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

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6.89 KB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40878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

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是为了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制定的技术性文件。该规范明确了古树名木的定义、分级标准、调查登记、养护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提供了依据。

根据规范,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则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研价值或重大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按树龄分为三级:一级古树为500年以上,二级古树为300年至499年,三级古树为100年至299年。名木则不分级,均按一级古树进行保护。

规范要求对古树名木进行全面普查和动态监测,建立档案数据库,并设置保护标志。同时,强调了日常养护的重要性,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等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此外,禁止任何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如砍伐、移植、刻划、钉钉子等,并对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体现了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旨在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

单位:ug/g(ppm

二、几种古树缺失元素的合理补偿范围 古柏树: P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1404.04~1725.29ug/g Fe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366.06~658.50ug/g Zn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13.4~19.31pg/g Ti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5.451~21.22ug/g 古白皮松树: Mg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2140.83~3857.67ug/g Fe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157.66~311.94ug/g Zn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15.76~23.79ug/g 古油松树: N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9768.13~16991.25ug/g K元素在枝叶中含量应为3629.27~7070.57ug/g 三、几种古树枝叶中含叶绿素的正常指标 古柏类:11.314~14.9g/g 古白皮松:11.016~19.294ug/g 古油松树:7.701~14.319ug/g 四、古树枝叶中Na+的含量 Na+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引起中毒现象,当含量超过80~100ug/g时,出现生长不良;含 量达到1000~1500ug/g时,松、柏类古树根系受伤,造成烂根死亡,枝叶黄化枯焦。

Na+在古松、古柏枝叶里含量应在26.011~42.701pg/g范围内属正常,有利于古树生长。 2.0.6土壤有机质:对古树正常生长非常重要,它可以长期稳定、均衡地供给古树所需要 的营养,特别是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使土壤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的 水、肥、气、热等综合指标保持良好状态,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决定土壤指标的决定性因 素之一,使衡量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1.5%,才能使古树保持 良好的生长状况。 2.0.7光照:对古树生长的影响也很大。光照不足,影响古树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不 良.枝叶稀疏,一般太阳光光照强度应在8000Lx以上,才能保证古树生长正常,枝叶茂密

世纪花园住宅小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8生物群落和生物个体的关系

a)、古松、古柏与壳斗科树种如栎、等,以及菌根菌三者之间互有促进作用和共生作用。 b)、核桃树、接骨木、榆树对松树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古树周围3m内最好不种植这些树 木。 c)、古树同邻近种植的植物之间的竞争作用和群体互补。植物与植物之间、群落与群落之 间普遍存在着竞争关系,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之间以及不同的植物群落间要迅速的争夺 光、水、养分以及地上、地下空间,要迅速地繁衍自身。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古松、古 柏是弱者,因此,必须对阔叶树、速生树和杂灌草进行控制,以保证古树的生长。在古 松、古柏周围种植一些小的同类树种后,由于幼树对外界的同化力强,可以活化土壤 促进古树的生长,称之同类群体互补。

4.0.1古树复壮工作要严格执行成功的做法,吸收与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如不清楚 应及时请主管部门的专家前去指导。 4.0.2古树复壮是一门新的技术,不能只停留在挖坑种树、浇水、施肥的认识水平上,提 高对古树的保护意识,提高古树管理的科技含量。 4.0.3古树复壮和移植要进行操作单位的技术资质审查,合格后方可承接对外的任务。 4.0.4古树复壮和移植要在该项工作的施工技术方案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4.0.5古树移植一定保证成活,移前要做调查分析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案,移后要进行跟踪 管理,确保成活。

a)、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多与人文有关。其中300年以上的古树定为一级, 用红牌”Axxxxx”表示,用胸径来量算,因树种不同而异,柏树类古树、白皮松、七叶 树定为60cm,油松定为70cm,银否、国槐定为100cm;在100至300年之间的古树定 为二级古树,用绿牌”Bxxxxx”表示。柏类、白皮松胸径约为30至60cm,油松为40至 70cm,银杏、枣、秋树为50cm,国槐为60cm。 b)、名木是指稀有、名贵的或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包括礼品树、友谊树等。 c)、两者具有其一,既可称为古树名木。 5.0.2古树复壮:对生长袁弱或濒危的古树进行的改善其生长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以 达到恢复树势的措施。 5.0.3古树复壮基质:根据古树立地条件人工配制的基质,如用壳斗科植物的枝叶腐殖质 按一定比例配入古树缺失的生长必须矿质营养元素,具有促进古树生长的作用。 5.0.4古树适宜的生长环境:没有被人为破坏,无地上、地下污染,土壤质地、结构、肥 力、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良好,具有供水条件和较好的小气候环境,这样的自然环境适于 古树生长。 5.0.5古树土壤的理化性质:古树生长的根系土壤,定期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包括土壤

容重、比重、密实度的测定,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其中土壤三相比是:固相、 液相、气相的比为50:40:10左右为宜,N、P、K等可溶性盐含量在中级水平。 5.0.6土壤有害性物质:指土壤中含有对古树生长不利的外来物质,如盐、碱、酸类、矿 物、油漆等。 5.0.7树冠投影、发育根、吸收根、及根系分布区 树冠投影:树冠枝展(树冠枝叶外缘)向地面垂直投影后,以树干为中心形成的影区。 具有吸收能力的根群叫吸收根,直径约为1毫米以下的细根。 具有吸收、输导能力的永久根叫发育根。 根系能达到的地方叫根系分布区,一般为树冠冠径的1至3倍。 5.0.8机械损伤:一般是指由于人为、机械动力等因素对古树树干、树皮造成的创伤,是 严重影响古树生长的不利因素之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