芯柱用小砌块孔洞底部的毛边,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小砌块。

2.4.1.4 施工时所用的砂浆,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砌筑砂浆。

2.4.1.5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灌实小砌块的孔洞。

2.4.1.6 小砌块砌筑时,在天气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可提前洒水湿润小砌块;对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可提前浇水湿润。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2.4.1.7 承重墙体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

2.4.1.8 小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2.4.1.9 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2.4.1.10 浇灌芯柱的混凝土,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灌也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应小于90mm。

2.4.1.11 浇灌芯柱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清除孔洞内的砂浆等杂物,并用水冲洗;

2. 砌筑砂浆强度大于1MPa时,方可浇灌芯柱混凝土;

3. 在浇灌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适量与芯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

2.4.1.12 需要移动砌体中的小砌块或小砌块被撞动时,应重新铺砌。

2.4.2 主控项目

2.4.2.1 小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每1万块小砌块至少应抽检一组。用于多层以上建筑基础和底层的小砌块抽检数量不应少于2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查小砌块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2.4.2.2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凹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不应少于3处。

检验方法:用专用百格网检测小砌块与砂浆粘结痕迹,每处检测3块小砌块,取其平均值。

2.4.2.3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4.2.4 砌体的轴线偏移和垂直度偏差应按本规范第5.2.5条的规定执行。

2.4.3 一般项目

2.4.3.1 墙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大于12mm,也不应小于8mm。

抽检数量:每层楼的检测点不应少于3处。

抽检方法:用尺量5皮小砌块的高度和2m砌体长度折算。

2.4.3.2 小砌块墙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按本规范第5.3.3条表5.3.3中1~5项的规定执行。

2.5.1 一般规定

2.5.1.1 石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石材,尚应色泽均匀。

2.5.1.2 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

2.5.1.3 石砌体的灰缝厚度:毛料石和粗料石砌体不宜大于20mm;细料石砌体不宜大于5mm。

2.5.1.4 砂浆初凝后,如移动已砌筑的石块,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砌筑。

2.5.1.5 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并将大面向下;砌筑料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用丁砌层座浆砌筑。

2.5.1.6 毛石砌体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每个楼层(包括基础)砌体的最上一皮,宜选用较大的毛石砌筑。

2.5.1.7 砌筑毛石挡土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2. 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分层处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2.5.1.8 料石挡土墙,当中间部分用毛石砌时,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2.5.1.9 挡土墙的泄水孔当设计无规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

2. 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

2.5.1.10 挡土墙内侧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填,分层松土厚度应为300mm。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流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2.5.2 主控项目

预埋地脚螺栓及预埋件施工工艺_secret2.5.2.1 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同一产地的石材至少应抽检一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料石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石材、砂浆检查试块试验报告。

2.5.2.2 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步架抽查不应少于1处。

某商业办公楼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5.2.3 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5.2.3的规定。

表2.5.2.3 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