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五常市有线电视城域网络改造五常市有线电视城域网络改造是一项旨在提升当地广播电视服务质量、扩大覆盖范围并满足数字化时代需求的重要工程。该项目以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现代化有线电视网络为目标,通过技术升级和基础设施优化,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视听体验和服务。
此次改造主要涉及网络架构更新、光纤铺设以及设备升级等方面。传统铜缆网络逐步被光纤替代,实现了信号传输速度更快、质量更高且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效果。同时,项目还引入了先进的数字广播技术,支持高清、超高清频道播出,并为未来互动电视、宽带上网等多功能服务预留发展空间。
在实施过程中,五常市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确保城区与乡镇居民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信息服务。此外,网络改造还加强了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防止非法插播和信息泄露等问题,保障用户权益。
总体来看,五常市有线电视城域网络改造不仅提升了当地广播电视服务水平,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和信息化普及,真正实现了科技惠民的目标。
17、前端机柜应并排设置,两个机柜间缝不应超过,各机柜面板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偏差不超过3mm;机柜应水平放置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徐州枢纽相关工程2#桥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机柜与地面垂直,并与地面间接触垫实,并坐落在地槽上;机柜输入、输出的各种线缆均应从地槽中走线,并从机柜底部进入或引出;机房内光、电缆等的布线应注意留有余量,各种光、电缆接头装配应做到接触良好、牢固、美观。
18、各种接插件之间转接时,安装要牢固可靠,各设备器件之间连接电缆、跳线、尾纤等要留有余量,并做到布线规范化;各干线电缆和光缆进入机房应预留滴水弧,以防雨水进入机房;各干线电缆和光缆进入机房端应予固定,并留有余量,保证其弯曲半径。
19、楼房的光接收机、ONU、交换机、光缆终端盒安装在放大器箱内,并分别固定。
20、 架空敷设预留长度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21、杆距要求及电杆埋深与加固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22、架挂后的光缆与地面最小垂直净距及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最小垂直净距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23、布放光缆时,光纤的牵引端头应作技术处理,并应采取具有自动控制的牵引机牵引或由熟练人员人工操作,其牵引力应施加于加强芯上,不得超过,牵引速度宜为/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光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25、地下光缆上杆或架空光缆入地均需用钢管穿管保护,并预留余量的光缆。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26、架空光缆接地保护: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27、光、电缆沿墙布放时,先在墙上安装好墙担和撑铁,用以架设钢绞线,光、电缆沿墙角转变时,应做出余兜并把光、电缆用塑料管保护起来。以钢绞线和光、电缆均不碰墙为准。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28、楼与楼侧面长距离架设时,要加一字担或角拉,一字担和角担上的夹板要待钢绞绳收紧后压紧。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29、楼栋间光、电缆的架设, 架设高度应在二楼与三楼之间。高度约为左右,要尽量远离电力线;楼栋单元处都要加一字担或角担支撑固定;钢绞线若在一条直线上,中间最好不要断开,若逢钢绞线断头,应用另缠法进行接续;一字担、角担均应水平受力,不可垂直受力以免由于钢绞线受外力影响引起固定角铁的膨胀螺栓松动或脱落。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30、 楼道内设备的安装要求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31、 所有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供电器等设备外壳必须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要小于4Ω; 系统接地线不能与电力线地线接在一起,应有自己独立的接地体,不允许与其它非有线电视系统设备共地。
应答:满足。符合规范要求。
尚志广电城域网络改造系统方案是以广电现有的网络路由、有线电视网络及今后的功能发展为基础,并依据广电的规划和功能需求,为实现广电电视信号由模拟电视平台向数字电视平台整体平移以及今后开展互动电视、宽带接入业务等客观需求而量身定制的一套综合性、高品质的系统改造方案。满足广电在网络平移、数据传输、信息交流、增值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建成后,尚志广电除能为所辖区域内的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外,还具有超强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和扩展能力,是全面体现高品质的数字化娱乐、信息化服务、效率化工作的高效技术解决方案。
尚志广电有线信号覆盖整个尚志辖区,现以提供模拟电视服务为主。由于原户数量的增加、原有设备的老化,原来的有线线路已经不适应新一代电视服务的需求. 为改善有线电视信号的质量和覆盖率,实现从模拟电视系统到数字电视和互动电视系统的改造,现准备将有线线路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升级和双向改造, 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广电现有的网络资源,实现有线电视、互动电视、宽带接入三线合一。
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3.1先进性与适用性
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把发展和改造用户网络作为当前广电网络建设工作和重点,让光缆延伸到小区、楼头、乡和村。向宽带化、双向化、数字化、多业务化方向发展。以数字式广播电视业务作为用户网改造后的主体业务发展方向,兼顾数据业务服务。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1.3.3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今后业务的增加提供多个端口。
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本方案在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1.3.6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2.1 广电设计需求
改造后带宽不低于860MH,确保电视信号频率45MHZ—860MHZ能正常使用;(不包括当地强干扰源已经占有的频率)
在规划设计中即考虑近期需要(数字电视平移),又考虑长远发展(增值业务开展),可方便进行双向改造,可以在网内运行互动电视,VOD点播,数据接入等业务,实行总体规划设计,分步分批实施;
网络改造涉及五常市区,覆盖用户约3万多住户;
网络改造按照光缆干线部分(机房-光接收端)和用户接入部分(光接收端-用户家内)分别进行设计和设备配置概算;
提供完整的网络改造竣工资料;
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务内容;
2.2 规划设计依据
《有线数字电视暂行技术要求文件汇编》
《有线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应用指南》(暂行)
《有线数字电视中间件指导意见》(暂行)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受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办法》(暂行)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ANSI/EIA/TIA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
ISO/IEC 11801 国际布线标准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修订本)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
频率规划、功能规划决定了网络的理论基础,具体设计是运用规划理论,组织实现方案,选择设备的重要过程。考虑到有线电视和长远发展,坚持以HFC网络为主的技术路线,是建网的基本原则。
根据各种业务的需求统一规划,分期实施db32/t 3495-2019标准下载,投资少、见效快、经济合理;要保证前期工程与后期投资的亲和性;方案选择具有先进性、实有性、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常市有线电视HFC网络的广播业务平台在较长时间内要采用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节目共同传输方式,在模数混传的情况下网络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要使网络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满足国标的要求。
网络具备网络管理功能,首先要实现前端的光发射机、光放大器等光设备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监控,可以监测光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且通过网管调整设备的参数,具备告警功能,历史记录可查;待条件成熟时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网络管理功能,HFC网络的远端设备的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平台来实现,如EPON的IP平台。设备的网管完全建立在数据平台上,支持Web方式,网管系统遵循开放式网管标准,与国际、国内满足开放式网管标准的其他网管系统完全兼容,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共享一套网管软件。
软件应具备方便的系统扩容和版本的升级能力,升级后的软件或版本应有向下兼容能力,且不影响已有的设备和器材在系统中的正常工作,根据用户要求至少5年内能够免费升级
工作带宽45—862MHz
从基础到主体所有的施工方案5篇注:指标储备量是为增加光纤级联数、增加放大器级联及其他等因素(设备性能降低)所备用。
3.4 网络拓扑结构与功能
五常市有线电视城域网络改造采用广播业务、交互业务双平台,下行广播业务平台光传输选用1550nm光波长;交互业务平台采用EPON+(LAN、EOC)方式,EPON的分光比为1:32(4×8)。网络技术方案选用双纤三波长EPON+FT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