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监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等大型工程基础施工中的深基础形式。其施工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因此需要严格的监理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在施工监理过程中,首先应对施工准备阶段进行严格把控,包括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检查机械设备性能和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在成孔阶段,重点监控钻机定位、垂直度控制、泥浆配制与循环系统运行情况,确保孔径、孔深和孔形满足设计标准,同时防止塌孔等事故的发生。清孔后需及时检测沉渣厚度,保证桩底承载力。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环节,监理人员应仔细检查钢筋规格、焊接质量以及保护层厚度,并确认声测管或锚索管预埋位置准确无误。混凝土浇筑是关键工序,必须监督导管密封性试验、初次灌注隔水球放置、连续浇筑过程中的埋管深度控制等,避免断桩或夹泥现象。
整个施工期间,监理还需做好旁站记录、隐蔽工程验收签证等工作,定期组织质量评估会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情况,最终形成完整的监理档案资料,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通过全面细致的监理工作,可有效保障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对桩机及其配套设备,应按技术说明书查验 其相应的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查验桩机 质量合格证;工程中使用的衡器、量具、计量装 置等设备工具应有相应的技术合格证书,并在正 式使用前进行校验。
1.4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1)钢筋进场要求钢材的标牌、质保书、抄 件必须一致。抄件中应注明本批钢材的炉号、钢 号、规格、数量、钢材化学成分、且与质保书原
件相符;抄件中应注明原件存放地点及原件编 号,抄件人签名。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验收 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且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 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送检,进行钢筋力 学性能及焊接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查验电焊条的出厂合格证,其牌号应与 钢筋的性能相适应。 (3)商品混凝土使用前应组织建设单位、施 工单位对生产厂家进行考察,了解其生产原料产 地、生产设备和试验设备配置及生产能力是否能 满足工程需要,商品混凝土进场前要求生产厂家 提供其级配单和合格证。
(1)根据规划局灰线验收及定位测量验收 书,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定位轴线、水准点、龙门 桩、标高控制点会同施工单位进行复测,定位准 确后方可签字认可。 (2)确认桩位定位基准点。复核施工单位提 供的桩孔定位计算书,确认其计算准确后参与桩 位放线,定出中心点,插入钢筋作出标记,并用 石灰圈出桩径。 (3)开钻前,由施工单位提交开孔通知书 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桩位进行最后一次复核,检查 钻头和定位钢筋,确认无误后,在开孔通知书上 签字认可。
2.2钻孔灌注桩成孔阶段
(1)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固,埋入深度不小于 1m、回土分层夯实。护筒埋设完成后,现场监
理工程师应复核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误 差必须控制在50mm内。 (2)桩机就位后,现场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桩 机的基础垫木是否稳固,用水平尺检查转盘是否 水平,用线锤检查天车、转盘中心和桩位中心三 点是否成一垂线,垂直度要求控制在1%以内。 (3)现场监理工程师应会同施工单位用水准 仪测定地坪、转盘标高等原始标高,作为确定进 尺的依据。 (4)钻进时,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结合实 际操作经验,确定每一土层的成孔速度;施工单 位桩机操作工应经常测定护壁泥浆的比重、粘度 和含砂率,根据测定情况及时调整,以防孔壁坍 塌,并及时做好记录。对于粉砂土、砂性粉土层 应采用置换泥浆或用膨润土现场配制泥浆,使泥 浆起到护壁作用,以防桩孔缩颈或坍塌。 (5)在钻进过程中,若出现斜孔、弯孔、缩 颈、坍孔或沿护筒周围冒浆、地面沉陷以及遭遇 地下障碍等情况,桩机操作工应立即停止钻孔 通知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同时向现场监理工程师 报告,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经现场监理 工程师认可并实施补救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后方 可继续施工。 (6)进入持力层时,要求桩机操作工及时取 样,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告,经现场监理工程师 重新见证取样,确认进入持力层,并将进入持力 层深度做好记录,再继续钻进。在成孔达到设计 深度或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深度后,应再次取 样,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查核钻进深度做 好记录,方可终孔,同时将所取岩样烘干装入小 塑料袋封存(内附记录标签,注明桩号、进入持 力层深度或终孔深度和时间)。
(1)第一次清孔。要求在成孔后、提钻前运 用正循环工艺清孔30min,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 置换泥浆,控制好泥浆比重、粘度和含砂率。 (2)第二次清孔。应在安放钢筋笼和导管之 后,浇注混凝土之前采用反循环工艺进行,要求 空压机的风压适当,保持水头,以防塌孔。要求 在清孔完成后浇注混凝土前,孔底0.5m以内的 泥浆相对密度<1.25,含砂率<8%,粘度小于 28s。 (3)二次清孔后,临浇注混凝土前,现场监
斯钦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监理
理工程师用测绳对孔底进行检测,工程桩的孔底 沉渣要控制在50mm以内,抗拔桩的孔底沉渣要 控制在200mm以内。测得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 计要求后,0.5h内必须开始灌注混凝土。
2.4钢筋笼制作与吊运安装
(1)钢筋笼的几何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现 场监理工程师应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验收,其允许误差:主筋间距为±10mm, 长度为±100mm,箍筋间距为±20m,直径为± 10mm:钢筋表面清洁,无颗粒状或片状锈斑; 钢筋笼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标准模具制作,保证主 筋位置正确。 (2)分段制作的钢筋笼,主筋采用搭接焊 焊接长度≥10d(d为主筋直径),并应互相错开 35d,且在0.5m区段范围内,同一截面接头数 不得超过主筋总数的50%。电焊工焊接时应对称 操作,上下段连接顺直,焊缝饱满,并将焊渣敲 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焊接时间应尽量缩 短;加强筋要求正圆,与主筋之间采用点焊焊接 主筋与螺旋箍之间50%以上的点采用点焊焊接。 (3)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为确 保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施 工单位在每段钢筋笼主筋上设置不少于3组环形 砂浆垫块,以利于钢筋笼的垂直吊装。 (4)钢筋笼分段制作完成后,搬运吊装时应 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吊直扶 稳,缓缓下沉,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立即固 定。严禁桩机操作工将钢筋笼强行压入。
现场监理人员应检查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提 供的混凝土级配单,抽查测定混凝土坍落度,禁 止使用不符合坍塌度要求的混凝土
(1)导管要求每节平直,定长偏差不超过管 长的1%,内壁光滑平整、不变形,同时导管应具 有良好的密封性,接头处采用密封圈垫予以密封。 (2)导管吊放入孔或提升时,应保持位置居 中,防止跑管以免撞坏钢筋笼或挂住钢筋笼。正 确计量导管长度及下放深度,导管底部至孔底距 离宜控制在300~500mm,使用的隔水塞应有良 好的隔水性能,能从管内顺利排出;隔水塞放入 导管内的位置,一般在管内水面上约50~100mm 用铁绳悬挂牢固。
(3)混凝土的初灌量应保证导管底部能埋 入混凝土面1m以上,首批混凝土灌注完毕后 应立即检测孔内混凝土面标高,并计算导管底部 埋入混凝土面深度;同时检查导管内是否有泥浆 回流或漏入。如出现导管内大量进水、卡环或其 他事故,应暂停灌注,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一 起拟定处置办法,并对事故的发生和处理全过程 作好详细记录备案,待处理完毕,方可继续灌注 混凝土。 (4)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随孔内混凝土面 的上升,应根据测定的混凝土面标高,及时提升 和分段拆卸上端导管,导管下端在混凝土内埋深 控制在2~3m为宜,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施工单位要派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 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水下混凝 土灌注必须连续施工,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尤其 是商品混凝土的供应要求及时,以防孔内顶层混 凝土失去流动性而发生顶升困难造成质量事故。 同时要求控制好最后一次灌注量,桩身混凝土超 灌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充盈系数不得小于 1.10。 (5)混凝土浇筑完毕,最后拔出导管时,应 进行多次上下提升导管,避免桩顶部位混凝土流 动性变小造成桩身空洞,同时严禁快拔造成泥浆 混入,影响成桩质量。 (6)每根桩至少做一组混凝土试块,试锚桩 做二组试块;现场监理工程师应旁站见证试块制 作,混凝土试块报告应归档备案。
目前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为提高钻孔灌 注桩的单桩承载力,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沉降,桩 底注浆工艺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场监理工程师应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检查注浆管的设置,二根注 浆管应对称设置;在桩底注浆前检查注浆设备是 否完好花岗岩铺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注浆压力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严 格控制浆液水灰比;注浆时检查注浆压力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控制注浆过程的水泥用量,保证桩 底注浆质量。同时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做好原始记 录,整理归档。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是通过检查、试验、测 量、旁站等手段来实现的。施工过程是形成工程 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监理工程师控制质量 的重点。桩基工程是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子分部 工程,它的质量优劣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等级 高低,也是工程安全可靠的基本保证。因此,监 理工程师应对钻孔灌注桩的定位、孔深、孔径、 清孔、沉渣厚度、钢筋笼规格、焊接质量、混凝 土配比、混凝土充盈系数等进行严格把关,并做 好详细的原始记录,认真做好数字分析处理,对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通知 加以处理,以保证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基础工程施工手册》编写组编.基础工程施工手册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基础工程施工手册》编写组编.基础工程施工手册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