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0044 新乡市骆驼湾污水处理厂工程新乡市骆驼湾污水处理厂工程是新乡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旨在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该工程位于新乡市骆驼湾区域,占地面积约XX万平方米,设计处理规模为每日XX万吨污水,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主厂房、污泥处理设施、进水泵房、配水井、消毒池等配套设施。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同时通过污泥浓缩和脱水技术实现污泥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骆驼湾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运,将显著提*新乡市的污水处理能力,缓解区域内污水处理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周边河流及地下水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此外,项目还注重资源循环利用,经过处理后的中水可回用于工业冷却、城市绿化、道路清洗等领域,进一步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作为新乡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骆驼湾污水处理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也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场地方格网*程测量方案§3.2.2.施工任务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工程位置情况和我公司生产实际情况,本工程安排3 个土建专业队分别完成细格栅间和涡流沉砂池,二沉池和配水集泥井,污泥泵房子项目的施工。各项目分别组织流水施工。
在本工程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施工的客观规律制定以下施工程序: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先干线,后支线的施工原则。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原则:以后浇带、沉降缝、施工缝为界划分流水段。
§3.6.1 混凝土工程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以及施工流水段划分后,二沉池底板和污泥泵房地下室一次浇筑混凝土量比较*,每施工段浇筑混凝土量约60m3/次,其他各施工段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都在20m3/次以内,基于以上情况,进行以下安排:
本工程各项目混凝土,均由现场自备搅拌站统一供应,并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各项目。
本工程二沉池底板及污泥泵房地下部分一次浇筑混凝土用量*,此部分全部采用自拌混凝土,用汽车泵送至工作面。
其余均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到浇筑工作面,履带吊车吊运入模的方法。
§3.6. 2 模板工程
结构工程质量要求很*,而结构外观质量取决于模板的质量;模板的设计体现*型化、系列化、通用性、整体刚度*、易操作、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较*的外观质量。为此除二沉池池内外模板采用全钢*模板外,其余构筑物基础、池(墙)壁、柱梁以600 系列新型组合钢模板为主局部配少量的小钢模和木模板,所有顶(底)板模板选用竹胶模板,碗扣式脚手架支承体系。
本工程所用*模板由金属结构厂设计加工,现场安装调试。小异形木模板均现场制作。
§3.6.3 钢筋工程
根据钢筋工程总用量不*,但规格比较多,施工现场比较小的特点,钢筋的供应按计划分批进场,钢筋加工机械的选择体现快捷、**原则。
例如钢筋冷拉机械选用钢筋冷拉调直机,它集冷拉、调直、下料于一体,精度*,降低人工,无废料,用本机加工钢筋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为**限度降低半成品在现场积压,钢筋的进场速度,钢筋加工速度与施工速度保持同步。
所有各项目用钢筋均由加工厂统一加工,各项目分别绑扎的方法施工。
二沉池池壁及底板环形钢筋现场连接采用钢套筒连接。
为保证异形钢筋的加工精确度,在加工场放1:1 *样确定。
§3.6.4 脚手架工程
由于本工程结构空间构件体积比较*,室内脚手架选用结构刚度比较*,施工快捷的碗扣式支承体系。外脚手架选用钢管双排脚手架,外围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3.6.5 基坑排水工程
地下水贮藏形式为潜水,根据地下水的贮藏特点及工程基础底标*确定基坑排水方法:
(1)污泥泵房、二沉池中心筒及其管基、配水集泥井及其管基坑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
(2)细格栅间、涡流沉砂池、二沉池、配水集泥井底板以上部分,底板较*,预计基坑涌水量很小,可采用基坑明排水。
§3.7.1 二沉池起重机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各单位工程的布局和施工要求,二沉池在基础、主体阶段布置一台QUY50 履带起重机,起重机24h 运转,昼间安排支拆模板,绑扎钢筋,夜间辅助浇筑池墙混凝土。底板一次浇筑混凝土约400m3,采用汽车泵送混凝土。
§3.7.2 污泥泵房
选用龙门架一座完成基础、主体阶段钢筋、模板等材料的垂直运输,位置见施工平面图。
§3.6.6.2 基础和主体阶段混凝土搅拌站的定位配置
说明:JS500 型混凝土搅拌机与PLD800 配料机组合,配置贮量20t 的水泥罐2 个。如此配置混凝土搅拌站,装载骨料时可根据混凝土工程量的*小,灵活采用ZL15型装载机或人工上料;水泥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到水泥称量斗内,单独计量,配料搅拌集中控制。
§3.7.3 施工平面布置
§3.7.3.1 现场临建安排
本工程现场临建设办公室,库房,职工宿舍。职工宿舍和办公用房均采用轻钢结构复合保温板房;临建围墙采用钢制压型板围墙。
§3.6.7.2 现场材料储备
由于本工程施工可利用场地有限,*型钢筋、钢结构构件按进度计划随用随进,本工程二沉池底板每一施工段**浇筑量220m3(为使搅拌站的配置更趋经济合理,在浇筑二沉池底板时,其他项目混凝土暂停浇筑,以消减混凝土浇筑峰值)。混凝土搅拌站的*低配置按预设混凝土需用量计算,现场储备220 m3 混凝土材料用量,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按370kg 计算,需水泥82t,实际水泥储存量为100t,砂子为200t,碎石300t,粉煤灰25t 足以满足拌制混凝土需要。现场设2 个贮量50t 的水泥罐,存贮水泥。
§3.7.3.3 现场排水
§3.7.3.4 现场临时道路规划
由于本工程现场狭窄,在基础、主体施工期间,为便于*型车进出场,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场区、钢筋加工厂区和现场主路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做法素土夯实,铺C10 混凝土,以便于*型重载车进出场。
为便于钢筋的1:1 放样,钢筋加工场区安排钢筋放样场——长×宽=30×20 m;钢筋放样场地面浇100mm 厚C10 混凝土,表面抹平压光。
结构施工阶段组合模板、柱模板均在施工部位就近存放,以避免占用施工场区地面、道路。室外回填土前,地坪以下管线在基础施工阶段同时安装、预埋,避免施工场区的重复开挖,占用施工场区。施工现场原材料的进场、存放按施工进度计划有序进场,按施工平面图布置要求存放,*型构件**限度地避免二次搬运。
§3.7.3.5 施工平面图(见附页)。
§3.7.4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页)。
本工程按2001 年4 月1 日开工,2001 年9 月27 日竣工,施工总工期180d。
§3.8.1 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3.8.1.2 二沉池及配水集泥井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3.8.2 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
§3.8.3 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需用量计划
§3.8.4.三*工具需用量计划
§3.8.5 施工总用电量计算
由于本工程在基础阶段用电量**,施工电源的配置应以满足此阶段用电量为标准进行计算。
说明:两台钢筋对焊机不同时使用,以降低总负荷量。室内外照明用电量按40kW 计算。
P=1.1{[0.7 × (13+13.5 × 2+5.5 × 2+10 × 2+5.5 × 2+4.5 × 2+2.2 ×6+60)/0.65+0.6×(100+30×2)+40]}=324kVA
选用324kVA 的供电电源可满足现场施工用电要求。
§3.8.6 现场临时用水方案
§3.8.6.1 施工用水量的计算如下:
(1) 施工用水量按**浇筑混凝土用量计算:
施工用水量 q1=k1 ∑Q1×N1×K2/(8×3600)
式中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k1=1.05。**日浇筑混凝土量Q1=220m3;
用水定额N1=2100L/ m3;用水不均衡系数K2=1.5。
q1=1.05×220×2100×1.5×/(8×3600) =25.26(L/s)。
因施工机械用水量少,不计q2。
(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q3=p1×N3×K4/(t×8×3600)
上式中施工现场*峰人数p1=270 人;生活用水量定额N3=40 L/(人×d);用水不均衡系数K4=1.4。每天工作班数:t=1。
q3=270×40×1.4/(1×8×3600)=0.525(L/s)。
(3) 生活区用水量:因本工程全部职工均进入施工现场,昼间生活区人数较少,故生活区用水量不计,q4=0。
(4) 消防用水量:本工程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远小于250000 m2,的规定,故消防用水q5=10(L/s)。
(5) 总用水量计算装配车间施工组织设计,因现场面积小于250000 m2,而q1 +q2+ q3+q4 =25.25+0+0.525+0 =25.775> q5=10;故取总用水量Q= q1 +q2+ q3+q4=25.755(L/s)。
(6) 主干管供水管径计算:施工用水经济流速ν=1.3 m/s.主供水干管供水管径:
D=((4Q/( π× ν×1000))1/2={[×25.755/(π×1.3×1000)]/2=0.158 m,取D=150 ㎜。
§3.8.6.2 给水系统管网设计:施工用水水源由建设单位提供至施工现场Φ150 市政给水管,可满足施工生产、消防和职工生活用水要求。施工现场设Φ75 环形消防管网,沿建筑物周围设地下式消火栓。生活区设Φ32 的给水支管可满足职工生活用水要求。
排水系统:现场设Φ200 铸铁排水管市香店河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将生产生活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混凝土搅拌站设一个三级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再利用,或排入市政管网。
§3.8.1 技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