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8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845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一套用于指导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技术标准,旨在确保电气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筑和工业场所中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以及弱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规范的核心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电气设备的基础要求,如设备选型、材料质量和技术参数等;二是施工工艺的具体规定,包括电缆敷设、导线连接、设备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等;三是安全技术措施,强调电气防火、防雷、接地等方面的要求;四是验收标准,明确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的测试项目、指标合格范围及文件归档要求。

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避免因设计或施工不当导致的电气故障,减少火灾隐患,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它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统一的评判依据,促进了电气工程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和当地补充规定,灵活运用本规范以实现最佳效果。

3.0.3 低压断路器的接线116.喀斯特溶蚀地貌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摘录自云南建筑07年4期100-102页),应符合下列要求:

3.0.3.1 裸露在箱体外部且易触及的导线端子,应加绝缘保护。

3.0.3.2 有半导体脱扣装置的低压断路器,其接线应符合相序要求,脱扣装置的动作应可靠。

3.0.4 直流快速断路器的安装、调整和试验,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0.4.1 安装时应防止断路器倾倒、碰撞和激烈震动;基础槽钢与底座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

3.0.4.2 断路器极间中心距离及与相邻设备或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装高度不小于单极开关总高度的隔弧板。

在灭弧室上方应留有不小于1000mm的空间;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在开关电流3000A以下断路器的灭弧室上方200mm处应加装隔弧板;在开关电流3000A及以上断路器的灭弧室上方500mm处应加装隔弧板。

3.0.4.3 灭弧室内绝缘衬件应完好,电弧通道应畅通。

3.0.4.4 触头的压力、开距、分断时间及主触头调整后灭弧室支持螺杆与触头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3.0.4.5 直流快速断路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母线连接时,出线端子不应承受附加应力;母线支点与断路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2)当触头及线圈标有正、负极性时,其接线应与主回路极性一致。

(3)配线时应使控制线与主回路分开。

3.0.4.6 直流快速断路器调整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承转动应灵活,并应涂以润滑剂。

(2)衔铁的吸、合动作应均匀。

(3)灭弧触头与主触头的动作顺序应正确。

(4)安装后应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进行交流工频耐压试验,不得有击穿、闪络现象。

(5)脱扣装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定值校验,在短路或模拟短路情况下合闸时,脱扣装置应能立即脱扣。

4 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转换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4.0.1 隔离开关与刀开关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4.0.1.1 开关应垂直安装。当在不切断电流、有灭弧装置或用于小电流电路等情况下,可水平安装。水平安装时,分闸后可动触头不得自行脱落,其灭弧装置应固定可靠。

4.0.1.2 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的接触应良好;大电流的触头或刀片宜涂电力复合脂。

4.0.1.3 双投刀闸开关在分闸位置时,刀片应可靠固定,不得自行合闸。

4.0.1.4 安装杠杆操作机构时,应调节杠杆长度,使操作到位且灵活;开关辅助接点指示应正确。

4.0.1.5 开关的动触头与两侧压板距离应调整均匀,合闸后接触面应压紧,刀片与静触头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且刀片不应摆动。

4.0.2 直流母线隔离开关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4.0.2.1 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母线隔离开关,其刀片均应位于垂直面上;在建筑构件上安装时,刀片底部与基础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当无明确要求时,不宜小于50mm。

4.0.2.2 刀体与母线直接连接时,母线固定端应牢固。

4.0.3 转换开关和倒顺开关安装后,其手柄位置指示应与相应的接触片位置相对应;定位机构应可靠;所有的触头在任何接通位置上应接触良好。

4.0.4 带熔断器或灭弧装置的负荷开关接线完毕后,检查熔断器应无损伤,灭弧栅应完好,且固定可靠;电弧通道应畅通,灭弧触头各相分闸应一致。

5 住宅电器、漏电保护器及消防电气设备

5.0.1 住宅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5.0.1.1 集中安装的住宅电器,应在其明显部位设警告标志。

5.0.1.2 住宅电器安装完毕,调整试验合格后,宜对调整机构进行封锁处理。

5.0.2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5.0.2.1 按漏电保护器产品标志进行电源侧和负荷侧接线。

5.0.2.2 带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应确保有足够的灭弧距离。

5.0.2.3 在特殊环境中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应采取防腐、防潮或防热等措施。

5.0.2.4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安装后,除应检查接线无误外,还应通过试验按钮检查其动作性能,并应满足要求。

5.0.3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设备等的安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6 低压接触器及电动机起动器

6.0.1 低压接触器及电动机起动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6.0.1.1 衔铁表面应无锈斑、油垢;接触面应平整、清洁。可动部分应灵活无卡阻;灭弧罩之间应有间隙;灭弧线圈绕向应正确。

6.0.1.2 触头的接触应紧密,固定主触头的触头杆应固定可靠。

6.0.1.3 当带有常闭触头的接触器与磁力起动器闭合时,应先断开常闭触头,后接通主触头;当断开时应先断开主触头,后接通常闭触头,且三相主触头的动作应一致,其误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6.0.1.4 电磁起动器热元件的规格应与电动机的保护特性相匹配;热继电器的电流调节指示位置应调整在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上,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定值校验。

6.0.2 低压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检查:

6.0.2.1 接线应正确。

6.0.2.2 在主触头不带电的情况下,起动线圈间断通电,主触头动作正常,衔铁吸合后应无异常响声。

6.0.3 真空接触器安装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6.0.3.1 可动衔铁及拉杆动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

6.0.3.2 辅助触头应随绝缘摇臂的动作可靠动作,且触头接触应良好。

6.0.3.3 按产品接线图检查内部接线应正确。

6.0.4 采用工频耐压法检查真空开关管的真空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6.0.5 真空接触器的接线,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接地应可靠。

6.0.6 可逆起动器或接触器,电气联锁装置和机械连锁装置的动作均应正确、可靠。

6.0.7 星、三角起动器的检查、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6.0.7.1 起动器的接线应正确;电动机定子绕组正常工作应为三角形接线。

6.0.7.2 手动操作的星、三角起动器,应在电动机转速接近运行转速时进行切换;自动转换的起动器应按电动机负荷要求正确调节延时装置。

6.0.8 自耦减压起动器的安装、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6.0.8.1 起动器应垂直安装。

6.0.8.2 油浸式起动器的油面不得低于标定油面线。

6.0.8.3 减压抽头在65%~80%额定电压下,应按负荷要求进行调整;起动时间不得超过自耦减压起动器允许的起动时间。

6.0.9 手动操作的起动器,触头压力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操作应灵活。

6.0.10 接触器或起动器均应进行通断检查;用于重要设备的接触器或起动器尚应检查其起动值,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6.0.11 变阻式起动器的变阻器安装后,应检查其电阻切换程序、触头压力、灭弧装置及起动值,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7 控制器、继电器及行程开关

7.0.1 控制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0.1.1 控制器的工作电压应与供电电源电压相符。

7.0.1.2 凸轮控制器及主令控制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上;操作手柄或手轮的安装高度,宜为800~1200mm。

7.0.1.3 控制器操作应灵活;档位应明显、准确。带有零位自锁装置的操作手柄,应能正常工作。

7.0.1.4 操作手柄或手轮的动作方向,宜与机械装置的动作方向一致;操作手柄或手轮在各个不同位置时,其触头的分、合顺序均应符合控制器的开、合图表的要求,通电后应按相应的凸轮控制器件的位置检查电动机,并应运行正常。

7.0.1.5 控制器触头压力应均匀;触头超行程不应小于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凸轮控制器主触头的灭弧装置应完好。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整理汇总 7.0.1.6 控制器的转动部分及齿轮减速机构应润滑良好。

7.0.2 继电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7.0.2.1 可动部分动作应灵活、可靠。

7.0.2.2 表面污垢和铁芯表面防腐剂应清除干净。

jc/t2512-2019 全固态激光器用高抗灰迹磷酸钛氧钾单晶元件技术要求7.0.3 按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0.3.1 按钮之间的距离宜为50~80mm,按钮箱之间的距离宜为50~100mm;当倾斜安装时,其与水平的倾角不宜小于30°。

7.0.3.2 按钮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