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工地防护_施工缝做法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的接缝。为了确保施工缝的质量和建筑物的整体性,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和施工方法。
施工缝做法简介
1.施工缝位置的选择施工缝的位置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条件合理确定,通常选择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例如,在梁板结构中,施工缝宜留在次梁跨度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下面等。
2.清理与处理在浇筑新混凝土前,需对施工缝表面进行清理。首先清除浮浆、松动石子和杂物,确保露出骨料。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状态主校门交通疏解施工组织方案,但不得积水。必要时可涂刷水泥净浆或界面剂以增强粘结力。
3.止水带设置(适用于防水工程)对于地下室底板、侧墙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应在施工缝处安装橡胶止水带或钢板止水带。止水带应固定牢固,避免移位,并确保其与混凝土紧密结合,防止渗漏。
4.混凝土浇筑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施工缝处先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约为1015mm,以保证结合层密实。随后分层浇筑混凝土,并充分振捣,确保新旧混凝土之间无空隙。
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缝的质量,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同时满足建筑功能需求。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