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含粒料的基层或底基层压实度检测含粒料的基层或底基层压实度检测是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路基和路面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压实度是指现场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对于含粒料的基层或底基层(如级配碎石、二灰碎石等),压实度直接影响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检测方法1.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或粉质材料,通过环刀取样测量现场密度玻璃钢防腐施工工艺及相关知识简介,但不适用于粗粒料。2.灌砂法:广泛应用于含粒料的基层或底基层。该方法利用标准砂的体积恒定性,测定试坑的体积,结合材料的湿密度和含水率计算压实度。3.核子密度仪法:快速测定现场密度,适合大面积检测,但需校准并注意辐射安全。4.钻芯法:适用于硬化材料或特殊情况下,通过钻取芯样测定密度。
检测步骤以灌砂法为例:在测试点挖掘试坑至规定深度,称量挖出材料的总质量和含水率。用标准砂填满试坑,测定试坑体积。根据材料的最大干密度公式计算压实度。
注意事项测试前应确定材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可通过击实试验获得)。确保试坑形状规则,避免边缘坍塌影响结果。对于不同粒径范围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质量控制根据规范要求,含粒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压实度一般不得低于95%98%(具体值视设计而定)。若压实度不足,可能引发沉降、裂缝等问题,需采取补压或其他措施整改。
总之,压实度检测是保证基层或底基层施工质量的关键手段,科学合理的检测流程有助于提高道路工程的整体性能。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