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往复式氮气压缩机安装、试车方案往复式氮气压缩机安装与试车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以下是400字左右的简介:
安装方案
2.设备就位:使用吊装工具将压缩机主体平稳放置在基础上,调整其位置和方向,确保与管道接口对齐。利用水平仪校正机体水平度,并初步固定地脚螺栓。
3.管道连接:按照工艺流程连接进排气管道,注意管道支架的设置以减少振动传递。同时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办公楼工程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安装安全阀、压力表等附件,确保密封性良好。
4.润滑系统安装:检查油路管道清洁度,安装油泵、油冷却器及过滤器,确保润滑油能够顺畅循环至各摩擦部位。
5.电气与仪表调试:连接电源线缆,校准温度、压力传感器等仪表,确认控制系统功能正常。
试车方案
1.空载试车:启动压缩机进行短时间空载运行,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观察机组振动、噪声及温升情况,记录相关参数。
2.逐步加载:按照操作规程逐渐增加负荷,监测各级气缸压力、温度变化以及排气量是否达到设计值。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排查。
3.全面检测:测试安全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性,如超压报警、自动停机等功能。同时,检查冷却水流量、润滑油压力等辅助系统的运行状态。
4.性能评估:完成试车后,对比实际数据与技术指标,分析偏差原因并优化调整。确保压缩机各项性能满足生产需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安装与试车,可以有效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6.2.1 电动机试运转前,应进行下列工作:
6.2.1.1 试运行前必须脱开与压缩机之间的联轴器,并应设置固定好,盘动转子应转动灵活,无异常声响;
6.2.1.2 按电气规程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等应符合规定,电气系统应调试合格,具备试运行条件。
6.2.2 瞬时启动电动机,检查转向并应无异常音响。
6.2.3 启动电动机连续运行 2 小时,检查电机的电流、电压应符合规定,轴振动、轴承温升应符合要求。
6.3 试车条件的确认及最终检查
压缩机试车前,进行联合检查,确认机械、油系统、管道、电气、仪表、DCS系统等是否具备试车条件,需确认的内容如下:
压缩机组安装、找正找平、二次灌浆、对中找正工作完毕,并检查合格;Ⅰ级进口过滤器安装找正清理完毕;施工技术资料齐全,并经PMC、LPEC审查合格。
压缩机管道安装完,入口管道清扫确认完;循环水管道冲洗、恢复完并投用;检查压缩机级间管道的连接法兰平行度符合要求。
电气安装调试工作完成,技术资料齐全,并检查确认合格;就地控制盘测试完成;电动机单试完成;控制电源必须可靠;按照接地图检查主线路与控制线路的接线必须正确、牢固,检查电机运转方向是否正确;系统的整定数据已符合供货商提供的整定数据;系统的保护、信号动作必须正确,信号指示完整;厂房内照明投用;主线路及电气设备的试验结束,并符合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仪表安装、调试工作完成,技术资料齐全,并检查确认合格;在进行系统试验前,流程所需的所有仪表点均施工完,就地控制盘调试完成;确认所有的报警、连锁及安全保护设施;与压缩机有关的仪表须进行单体调试;仪表回路及连锁试验合格。
6.4.1水系统的试运行
6.4.1.1 水系统通水试验前必须对冷却系统的管道逐级进行冲洗,检查合格后,方能与设备连接。
6.4.1.2 冷却水系统通水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6.4.1.2.1 冷却水进水压力0.15Mpa(表压),冷却水进水温度不大于32℃,各级冷却器回水温度不大于40℃,汽缸进水量由阀门适当调节,回水温度不大于42℃;
6.4.1.2.2 系统应无泄漏,回水应清洁,畅通;
6.4.1.2.3 气缸及填料函的内部不得有水漏入。
6.4.2 油系统的试运行
6.4.2.1 注入系统的润滑油,应符合机器技术资料的规定。
6.4.2.2 油冲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6.4.2.2.1 抽出过滤器芯,依次换上 80 目/英寸至 120 目/英寸的金属过滤网进行冲洗,应及时切换,清洗滤网;
6.4.2.2.2 润滑油供油压力0.15~0.3Mpa(表压),供油温度≤42℃;
6.4.2.2.3 连续运转 4 小时后,应检查滤网,其合格标准是:目测滤网不得有硬质颗粒,软质污物每平方厘米范围内不得多于三颗粒。
6.4.2.3 油系统试运行合格后,应进行下列工作:
6.4.2.3.1 排放油箱中全部润滑油;
6.4.2.3.2 清洗油箱、油泵、滤网和过滤器;
6.4.2.3.3 注入合格的润滑油。
6.5.1先盘车数转。
6.5.2 启动手动油泵,使润滑油压力稳定在0.1~0.3MP。
6.5.3 点动电动机,确认电动机旋转方向正确后,再次启动电动机,达全速后立即停车,检查是否有不正常声响。
6.5.4 第一次空负荷试运转5分钟,运转中检查有无不正常敲击声,停车后检查各摩擦面的温度及润滑情况,还要检查各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上述各项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设法消除。
6.5.5 第二次空负荷试运转:在额定转速下运转30分钟,若无不正常响声、发热和振动则可连续运转2小时。
6.6.1 利用已装好的辅机和管路,以本机为动力,空气为介质,对辅机设备和管路逐级吹洗,吹洗压力0.15~1.2Mpa。
6.6.2 吹扫每个气缸及其附属设备和管线时,应先将他们安装好,并将该级吸排气阀装好,但不应与下一级的气缸连接。
6.6.3 吹洗过程中要经常敲打管线,以便把管道中的氧化物与焊渣等震下来吹出去。
6.6.4 吹洗要逐级进行,吹洗时间不限,以吹洗干净为止。
6.7.1压缩机的负荷试运转可用氮气进行,也可用空气进行,用空气试车参数见下表:
表6 压缩机空气试车的温度和压力
6.7.2 将气路的所有阀门打开。
6.7.3 将水路的所有阀门打开,检查各视水点的回水情况。
6.7.4 启动油泵使油压达到0.15 Mpa以上,即可开动主机。
6.7.5 逐级关闭放油水阀门及回路放空阀门。
6.7.6 逐级关小出口阀门,缓慢升高压力至最终压力,在试车的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2小时。
6.7.7 运行期间及运行后应对下列各项进行检查:
6.7.7.1 润滑油、冷却水压力和温度是否正常;
6.7.7.2 信号及控制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6.7.7.3 是否有不正常声响;
6.7.7.4 各级气体压力及温度是否符合规定;
6.7.7.5 气、水、油路的连接面是否严密并排除所有泄漏点;
6.7.7.6 各摩擦面有无不正常磨损现象,并及时消除与修复。
表7 机组报警、联锁整定值一览表
6.8 压缩机的正常停车
6.8.1 开启止回阀旁路阀门,使压缩机进入无负荷运转后切断主电机;
6.8.2 关闭Ⅱ级出口阀门,Ⅰ级进口阀门及冷却水进水阀门;
6.8.3 压缩机停车后,应将气缸及各级冷却器内的冷却水由各放水口放净。
6.8.4 有负荷试运转合格后,PMC、LPEC和施工单位代表等有关单位共同在机器单体试运行记录上签字确认。
7.1压缩机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重要部位,易损部件的防护;
7.2压缩机在吊装过程中不得在压缩机薄弱部位、精加工面附近部位及重要易损部位挂靠吊装工具,有吊装吊耳的应用吊耳吊装,无吊装吊耳的应用吊装带进行吊装;
7.3 压缩机的安装环境应干净、整洁无异物、道路平整、畅通;
7.4 压缩机吊装就位后应及时封闭进出口法兰或其它敞口部位,防止异物进入;
7.5 对于压缩机的易损、易丢失部件应拆卸下来妥善保管,待单机试车时安装使用;
7.6到货后的零部件要设专人、专库妥善保管;
7.7 压缩机及电机严禁承重。
8.1 作业危害因素分析:
8.1.1 压缩机拉运至施工现场后,在厂房屋架未安装好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成品保护。
8.1.2 压缩机属于精密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容易碰坏机组零部件。
8.1.3 压缩机在安装过程中,高空作业比较多,容易发生高空坠落、脚底踩空等事故。
8.1.4 压缩机安装的同时,厂房屋顶架正在现场组对焊接,处于多工种交叉作业,容易发生机械伤人事故。
8.1.5 压缩机安装时正值湛江地区高温天气,作业人员容易发生中暑,产生疲劳现象。
8.2采取的防护措施:
8.2.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HSE教育、进行HSE岗位承诺;未经HSE教育及承诺的人员不得上岗。
8.2.2 施工用电机具应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定,必须接地,以防雷电袭击。
8.2.3 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及其他消防设备。
8.2.4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8.2.5 作业时应考虑他人的安全,防止工具和他物坠落伤害他人;现场行走时,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以防坠物、机械伤人。
8.2.6 对所有已安装就位的压缩机及辅助设备搭遮盖蓬,上面铺设钢板,周围设防护栏,以保护人身安全和机组完好。
8.2.7 施工现场设有休息室,通风保持良好,备有饮用水三水高桩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尤其在高温天气,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
8.2.8 审批后的方案、施工技术措施应及时向参加安装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仔细的技术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8.2.9 起重作业时,区域应作出警戒标志,作业时必须有专职安全人员,实施监护,闲杂人员和围观人员要远离安装现场,不得影响操作人员的行走及操作通道。
8.2.10用于起吊工程的索具和材料必须是具有合格证的合格品,并经有关责任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可用于起吊工作。
8.2.11 安装现场要做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全过程工程咨询政策文件汇编,安全设施和安全器材齐全完好。
8.2.12 其它未尽事宜严格遵守项目部及建设单位等有关安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