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双层低温储罐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钢制双层低温储罐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34.62 KB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41082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制双层低温储罐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钢制双层低温储罐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1.材料检验: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低温钢材,严格检查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对钢板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确保无裂纹、夹杂等缺陷。

2.焊接工艺控制:低温储罐对焊接质量要求极高,需采用低氢型焊材并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前应对坡口进行清理,避免油污、水分等影响焊接质量。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防止冷裂纹产生。焊后应进行无损检测(如射线、超声波检测),确保焊缝质量。

3.组装精度控制:储罐的组装需保证几何尺寸精度,特别是内罐与外罐之间的间隙均匀性。罐底、罐壁和罐顶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避免因变形导致应力集中。

4.真空绝热层施工:双层结构间的真空绝热层是储罐保温的关键部分。施工时需确保绝热材料填充密实且分布均匀智能建筑实施与设计的重点、难点总体论述,同时做好抽真空系统的密封处理,防止空气渗入降低绝热效果。

5.压力与气密性试验:施工完成后,需对储罐进行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验证其承压能力和密封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防腐与涂层处理:内外罐表面需进行防腐处理,选择适合低温环境的涂料,并确保涂层厚度均匀,以延长储罐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钢制双层低温储罐的施工质量,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表1沧化20000m低温乙烯储罐的主要参数

进场的焊工除了要有合格的资质证书(焊工 合格证上的焊接项目要与储罐的材质相符合,且 在有效期内等)外,还应进行焊工考试,焊接试件

由外商提供,焊工考试由监理组织。专业监理工

程师在证件合格的焊工中随机抽取3名进行平、 立、仰各位置的焊接。焊接后的试件由第三方检 测单位进行检测是否合格,现场考试主要过程要 拍照存档,同时业主代表、外方代表也应参加。若 考试全部合格,可进行焊接工作,否则所有焊工需 进行培训,重新进行考试

钢制双层低温储罐施工工艺目前主要有正装 法,即罐壁正装外罐拱顶散装法和罐壁正装罐顶 气升法。罐壁正装外罐拱顶散装法在储罐容积变 大时受到一定限制,罐壁正装罐顶气升法则不受 容积的限制,容积愈大,愈显示出其优越性。综合 考虑,沧化低温乙烯储罐采用罐壁正装外罐拱顶 散装法施工,其施工顺序为先安装外罐罐底和外 罐罐壁,二层或三层外罐罐壁组焊完后,进行内罐 保冷环梁的施工,保冷环梁验收合格后,开始内罐 底边缘板和罐壁组焊施工,内罐壁板与外罐壁板 交替进行,最后是锥段承压环、外罐拱顶及内罐罐 底的施工。

储罐所选用的钢材、附件、焊材、保冷材料等 应有质量证明文件,低温钢板和低温焊接材料的 质量证明文件应标明钢号、规格、化学成分、力学 性能、低温冲击耐性值、供货状态及材料的制造标 准,其特性数据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满足设计文件 的要求。当对质量证明文件的特性数据有疑问 时,应对材料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罐所 用的钢板,应逐张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 纹、拉裂、气泡、折叠、夹杂、结疤和压入的氧化皮, 钢材不得有分层;钢板实际负偏差应符合钢板产 品标准的规定;低温钢板表面不得存在机械划伤; 若板材在存放时产生永久变形,超出偏差要求,应 进行矫正,矫正应在多辊板材矫形机上进行。

2.4材料存放场地和储罐周围作业场地处

为避免钢板在存放过程中变形,材料存放场 地必须平整并进行硬化处理;同时为了施工方便 加快施工进度,确保质量和安全,储罐周围作业场 地也要进行硬化处理。

2.5储罐基础复查验收

低温储罐安装前,应对基础工程按设计文件 及规范要求办理交接验收后方可进行安装。 低温储罐基础沥青砂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 突出的隆起、凹陷及贯穿裂纹。对基础中心标高 和表面平面度进行复查:基础中心标高允许偏差

为±20mm;基础环梁平面度,每10m弧长内任 意两点的高差不得大于6mm,整个圆周长度内任 意两点的高差不得大于12mm;沥青砂层表面平 面度,其同一圆周上测点的实际标高与计算标高 之差不得大于12mm。

从储罐安装整个过程看,保冷结构施工尤其 是罐底的珠光砂混凝土及轻质混凝土的施工是其 施工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在组织和管理上要予以 高度重视。 由于设计对罐底的珠光砂混凝土及轻质混凝 土的抗压强度、导热系数有严格要求(珠光砂混凝 土7d的抗压强度≥1.6N/mm²,28d的抗压强 度≥2.1N/mm²,导热系数≤0.18W/m.°C;轻 质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21N/mm²,导热系 数<0.59W/m:0,而其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受 原材料及配合比例影响较大。根据施工进度安 排,至少在施工前1个月进行试配。参照设计提 供的3组试配方案进行试配。即: (1)7.5kg水泥+30L珠光砂+7.926kg水 +55mL加气剂。 (2)8.75kg水泥+30L珠光砂+7.5kg水+ 55mL加气剂。 (3)7.5kg水泥+33L珠光砂+7.5kg水+ 55mL加气剂。 按上述方案严格进行配比后,制作抗压强度 试块(混凝土标准试块即可)和导热系数试件(尺 寸300mm×300mm×30~50mm),到有资质的 试验室检测(据了解导热系数试验目前国内仅浙 江大学建筑材料实验室和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能做),两项指标同时达到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方 可使用。 在沧化低温乙烯储罐施工中,对3家珠光砂 生产厂家试配的3组珠光砂混凝土进行了试验。 只有第二组7d的强度(1.86N/mm)达到设计 要求,待28d后其强度和导热系数均达到设计要 求,另外两家均不合格。 合格的珠光砂混凝土的配比:8.75kg水泥+ 30L珠光砂+7.5kg水+55mL加气剂(外方提 供。 试配时搅拌工况:水泥、珠光砂搅拌1min 后,(水+加气剂拌匀)边搅拌边加水搅拌30s;塌 落度为:14.5cm。 轻质混凝土初次试配即合格

轻质混凝土配比:6.4kg大颗粒(陶粒)+ 6.27kg小颗粒(珠光砂)+3.75kg水泥+1.82 kg水+1.1mL加气剂。 试配时搅拌工况:水泥、大(小)颗粒搅拌 min,(水+加气剂拌匀)边搅拌边加水搅拌30s; 塌落度为1cm。 取得合格的配比后,按照珠光砂的试验样品 采购珠光砂,同时在施工时要严格按试配时的揽 拌工况进行搅拌,并按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留取 抗压强度试块和导热系数试件,并检测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应需设计进行确认,或进行返工处理,将 对工程影响较大

2.7控制焊接质量和焊接变形

低温储罐焊接不论是壁板还是底板(尤其是 底板厚度相对较薄易产生焊接变形)均应严格焊 接顺序,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中确定的组对和焊 接顺序进行,严禁随便改变,应采取各种措施避免 焊接变形和应力集中。 外罐弓形边缘板的焊接应先焊外侧300mm, 焊完经无损检测合格后磨平;中幅板的焊接采用 先短缝,后长缝,隔缝对称焊接的工艺;剩余焊缝 以及中幅板与边缘板连接的焊缝,应在罐底与罐 壁大角缝施焊结束后,再进行焊接,焊接时应先焊 边缘板对接缝,然后焊收缩缝,收缩缝的初层焊接 应由数对焊工均布,沿同一方向跳焊或退焊,以减 少应力集中。 内罐底圈壁板与边缘板之间的角焊缝不得提 前施焊,应在内罐罐底中幅板铺设焊接完成后,中 幅板与边缘板搭接的收缩缝焊接之前再行施焊 最大限度地减小焊接变形。

设计技术交底时外方技术人员就强调严禁碳 钢卡具与不锈钢内罐钢板直接接触,避免造成渗 碳,影响施工质量。而施工中需用到大量的卡具 这点又往往被施工人员忽视,施工单位质检人员

影响真空的因素非常多。重要的指标有端 差、循环水温升、过冷度、真空泵电流、转速和工作 水温。造成真空低的根本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方 面是循环水量和凝汽器换热效果问题;另一方面 是真空严密性差的问题。原因不同,影响到的具 体指标也不同。通常情况下,真空低是多种原因

焦玉国:钢制双层低温储罐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和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检查监督db11t 2078-2023 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所设置运行规范,所有与不锈钢壁 板临时焊接的工卡具及临时支撑的表面必须用同 材质钢板或以堆焊方式进行保护,不能将碳钢直 接焊接在不锈钢壁板上

2.9加强成品和半成品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成品和半成品的保护 保冷环梁施工完、内罐边缘板施工前要用镀锌铁 皮对保冷环梁进行彻底保护直至罐体施工完,避 免碰损;要求焊工等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 对内罐壁板的保护.避免电弧烧伤和机械划伤

内罐的焊接、机械划伤等缺陷修补工作一定 要细致彻底,施工单位质量检查人员和监理人员 要认真检查,检查合格后必须组织业主方参加的 共检。内罐罐体上拆除临时工卡具及电弧擦伤修 补处打磨后,应进行全面渗透检测。

2.11临时出入门留设

低温储罐安装无论采用那种施工工艺都应在 内外罐壁上留出出入门,在内罐底保冷和内罐底 中幅板施工完后再拆除出入门,换上正式壁板。 安装出入门时一定要加固,以防止罐壁加高后由 于重力作用而产生局部变形。拆除出入门换上正 式壁板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过大的焊接变形。

在沧化20000m?低温乙烯储罐施工过程中 严格按照上述要点进行质量控制,取得了满意效 果。罐底的保冷混凝土经检测达到了设计要求 焊缝经第三方检测1次合格率达到98%,经检查 其罐壁高度及铅垂的允许偏差、罐壁局部凹凸、底 圈壁板内表面半径允许偏差、罐底局部凹凸变形 的深度等都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经充水试验和 严密性试验均合格,同时施工进度也达到了业主 要求。

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独某种原因造成的。 进行逐一分析、排除后才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甘肃省、河南省电力局合编:汽轮机设备运行技术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dbj/t45-028-2016 拉应力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1995.27—28,31—32 谷俊杰编.汽轮机控制监视和保护[M].北京:中国 电力出版社.2002.13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