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焦炉护炉设备安装技术应用焦炉护炉设备是确保焦炉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装置,其安装技术在现代焦化工业中具有关键作用。护炉设备主要包括炉柱、弹簧、保护板、拉条及炉门框等部件,这些设备共同作用以维持焦炉结构的稳定性,并抵抗高温和机械应力的影响。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基础进行精确测量与调整,确保炉柱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炉柱作为核心支撑件,其位置偏差会直接影响整个焦炉的稳定性和寿命。其次,弹簧的安装需严格控制预紧力,以保证在焦炉膨胀时能够均匀分配压力,避免局部过载或变形。拉条系统则用于连接和固定炉柱,起到横向约束作用,防止炉体过度膨胀。
保护板和炉门框的安装精度同样重要,它们不仅起到密封作用,还能有效减少热量损失和煤气泄漏。此外db32t 4446-2023 公共机构能源托管规程,安装过程中还需注意材料的选择与热处理工艺,以适应高温环境下的特殊需求。
总之,焦炉护炉设备的安装技术应用必须注重细节和精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确保设备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保障焦炉长期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益并降低维护成本。
5.1保护板、炉柱、横拉条及弹簧安装
5.1.1安装作业工艺流程
5.1.2.1将石棉绳用粘胶粘在保护板石棉绳粘接面上。在粘贴时须将石棉绳拉直,不允许呈松弛状态,特 别在拐角处更要求平直。在粘贴石棉绳时用木锤拍打.使石棉绳粘牢,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以避免因保护
板与炉体压不紧而造成生产过程中泄漏荒煤气(见图12)。 5.1.2.2将焦侧粘好右棉绳的保护板按安装编号吊运到焦侧进料平板车上,推入炉侧行车起吊位置(见图 13)(或直接运到焦侧烟道上摆放),在保护板上部安装吊耳(注意吊耳丝扣上满)及钢丝绳(钢丝绳为两对,一 对用于吊装,一对用于拉紧),由行车吊运至燃烧室处。在整个吊运过程中谨防碰撞炉体。 5.1.2.3保护板安装上部操作人员必须将安全带系在炉顶保险索道上,在炉顶处进行操作,保护板下部安 装应在相邻两炭化室内各设一人,另一人在竹梯上操作,下部安装人员在烟道上操作。操作人员将吊到安装 位置的保护板扶正对准后再缓慢落位,对准中心线及标高,标高不够时在炉体正面斜道凸台上调整石棉布的 厚度,防止保护板就位时压坏凸台砖面,控制保护板下支腿比炭化室底标高低47~50mm,相邻两支腿上下及 正面错台不大于2mm。中心线对准后要予以检查,若保护板制造有缺陷,可微调保护板中心。严禁保护板凸 出炭化室墙面,并控制保护板与炉正面线的平行度,炉顶用1吨手拉葫芦和专用钢丝绳将保护板稍微拉紧 并靠近炉头墙面临时固定。 5.1.2.4采用与运送保护板相同的方法将焦侧炉柱运至焦侧进料平板车上,推到炉侧行车起吊位置,用专 用绳扣吊运到安装位置,操作人员上下扶稳缓慢落位在基础小牛腿上,与保护板靠拢,对准中心线,用压板将 炉柱下面轻微压紧(注意在炉柱底板和压板背面涂抹黄干油)并安装下部横拉条、压板及弹簧。炉顶用1t手
图13护炉铁件吊装示意图
拉葫芦和专用钢丝绳稍微拉紧并临时固定。 5.1.2.5在炉顶将横拉条轻轻穿入炉柱上拉条孔内,安装垫片和螺母,按设计要求控制拉条丝扣外露长度 (焦侧端露出螺帽190~220mm),拉条从焦侧炉柱上拉条孔穿出并延伸到机侧,但机侧端拉条伸出长度应不 超出炉墙正面,避免防碍机侧保护板、炉柱安装。 5.1.2.6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安装每组对应的机侧保护板、炉柱,炉顶横拉条应每隔3~4m处用木片托在拉 条钩上,防止拉条下挠。安装弹簧并拧紧螺母,拧紧程度以保护板稍微贴紧炉柱为准。然后拆除手拉葫芦及 钢丝绳转入下一组保护板、炉柱及拉条的循环安装。
5.1.3保护板、炉柱、横拉条及弹簧调整
在保护板、炉柱、横拉条及弹黄安装完成三组后,调整作亚大贡,挂好活动吊跳,在吊跳上安装炉柱燃烧 室区域的小弹簧、顶丝、弹簧座及护套后,再开始调整工作。 5.1.3.1保护板中心线要与燃烧室设计中心线重合,允许误差为±3mm,垂直误差为3mm(见图14)。保护 板不允许突出炭化室墙面,尤其是焦侧,以免增加推焦阻力。保护板中心距允许误差为±3mm。每5个保护
板间的中心距允许误差为±3mm。这是为了满足推焦机一次对位的需要。 5.1.3.2两相邻保护板放磨板处的平面要平齐,公差为2mm,如果个别保护板公差达不到要求,则可在保护 板下加垫板。放磨板处的平面与炭化室底(冷态)部间距应为47~50mm,当磨板安上后,磨板面距冷态炭化 室底面7~10mm。 5.1.3.3两个相邻的保护板,正面要与炉框接合的平面保持一致,公差为2mm。相邻两保护板间隙不大于 5mm,避免保护板受热膨胀后相碰(见图15)
保护板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炉框的安装质量,对于炭化室高为6m的焦炉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该炉型 为悬挂式炉门,其炉框与保护板之间有10多个定位,当保护板安装后,炉框中心距与标高没有更多的调整 余地,因此该炉型的保护板的安装位置必须与预安装时相同。 5.1.3.4在炉墙正面作出标高控制点,以此来测定炉柱标高,其误差为±5mm。炉柱的调整通过吊线和测 中心距来实施,炉柱中心线与保护板中心线重合,炉柱正面弯曲度不超过5mm,倾斜度不超过7mm。按五炉 柱的中心测量方法来检查炉柱中心偏差值不超过3mm,且不允许有积累误差。调整时使炉柱自然贴紧保护 板,然后割开蓄热室保护板与炉柱的点焊,地脚螺栓暂不拧紧,待炉温升至650°0后再拧紧固定。 炉柱中心调整好后再逐步对保护板加压,直至保护板与炉肩的间隙达到3~10mm。个别砖的凹陷处可 放宽到13mm,但必须确保石棉绳被压紧,采用2mm厚的塞尺检查,不能插入时为合格。因砌体不平整等原 因,无法压紧石棉绳时,可在石棉绳内侧增添石棉布,然后再压紧,严禁保护板与炉肩直接接触,且石棉绳也 不应与墙面平齐,一般保持8~10mm的距离,以便涂抹精矿粉。炉门框在压紧过程中,当石棉绳往外凸时 可用木片向内敲打,当石棉绳向内掉出时,可用钩子拉出,使石棉绳落在炉门框钩槽内,并留出涂抹精矿粉的 缝隙。 5.1.3.5安装上部横拉条时应使两端丝扣长度合乎要求:安装有弹簧的一侧要留有足够的预留量,同侧预 留量力求相等,避免参差不齐。横拉条应布放在拉条钩中心,允许误差为±5mm,并以烘炉后拉条保护套能 顺利放入拉条沟内为准。在拉条钩内每隔3~4m放置一块木片(木片厚8~12mm),以防止横拉条中部下挠。 木片厚度是炉顶面冷热态标高差,也就是说横拉条安装标高与生产时的标高相同,横拉条标高不再因烘炉与 生产时炉体高向膨胀而改变。 对于下喷式的焦炉来说,下部横拉条的安装方法与上部横拉条相同。下部横拉条为双头螺杆式的拉条 安装时应在烟道走廊处从正面插入。安装后将背面的螺母与拉条点焊起来。 5.1.3.6必须按弹簧编组号安装大小弹簧,将弹簧编号牌放在容易看见的地方,以便检查。应做好安装记
缝隙。 5.1.3.5安装上部横拉条时应使两端丝扣长度合乎要求:安装有弹簧的一侧要留有足够的预留量,同侧预 留量力求相等,避免参差不齐。横拉条应布放在拉条钩中心,允许误差为±5mm,并以烘炉后拉条保护套能 顺利放入拉条沟内为准。在拉条钩内每隔3~4m放置一块木片(木片厚8~12mm),以防止横拉条中部下挠。 木片厚度是炉顶面冷热态标高差,也就是说横拉条安装标高与生产时的标高相同,横拉条标高不再因烘炉与 生产时炉体高向膨胀而改变。 对于下喷式的焦炉来说,下部横拉条的安装方法与上部横拉条相同。下部横拉条为双头螺杆式的拉条 安装时应在烟道走廊处从正面插入。安装后将背面的螺母与拉条点焊起来。 5136必须按弹等编组号安装大小弹簧将弹簧编号牌放在容易看贝的地方以便检查应做好安装计
录,造册存档。 先将上、下横拉条弹簧按要求负荷进行加压,然后加压小弹簧,在加负荷前先将蓄热室小保护板与炉柱 点焊处铲掉。 弹簧冷态下加压负荷量可参照表7。
表7安装时弹簧负荷量
5.2炉门框、磨板安装
5.2.1安装作业工艺流程
5.2.2炉门框安装作业
炉门框在保护板、炉柱、横拉条及弹簧安装调整好,且相邻保护板间塞紧塞实石棉绳后进行安装。将 门框按安装号,逐个运到焦炉两侧,将挂钩朝下放在平板车上,不允许用炉框挂钩作支撑点,以免挂钩被碰 坏、折弯。然后用粘结剂将石棉绳粘在炉框石棉绳沟槽内。石棉绳应拉直,不能松弛,特别在四角拐弯处,应 随着其圆角粘结,否则会影响施工及安装质量。石棉绳接头处切成坡口斜接,内圈接头在下部,外圈接头在 上部(见图16。 吊装时要防止碰撞砌体。在炉柱顶部设工字钢专用吊梁,在炉门框上部安装偏心吊具,用3~5吨手拉 葫芦将炉门框吊起,对准定位销孔与炭化室中心线后,推靠保护板就位(见图17),用钩形螺栓固定。注意钩 形螺栓右旋朝左、左旋朝右。为防止炉框变窄,在炉框上下三分之一部位加顶紧器(见图18),然后上、下 左、右对称加力.拧紧钩形螺栓。
图16炉框石棉绳粘结
磨板的安装应在保护板、炉柱、炉门框调整完,且相邻保护板间已塞紧塞实石棉绳后进行,磨板安装后应 低于炭化室底面标高7~10mm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要点(修),过低应加垫块调整,过高应将磨板多余部分刨去。磨板安装螺帽不应高出磨 板面最后在磨板周围塞以石棉绳
5.2.3炉门框的调整
5.3纵拉条安装与调整
当横拉条安装完后,进行纵拉条安装。在炉顶面现场焊接纵拉条,先将检查好的大螺栓穿在抵抗墙内 安图22装上弹簧、螺帽、把纵拉条的扁钢平放在炉顶上,各接口对正,不得偏斜,纵拉条中心与砖沟中心的不 平行度应不大于10mm.平直度和弯曲度均不超过10mm。纵拉条各焊口处的焊缝高度应一致、均匀,连接板
图19炉框托辊面公差
gbf管施工方案的确定论文图21检查炉框石棉绳压紧程度示意图
不允许设在燃烧室顶部。焊接时用砖垫起连接板(见图23),以防焊接后连接板因收缩而凹下,造成两端翘 起。纵拉条中间各段焊接完后,安装烘炉托架,提起纵拉条并与两端大螺栓连接。纵拉条托起高度为炉顶面 热态与冷态标高差,当烘炉结束后纵拉条正好落至炉顶面。最后对弹簧施加规定负荷。对于靠近炉头的烘 炉托架,因地处炉头边缘,所以应在炉顶设置临时支架支撑,临时支架的设置应不防碍炉体及炉框竖向膨胀 5.4小炉柱安装与调整 小炉柱在保护板、炉柱、炉门框等安装调整完成后进行。先将小炉柱运到各蓄热室下部,在炉柱安装孔 上挂设临时吊跳,将小炉柱立起靠在炉墙上,将横梁与小炉柱用螺栓连接,然后装上弹簧座、小弹簧及顶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