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隧道左线塌方与处理过程(含图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左线塌方是一种常见的工程风险。塌方通常由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或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引起。以下是对某隧道左线塌方及处理过程的简要介绍:
某隧道左线在掘进至某一里程段时,由于围岩破碎、裂隙发育且地下水渗透严重,导致掌子面失稳,发生局部塌方。塌方范围约5米长,高度达3米,堆积物主要为碎石和泥土,对施工进度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地质雷达和超前钻探等手段,进一步查明了塌方原因及周边地质情况。随后,制定了详细的处理方案:首先,在塌方段上方设置地表注浆加固,以减少地表水渗入;其次,采用管棚支护技术,增强围岩稳定性;最后,结合钢拱架和喷射混凝土进行二次衬砌,确保结构安全。
经过10天的紧张抢险,塌方区域得到有效控制,施工恢复正常。此次事件提醒我们db32/t 1720-2011标准下载,在隧道施工中,必须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和动态管理,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
(此处可插入一张塌方现场图片及处理后的对比图,直观展示塌方情况和修复效果)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