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梁筋拉筋板筋梁筋、拉筋和板筋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建筑施工中起到关键作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梁筋:梁筋是指设置在梁中的钢筋,主要分为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纵向受力钢筋通常布置在梁的底部或顶部,用于承受拉力或压力,防止梁因弯曲而破坏。箍筋则围绕纵向钢筋布置,形成封闭的矩形或圆形结构,主要用于抵抗剪力,并将纵向钢筋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梁筋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荷载、跨度和材料特性进行精确计算,以确保梁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而不发生破坏。
拉筋:拉筋是一种辅助性钢筋,通常用于连接主筋或箍筋,增强钢筋之间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梁和柱的结构中,拉筋可以将主筋牢固地固定在一起,防止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位。此外,拉筋还能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尤其是在地震等特殊荷载作用下,拉筋能有效减少裂缝扩展,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板筋:板筋是指布置在楼板或屋面板中的钢筋,主要包括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受力钢筋通常沿板的短跨方向布置,承担主要的弯曲应力;分布钢筋则垂直于受力钢筋布置,用于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分散荷载。板筋的作用是抵抗由外部荷载引起的弯曲和剪切应力,同时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合理的板筋布置可以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避免开裂和变形。
总之,梁筋、拉筋和板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各司其职,共同保障建筑物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的选型、布置和绑扎,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5,悬挑出去也要做个那样形状的钢筋是悬臂梁配置钢筋!主要是起抗剪抗扭抗压作用的!对长度角度都是有规定的!不过03G101图集上已经简化了这道程序!你可以先看看图集就知道了!
6,架力钢筋是指在在四肢梁以上框架梁上面用的!如:图纸标注上部只有两根贯通钢筋,支座处为四根钢筋,箍筋为双肢箍,那就必须要用架立筋将中间两根钢筋连接贯通了!
拉结筋,竖向一般是500一道,水平方向一般是砌体均分就可以了。
连接可以有植筋、预埋、绑扎等方式。 普通每500高设一道拉结筋。也就是0.5米。
在抗震地区,板底设有圈梁时,预制板应在板端每块板缝处设1Φ8的拉接钢筋,中间墙处钢筋每边伸入板中1000mm,端墙处伸入墙中并弯折。板跨大于4.8m的,还应在顺板跨方向靠墙边的第一块预制板的侧面,按1000mm的间距用1Φ8的钢筋拉接,一端通过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块板间的板缝向下弯折,另一端伸入墙体内弯折。抗震等级7度及以下地区,上述拉接筋不必与圈梁拉接;8、9度地区,除设上述拉接筋外,还应在板下圈梁中预埋钢筋与上述拉接筋相连。
拉结筋是建筑工程中钢筋类型的一种,把它砌到墙的里面,摆在砖层当中起连接砌体防止开裂的作用。
拉结筋通常用直径6.5毫米细钢筋制成,多用在砖墙的L转角和T字转角处,每隔500毫米放一层,每层每125毫米宽度范围内放一根。长度按规范。在砌体留槎的时候必须按规定放置拉结筋。
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 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呀.
1、 梁往往并非一跨,而是多跨.贯通筋就是通长筋,一直穿过多跨.中间接头需要绑扎或机械连接,质量确有保证时也可用焊接.
2、 梁的集中标注中必注贯通筋.贯通筋是纵筋,是梁最重要的受力筋.
3、 梁的的支座需要附加筋和负筋,此类钢筋往往伸入相邻跨三分之一处截断,不是贯通筋.
4、 非贯通筋应原位标注.多数时候也是受力筋.
某市政道路雨水工程施工方案5、 梁的箍筋为多肢,上下筋不能满足肢数要求时,需要增加架立筋.架立筋计算时不考虑受力,仅为满足箍筋肢数要求,保证梁的整体性,图纸上不需要标注.
6、 梁的侧面有时需要增加构造筋,抗扭钢筋等等,集中标注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