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计规范

实验室设计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 35.1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879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实验室设计规范

实验室设计规范是指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功能性及高效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这些规范涵盖了建筑结构、通风系统、电气设施、给排水系统以及实验设备布局等多个方面,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且符合实验需求的工作环境。

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实验室应根据其用途(如化学、生物、物理等)进行分类设计,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包括实验区、办公区、储存区和辅助区等。同时,实验室的门禁系统、逃生通道及消防设施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与安全。

再者,实验室的给排水系统要充分考虑废水处理问题,防止污染环境。台面材料应耐腐蚀、易清洁,实验仪器摆放需遵循人体工程学原则,减少疲劳感。最后污水排放管道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管理也是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个人防护装备配置、化学品存储规范以及废弃物处置流程等。

总之,实验室设计规范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理念,通过严谨的设计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与人员安全。

  第5.1.2条 科学实验建筑底层的门、窗宜采取安全防盗措施。

  第5.1.3条 放射性物质贮存场所,应设置防盗门、防盗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

 第5.1.4条 对限制人员进入的实验区或室应在其明显部位或门上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对放射源的贮存室除应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外,还应设有防火、防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

  5.2  防火与疏散

  第5.2.1条 科学实验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符合韵鹿娑ǎ?/P>

  第5.2.1.1条 有贵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

  第5.2.1.2条 由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的安全出口不宜少于两个。

  第5.2.1.3条 易发生火灾、爆炸、化学品伤害等事故的实验室的门宜向疏散方向开启。

  5.3  防化学危害

  第5.3.1条 凡进行对人体有害气体、蒸汽、气味、烟雾、挥发物质等实验工作的实验室,应设置通风柜。

  第5.3.2条 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3.7条的规定。

  第5.3.3条 含汞的实验室应设置特制的通风柜。该类实验室的地面、楼面、墙面、顶棚、实验台、门、窗等均应采用不开裂、不吸附、不渗漏的材料,并应设有集汞槽、沟、瓶等设施。地面、楼面应有不小于1%的坡度,地沟、地漏应具有收集散失汞的功能,室内下部应设排风口。

  第5.3.4条 凡经常使用强酸、强碱、有化学品烧伤危险的实验室,在出口就近处宜设置应急喷淋器及应急眼睛冲洗器。

  第5.3.5条 必须存放少量日常使用的化学危险品的实验室,应设置24h持续通风的专用化学品贮存柜或通风柜。

  第5.3.6条 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处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5.4  防生物危害

  第5.4.1条 按现行有害微生物及病毒的4等分类(见附录A),防生物危害实验室相应分为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及生物安全1级实验室。

  第5.4.2条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第5.4.2.1条 4级实验室用于从事高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宜设计成独立建筑物。需与其它实验用房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必须有明确分区及隔离。

  第5.4.2.10条 实验室出入口处必须设置洗手盆并应采用光电式龙头开关。

  第5.4.2.11条 实验区入口处必须设置危害性标志、安全告示及工作状况标志灯。

  第5.4.2.2条 实验室内必须维持负压,向室外排风必须经特殊过滤。

  第5.4.2.3条 必须为工作人员出入提供以下流程的房间:过渡间家庭服室淋浴间实验服室实验室。从过渡间至实验室应维持依次递降20~30Pa的压差。

  第5.4.2.4条 必须为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出入提供消毒设施。

  第5.4.2.5条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Ⅱ级及Ⅲ级生物安全柜及双门高压蒸汽消毒锅。

  第5.4.2.6条 实验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线。

  第5.4.2.7条 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观察窗及管道穿洞必须严格密封。

  第5.4.2.8条 实验室内不应采用固定式实验台及其它固定设施。

  第5.4.2.9条 实验室不得开设外窗。

  第5.4.3条 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第5.4.3.1条 3级实验室用于从事中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可与其它科研用房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但其与公共区或其它用房之间必须设过渡间。

  第5.4.3.2条 实验室内必须维持负压。从公共区或其它用房至实验室应维持依次递降10~20Pa的压差,向室外排风必须经特殊过滤。

  第5.4.3.3条 应为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出入提供消毒设施。

  第5.4.3.4条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及双门高压蒸汽消毒锅。

  第5.4.3.5条 实验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线。   实验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线。

  第5.4.3.6条 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窗及管道穿洞必须严格密封。

  第5.4.3.7条 实验室内不应采用固定式实验台及其它固定设施。

  第5.4.3.8条 实验室出入口处必须设置洗手盆并应采用光电式龙头开关。

  第5.4.3.9条 实验区入口处必须设置危害性标志、安全告示及工作状况标志灯。

  第5.4.4条 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

  第5.4.4.1条 2级实验室用于从事低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实验室区内宜配备Ⅰ级或Ⅱ级生物安全柜及消毒锅。

  第5.4.4.2条 实验室的地面、墙面应便于清洗。

  第5.4.4.3条 实验室内不宜采用固定式实验台及其他固定设施。

  第5.4.4.4条 实验室内应设洗手盆。

  第5.4.5条 生物安全Ⅰ级实验室用于从事微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其设计要求与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基本相同,但可不配备生物安全柜及消毒锅。  

第6章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

  6.1  一般规定

  第6.1.1条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计除应按现行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6.1.2条 防火、防烟和排烟设计除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6.1.3条 空气净化设计应符合现行的《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6.2.1条 采暖地区通用实验室的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为18~20℃。

  第6.2.2条 采暖系统宜按南北朝向分开环路设置。

  第6.2.3条 采暖系统的散热器宜按每个自然开间的采暖热负荷进行设置。

  第6.2.4条 采暖系统的散热器其散热量宜有调节的可能性,但布置在更衣间、淋浴间以及热媒有冻结危险场所的散热器除外。

  第6.2.5条 采暖系统应在每个环路回水干管末端和每根立管上设带短管的阀门。立管的阀门和泄水用的带短管阀门不宜安装在地沟内。   6.3  通风      第6.3.1条 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的通用实验室,其送排风系统也应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   第6.3.2条 每个排风装置宜设独立的排风系统。同一个实验室内的所有排风装置宜合用一个排风系统。   第6.3.3条 通风柜柜口面风速值宜按表6.3.3确定。

通风柜柜口面风速值          表6.3.3

  第6.3.4条 工作时间连续使用排风系统的实验室应设置送风系统,送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并应根据工艺要求对送风进行空气净化处理。对于采暖地区,冬季应对送风进行加热。送风气流不应破坏实验室排风装置的正常工作。   间歇使用排风系统且排风量大于每小时两次换气的实验室,应设置有组织的自然进风。对于采暖地区,冬季应由建筑物的采暖系统补充加热进风的耗热量。   第6.3.5条 排风系统的排风装置、风管、阀门、附件和风机等的材质应依系统所排除的有害物的种类确定。   当按防腐或其它要求必须采用难燃烧材料或可燃烧材料制作风管时,只可在本实验室范围内敷设该种风管。当必须穿越其它房间时,用难燃烧材料或可燃烧材料制作的通过式风管应沿其全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套管或防护结构。   不得利用建筑物的可燃烧和难燃烧结构直接作为风管侧壁。当排除易于冷凝的气体时,不得利用建筑结构作为风管侧壁。

   第6.3.6条 排风机宜设置在建筑物(不含排风机房)之外。排除有害气体的排风机不得设置在送风机室内。   第6.3.7条 送排风机的进出口应设置长度为0.15~0.30m的用难燃烧材料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柔性接头双向八车道60米长下承式钢筋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9张cad图纸),接头部分不得加刷涂料。

 第6.3.8条 排风系统宜在排风机吸入侧的管段上设置消声装置,排风机应设减振装置。   第6.3.9条 排风系统宜设防倒灌装置。   第6.3.10条 排风机房应有通风措施。通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一次换气。   第6.3.11条 排风系统排出的有害物浓度超过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允许排放标准时,应采取净化措施。   第6.3.12条 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排风系统宜设置热回收装置。   第6.3.13条 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通风设计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4  空气调节和制冷

  第6.4.1条 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2℃地区的通用实验室,当利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可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第6.4.2条 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8℃地区的通用实验室,宜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第6.4.3条 通用实验室的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为:温度26~28℃写字楼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话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对湿度小于65%。

  第6.4.4条 专用实验室的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