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如何看懂摄橡机技术指标在选择摄像机时,技术指标是衡量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以下是几个核心指标及其含义:
1.传感器类型和尺寸:传感器是摄像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常见的传感器类型有CMOS和CCD。CMOS更节能且速度快,适合动态拍摄;CCD则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但功耗较大。传感器尺寸越大(如全画幅、APSC等),通常能捕捉更多光线,从而提升低光性能和动态范围。
2.分辨率:分辨率表示视频的清晰度,常用单位为像素(如1080p、4K、8K)。高分辨率意味着更细腻的画面细节,但也需要更强的存储和处理能力。
3.帧率:帧率指每秒播放的画面数量(如30fps、60fps)。较高的帧率适用于慢动作回放或高速运动场景南京市政某桥面系(调平层、防水层、伸缩缝)专项施工方案,而较低的帧率适合普通视频录制。
4.ISO感光度:ISO值反映摄像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高ISO可以增强暗光环境下的拍摄效果,但可能引入更多噪点,影响画质。
5.镜头参数:镜头焦距决定视角宽窄,广角镜头适合大场景,长焦镜头适合远距离拍摄。光圈大小(f值)影响进光量和景深,小f值(如f/1.8)代表更大的光圈,适合弱光环境。
6.动态范围和色彩表现:动态范围指摄像机能同时记录最亮与最暗部分的能力,越高越能避免过曝或欠曝。色彩科学则涉及画面色调和饱和度的表现力。
7.防抖功能:光学防抖或电子防抖可减少手持拍摄时的抖动,提高视频稳定性。
8.音频输入与输出:支持外接麦克风或耳机监听的接口能够显著改善音质。
通过综合分析以上指标,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摄像机。例如,若注重便携性,可优先考虑轻量化设计;若追求专业画质,则需关注传感器性能和后期编辑兼容性。
还有,高解CCD照度会比低解的差,还是老话,同样芯片面积,一个摆了44万点,一个摆了25万点,那个大点? 5.讯噪比: 任何电路只要通电后都会产生噪讯,包括元件及线路本身所产生的,当然噪讯越小,画面看起来会越干净,我们用视频讯号跟噪讯的比值来表示,那当然越大越好,数学式是 20log(V2/V1), V2指视频讯号,V1指噪讯大小,单位是”dB”
6.电子快门: 为了让影像亮度正确,我们必须正确控制摄像机的入光量,要调整入光量要从镜头的光圈及像机的快门着手,一般我们用手动镜头时,光圈调固定就不动了,如果这时遇到强光怎办?很简单,在CCD还没过曝前,D.S.P就赶紧把CCD上的讯号”扫”下来吧,也就是光线强时抓快些,光线弱时抓慢些,抓一次相当于我门用单反相机时”喀嗏”一声,单反像机是机械式快门,我们这是电子式,所以叫”电子快门” 跟据D.S.P规格书,电子快门速度在PAL制时是1/50秒到十万分之一秒,所以大家就这样标了,实际应用上如果机子调校不良,是达不到十万分之一的,如果机子在太阳下看起来像蒙层细白裟,不是很清楚,那八成是快门速度不够.
还有如果用自动光圈镜头,那入光量就由镜头光圈来控制了,这时后机子本身快门速度就定在1/50 秒
7.Gamma补偿: 什么是Gamma?简单解释,CRT管子是跟据电子束打在屏幕上的强度来决定产生的亮度,打的越强就越亮,但不是1:1的,也就是说,在很强的时后并不会成比例的那么亮,这是CRT管的特性,因此视频输出就得在高亮度时做些刻意的增强,这就叫Gamma补偿,个补偿曲线叫0.45,只要给DSP下个指令就好了,一点技术都没有,有的机子会加个开关,让你选择0.45或1,1的补偿曲线是1:1的,在某些强光环境下还蛮好用的(是强光下,非逆光下)
8.背光补偿: 什么是背光补偿,这又跟快门速度有关了,举个例子,当一部摄像机装在ATM上,对着大街,在大太阳下,环境很亮,所以机子快门速度当然是很快的,才不会过曝,这时如果有人来提款,脸对着镜头,由于目前机子采全面测光,基本上受环境影响,整体还是很亮,在高速快门下,人脸的曝光量不足,就显的黑黑的,这就是摄影学上面所说的”背光”,就是:背面有强光,导致主体曝光不足而变黑.
所以问题就出在全面曝光上,假使我们只取一部份划面来测光,比如说中间,那人脸在划面中间,这时DSP会测到曝光不足,便会放慢快门速度,这时人脸就清楚了,但是因为快门速度慢了,导致背景(街上)反而过曝而白茫茫一片.
所以,背光补偿就是根据特定的测光区域,调整电子快门(或自动光圈),使得测光区域内的曝光值正常,不在测光区域内的就不管了,测光区域由DSP参数设定,一般是取中间1/9处,或加上下方1/3处成凸字型.
至于什么是”宽动态”,那会另外写篇来谈谈.
分内同步,外同步及电源同步.
电源同步, 说来话长,简单的说,就是使每一支摄像机丢图场出来的时间点要一致,好比对伍行进时,虽然每人速度一样,但如果没有人在旁吹哨或喊口令的话,脚步是不会一致的,这个功用是用在矩阵切换时,画面不会抖一下再恢复正常,否则管理员眼睛不花掉了,要实现电源同步就须加电源同步电路,再加个开关电源,从交流电中取同步讯号(电源是50周固定的)来当同步的依据. 另外在NTSC系统中,因D.S.P里的振荡频率无法跟市电60周一致,在灯光下会有色滚现像,尤其是SONY 2163方案更严重,这时就得加电源同步来解决,强制让D.S.P 的频率与灯光一致.
还有我们所用的AC电源有三相,彼此差120度,如果电源同步的机子若接在不同相位电源上,会有相位差导致无法彼此同步,所以还需有一个调相旋钮,将彼此触发相位调到一致.
外同步 就是交由外步来触发丢出画面,这功能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浙江某科技研发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框剪结构核心筒附图丰富)内同步 就是自己每秒输出25张画面,不管别人了
10.AGC 就是电子自动增益,是摄像机基本功能,有人为了让画面看来亮些,刻意调的很高,这样在低照度时很容易就白茫茫一片了,所以有人干脆就在这搞个开关,要高要低,自己来吧
接下来就是些无关紧要的:
那时后的镜头里面有八片镜片组合而成,后来松下搞了个五片玻璃的镜头,成本是省了,但是成像距离短了约五毫米,也就是镜头要更*近CCD 五毫米.
怎办? 那就改标准了,把上头”边缘至CCD距离为17.526mm”改为 12.5mm.不就得了, 这就叫C/S 接口 ,现在几乎所有机子都用C/S接口,再付一个C/S转C接口的加长环.
自动光圈: 也就是可接的自动光圈镜头的型式,目前有两种:视频驱动(Video)及直接驱动(D.C)两种,因为直驱方式还得加个小电路,有些廉价机干脆就拿掉了,赌你花不起钱买DC自动光圈镜头.
通化地税局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视频输出: 标准是1 Vpp,也就是1伏特(峰值对峰值),标都是这样标,但常有厂家为求看起来”亮”一点,故意增加讯问号强度,在接DVR及配线时会引起一些困扰.
电源: 分12VDC, 24VAC, 220VAC三种,通常 24VAC还兼容12V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