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大型储罐改造施工工法大型储罐改造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大型储罐进行结构优化、功能升级或容量调整的系统化施工技术。该工法综合考虑了储罐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效率,适用于在役储罐的技术改造或扩容。
本工法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前期准备与评估,包括对储罐现状的检测、腐蚀情况分析及改造方案设计;2)基础加固处理,确保储罐在改造过程中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3)罐体切割与连接,采用先进的等离子切割和焊接技术,保证切口平整及焊接质量;4)防腐与保温处理,选用高性能防腐材料,延长储罐使用寿命;5)试压与验收,通过水压试验和气密性测试确保改造后储罐的安全性。
该工法注重技术创新,引入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优化施工流程吊顶内管路敷设技术交底范例,减少现场作业时间;同时采用模块化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通过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改造后的储罐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本工法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石化行业的储罐扩容、结构优化及功能升级工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5 根据施工计划,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数量,可节省人力资源。
本工法在储罐施工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正装法和倒装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先下后上、先内后外的安装工艺,也就是先倒装法更换罐底板及增加的下层壁板,正装法更换上层壁板和罐顶板,然后安装罐附件。
5.1 工艺流程(见附图)
5.2 施工准备:施工现场要做到“三通一平”,材料预制半成品委托要及时准确。
5.3清罐 :用站内热污水进行清罐,达到动火条件。
5.4动火拆除时,应保持罐内良好的通气条件,拆除流程如下:
拆除消防管、喷淋管、盘梯,这些附件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安全带,重物在切割前需用吊车预吊,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罐边缘板的拆除,必须与边缘板的更换同步进行。
5.5罐底板更换的施工方法
先拆除罐底中幅板,铺完部分中幅板,然后进行边缘板的更换。
更换边缘板时,在切割角焊缝前应先在底圈壁板上安装好胀圈,防止罐变形,保证储罐的椭圆度。
边缘板及罐底中幅板质量检验应与施工同步进行,以免影响下一道工序。
底圈壁板安装时,采用倒装法,利用更换罐底边缘板时,安装的胀圈作为提升受力件,提升工具可以采用倒链或液压举升装置(如图二),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条件自己选择。施工时注意如下几点:
①底圈壁板安装前,人孔、清扫孔和罐前阀组处更换的壁板,根据储罐的施工规范,宽度不小于1000mm,长度不小于2000mm。
③ 提升板着力点间距不宜过大,应为3—4米,否则,因间距过大,罐壁板因自重量变形量大,新增壁板无法安装组对(如图三)。
④ 根据罐的直径及重量选择合适的胀圈。
5.7安装罐内附件的同时,应迅速组织人力进行罐内外脚手架搭接(脚手架结构见图四),以免影响下一道工序。
5.8上圈壁板的更换:更换壁板时,采用正装法,先更换一张,然后沿罐两个方向,同时施工。施工时注意如下几点:
① 更换第一张时,切割旧壁板的尺寸比预制板的尺寸,宽50mm,长200mm。
② 高空作业,安全保护措施要做好(如安装安全网和防护网)。
③ 充分利用保留的原罐壁板、新建的保温支撑圈、挡雨圈、加固圈防止罐壁变形(如图五)。
罐顶安装时,一般都需要托圈(用φ76×3.5,或φ89×4钢管预制的弧管)。以孤东1#联10000m3罐顶安装为例,由于罐体直径大(φ33556mm,拱顶自重达到64吨,罐顶安装组对时采用两圈托圈。施工时注意如下几点:
为了施工方便及安全,罐顶中心支撑部分,根据拱顶中心顶板的大小,用 δ=6mm的钢板,预制一个支撑板,支撑板利用防腐搭的脚手架作为支撑柱。
考虑到托圈的稳固性,托圈需用斜拉钢丝绳拴紧固定,托圈立柱用φ114×4焊接管(如图六)。根据罐直径、罐基础坡度、拱顶弧度计算立柱高度(如图七)。
③ 每吊装组对一块需组对完点焊完,点焊一定要牢固,使已经组对完的罐顶板形成一个弧形整体,不因罐顶自重而变形过大,因为罐顶形成一个弧形整体后,根据力学原理难以变形。
5.10 罐外附件安装:罐外附件安装待罐顶板焊接完后,应及时进行,以免影响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应先上后下的原则。
上水试漏时,为了缩短上水时间,增加一套临时上水流程或利用站内消防系统。
② 上水试验时,需组织人员对焊缝进行仔细的检查,有缺陷的地方及时整改。
5.12罐体防腐保温:防腐先施工罐体里面,再进罐体外防腐。防腐施工顺序如下:
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罐内防腐时,为了保证防腐质量,必须对所有焊疤打磨平整。
② 喷砂除锈一定要达到设计要求,验收不和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6、主要施工设备、机具(以10000m3罐为例)
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项目成员分工要明确,根据施工计划及安排,不同施工阶段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
7.2.1所有进入联合站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站内安全规定。
7.2.2 动火拆除时,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监督和指挥,防止重物滑落伤人,非施工人员不得在施工现场停留。
7.2.3罐内施工,使用砂轮机前,要严格检查砂轮片是否牢固、是否有破损,电缆线是否损坏、漏电等,使用时戴绝缘手套,保护眼镜等。
7.2.4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劳保用品,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脚手架上安装防护网和安全网。重物吊装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7.2.5氧气、乙炔瓶必须戴防火帽,间距5米以上,距动火点10米以上,严禁放置在罐内进行施工。
7.2.6罐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及抽风(烟)设备。
7.2.7进入罐内进行防腐作业时,施工人员还必须戴防毒面具。
7.2.8施工区域必须搭建防火隔离墙。施工现场准备灭火器8瓶。
8.2.1 材料检验:在施工前,按照施工规范严格的对预制品进行检验,做到材料不合格坚决不安装。
8.2.2 各工种的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工种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技术要求文明施工。
8.2.3 质量管理人员,要各尽职责加强质量检查,严格质量奖罚制度,做到质量以预防为主,考核为辅的工作方法。
8.2.4 加强罐体防变形措施的实施。
8.2.5 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控制好工程产品质量《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经济效益来看(以孤东10000m3罐为例):
①合理的利用利用锥顶罐的罐顶支撑柱预制提升用的提升柱,安装罐壁板时用的挡板、斜角铁、提升板,可节约材料费3万元;
②根据各施工阶段的特点,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数量,可节约人工费1万元;
④ 根据施工计划,切实做好施工工序的衔接问题,例如,在进行焊接罐底板和施工罐内附件时,安排防腐班搭建罐内外脚手架。另外,我们在罐体安装时充分、利用防腐用的脚手架,可节省费用4万余元。
从社会效益来看,用正装法和倒装法相结合的储罐改造的施工方法,为以后的储罐改造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3年9月,东营稠油末站20000m3罐改造工程;2003年10月,孤东1#联10000m3锥顶罐油罐改造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利用正装和倒装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经验证明该施工方法是合理的、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