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_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_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947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_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技术标准。该规范主要涉及电力系统的接地设计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类工业、民用建筑及电力设施的接地工程。

主要内容:1.接地分类: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屏蔽接地等。不同接地方式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接地形式。2.接地电阻要求:规范对接地电阻值有明确限制,以确保电流能够有效泄放,避免过高电压对设备或人身造成危害。例如,高压系统接地电阻通常要求小于4Ω,而低压系统可能要求更小的阻值。

4.接地网布局:对于大型变电站或工业设施,需设计合理的接地网结构,保证电流分布均匀,减少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5.防雷接地:针对建筑物和电力设备的防雷保护16#(边坡)锚索挡墙施工方案,规范要求设置专用的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确保其与主接地网的有效连接。

6.测试与维护:接地系统需要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以确保长期可靠性。

意义:接地设计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还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通过科学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触电事故、降低雷击风险、减少电磁干扰,从而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4.2.1条低压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欧。使用同一接地装置的并列 运行的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当其总容量不超过100千伏安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欧。 第4.2.2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采用接零保护时,零线宜在电源处接地,但 移动式电源设备除外。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线每1公里处,零线应重复接 地。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但距接地点不超过50米 者除外),若屋内配电屏、控制屏有接地装置时,也可将零线直接连到接地装置上。 低压线路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在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

地电阻允许达到10欧的电力网中,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欧,但重复接 地不应少于三处。零线的重复接地,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 第4.2.3条直流电力网中零线重复接地应采用人工接地体,并不得与地下金属管道等有金 属连接,如无绝缘隔离装置,相互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米。 第4.2.4条为防止触电危险,在低压电力网中,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第三节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电力设备

第4.3.1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要求接地装置达到规定的接地电阻值在技术经济上极 不合理时,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和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电阻可达到30欧,变 电所可达到15欧,但应符合本规范第2.0.3条的规定。 第4.3.2条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独立避雷针,当要求达到规定的10欧确有困难时,可采用 较高的接地电阻值,并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应符合《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 规范》第5.1.1条和第5.1.3条的规定

第四节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第4.4.1条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无避雷线的高压电力线路在居民区的钢筋混凝土杆宜 接地,金属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欧。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和高低压线路共杆的电力网,其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和 金属杆应与零线连接,钢筋混凝土杆的钢筋宜与零线连接。与零线连接的电杆可不另作接地。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其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金属杆应接地,接地电阻不 宜大于50欧。 沥青路面上的高、低压线路的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以及已有运行经验的地区,可不 另设人工接地装置,钢筋混凝土杆的钢筋、铁横担和金属杆塔,也可不与零线连接。 第4.4.2条三相三芯电力电缆的两端金属外皮均应接地。变电所内电力电缆金属外皮可利 用主接地网接地。与架空线路连接的单芯电力电缆进线段,首端金属外皮应接地;如果在负 荷电流下,末端金属外皮上的感应电压超过60伏,末端宜经接地器或间隙接地。

第4.5.1条由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的电弧炉设备,其外壳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 欧;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应超过10欧 第4.5.2条X光设备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可与车间接地干线相连接。如高电 压发生器在X光设备内,则仅将X光设备的外壳接地。如高电压发生器与X光设备分开设置, 则高电压发生器的接地端子应首先与X光设备的外壳相连接,然后再接到接地干线或接地体 上。X光管的外包金属体和金属支架均应接地,

第一节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第5.1.1条交流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直接理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 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一般不敷设人工接地体,但变电所除外。 利用自然接地体和外引式接地装置时,应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接,但电力线路除外。 第5.1.2条人工接地体的材料可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角钢、圆钢等,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与均压的要求,且不应小于表5.1.2所列规格。

表5.1.2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

注:1、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体引出线,其截面不应小于50cm",并应热镀锌。 2、经常流过直流电力电流的接地体和接地线,其地下部分的最小规格见本规范第八章, 3、作为接地线的钢管,表中地下系指车间地坪内。 敷设在腐蚀较强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取热镀锌、热镀锡等防腐措施, 或适当加大截面。

第二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

第5.2.1条变电所的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体外,还应敷设人工接地网。但对10千伏 及以下变电所,若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地体且接地电阻又满足规定值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 人工接地网应以水平接地体为主,接地体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可按照附录一。 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当不能满足接触电势或跨步电势的 要求时,人工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人工接地网的理设深度宜采用0.6米。 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砾石、沥青路面或在 地下敷设两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帽檐式均压带。 杆上配电变压器的接地装置宜敷设成闭合环形。 第5.2.2条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的接地网,应在地下与进线避雷线的接地装置相连接,以 降低变电所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连接线埋设长度不应小于15米,连接处应便于分开隧道大管棚施工工艺(方案),以便 测量变电所的接地电阻。

第5.3.1条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土壤电阻率p≤100欧·米的潮湿地区,可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 不必另设防雷接地,但变电所的进线段除外。在居民区,如自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可不另 设人工接地装置。 二、在1002000欧·米的地区,可采用6~8根总长度不超过500米的放射形接地体, 或连续伸长接地体;放射形接地体可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3米。 四、居民区和水田中的接地装置,宜围绕杆塔基础敷设成闭合环形。 五、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采用放射形接地装置时,如杆塔基础附近有土壤电阻率较 低的地带,可部分采用外引式接地。

第四节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和永冻土地区

第5.4.1条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为降低电力设备工作接地和保护 接地的接地电阻,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一般如在电力设备附近有电阻率较低的土壤,可敷设外引式接地体;经过公路的引 外线,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8米。 二、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采用井式或深钻式接地体。 三、填充电阻率较低物质或降阻剂。 四、敷设水下接地网。 第5.4.2条在永冻土地区,还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将接地装置敷设在溶化地带或溶化地带的水池或水坑中。 二、敷设深钻式接地体,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理在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体。 三、在房屋溶化盘内敷设接地装置。 四、除深埋式接地体外,还应敷设适当深度的伸长接地体,以便在夏季地表层化冻时起 散流作用。 五、在接地体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

第六章固定式电力设备的接地

第6.0.1条交流电力设备的接地线应尽量利用金属构件、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 牙 线的钢管和电缆(通信电缆除外)的铅、铝外皮等。 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线可利用金属管道,但可燃液体、可燃或爆炸性气体的金属管道除外。 利用以上设施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作 为接地线时,金属构件之间应以截面不小于100cm的钢材焊接。

如上述设施符合本规范要求,可不另设接地线。 第6.0.2条不得使用蛇皮管、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以及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作接地 线。在电力设备需要接地的房间内,这些金属外皮应接地,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 路,接地线应与金属外皮用螺栓连接或低温焊接。 第6.0.3条接地线一般采用钢材。但移动式电力设备的接地线、三相四线制照明电缆的接 地芯线以及采用钢接地线有困难时除外。 钢接地线的截面,应符合载流量、短路时自动切除故障段以及热稳定的要求,且不应小 于表5.1.2所列规格。 在地下不得利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112第6.0.4条低压电力设备的铜或铝接地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表6.0.4所列数值。 表6.0.4低压电力设备的铜或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cm²)

第6.0.5条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与设备和接地体连接的钢、铜、铝接地线,在流过计 算用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时,应保证其长时间温度:敷设在地上的,不超过150℃;敷设在 地下的,不超过100℃。 在一般情况下,可不校验发生两相异点短路时接地线的热稳定。 第6.0.6条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线的截面应按相线允许载流量确定。接地 干线的允许电流不应小于供电网中容量最大线路的相线允许载流量的1/2;单独用电设备, 接地线的允许电流不应小于供电分支线相线允许载流量的1/3。 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线的截面,一般不大于下列数值: 钢一一100cm²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