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表格B-5-03 桥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原始记录表格B503《桥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原始记录》是桥梁施工过程中用于记录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该表格详细记录了桥梁结构中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包括张拉力、伸长量、锚固情况等关键数据,为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简介内容(约400字):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表格B503作为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原始记录表,具有重要的技术档案价值,能够全面反映张拉作业的实施情况及质量控制水平。
#表格主要内容:1.工程基本信息:记录桥梁名称、分部工程名称、梁体编号、设计图纸编号等内容,便于追溯和管理。2.张拉参数:详细记录张拉阶段的各项参数,包括张拉力值(kN)、理论伸长量(mm)、实际伸长量(mm)以及两者之间的偏差值。这些数据是判断张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指标。3.张拉设备信息:标明千斤顶型号、油泵编号及校准日期,确保张拉设备处于有效期内并满足精度要求。4.张拉步骤:按照分级张拉的原则客运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记录每级张拉力对应的伸长量变化情况,并注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5.锚固与回缩:记录锚具的锚固状态及钢绞线回缩量,评估锚固效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6.环境条件:记录张拉时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分析其对张拉结果的影响。7.签字确认:由施工人员、质检员及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确认,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技术要点:张拉力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级加载,避免过载或欠载。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偏差应控制在±6%以内,超出范围需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锚固后应及时检查锚具的稳定性,防止滑丝或断丝现象发生。
通过准确填写表格B503,可以有效监控后张法预应力张拉的质量,为后续验收和长期运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该记录也为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数据,有助于优化施工工艺和提高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