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消防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消防泵是消防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火灾扑救的效率和安全性。为了确保消防泵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可靠运行,各国标准(如GB、ISO等)对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性能要求1.流量与扬程:消防泵需满足设计规定的流量和扬程要求,以保证供水能力。通常,流量应能满足最大用水需求,而扬程则需覆盖最不利点的压力要求。2.启动时间:电动消防泵应在30秒内达到额定转速并正常工作;柴油机驱动的消防泵启动时间不应超过5秒。3.耐久性:消防泵应具备长时间连续运行的能力,一般要求能连续运行8小时以上。4.效率与能耗:消防泵的效率需达到标准规定的最低值,以减少能源消耗。5.材料与防腐:泵体及过流部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确保长期使用中不会因介质或环境影响而失效。
试验方法1.性能测试:通过模拟实际工况,测量泵的流量、扬程、功率等参数,验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可靠性试验:包括耐久性试验(连续运行测试)、振动测试、温度适应性测试等,评估泵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3.密封性测试:检查泵轴封、法兰连接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泄漏。4.启动与切换测试:验证主备电源或动力源之间的切换功能是否正常。5.环境适应性试验:模拟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环境,检验泵的工作可靠性。
通过严格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可以确保消防泵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为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车用消防泵 安装在消防车底盘上的消防泵。 3.2引水时间 自引水装置开始工作至消防泵的出口压力表显示压力的时间。 3.3吸深 泵基准面和吸入液面之间的高度差三亚阜外心脑血管康复中心工程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范本,单位:m。 3.4低压泵 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1.3MPa的消防泵。 3.5中压泵 额定工作压力在1.4~2.5MPa之间的消防泵。 3.6中低压泵 既能提供中压又能提供低压的消防泵。 3.7高压泵
额定工作压力不小于3.5MPa的消防
+.1 产品型号由泵特征代号、原动机特征代号与主参数三部分组成,其形式如
4.2泵特征代号的表示方法如表1。
4.3原动机特征代号的表示方法如表2
4.4主参数用泵的10倍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表示,其表示方法及单位如表
a)低压消防泵,额定压力1.0MPa,额定流量25L/s,其型号为XB/10/25。 b)由电动机带动的低压消防泵组,额定压力1.0MPa,额定流量30L/s,其 型号为XBD10/30。 c)由柴油机带动的高低压消防泵组,额定压力的高压为4.0MPa,低压为 1.0MPa;额定流量在高压时为6L/s,低压时为40L/s,其型为XBC40.10/6.40。
5.1.1泵应按6.8进行性能试验,车用消防泵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泵组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5的规定。 5.1.2低压车用消防泵应符合5.1.2.1~5.1.2.3的规定。 5.1.2.1工况1:在吸深3m时,应满足额定流量(Qn)和额定压力(Pn)的要 求。 5.1.2.2工况2:在吸深3m时,流量为0.7Qn,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3Pno 5.1.2.3工况3:在吸深7m时,流量为0.5Qn,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0Pno 5.1.3中压车用消防泵应符合5.1.3.1~5.1.3.2的规定。 5.1.3.1工况1:在吸深3m时,应满足额定流量(Qnz)和额定压力(Pnz)的要 求。 5.1.3.2工况2:在吸深7m时,流量为0.5Qnz,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0Pnzo 5.1.4高压车用消防泵应符合5.1.4.1~5.1.4.2的规定。 5.1.4.1工况1:在吸深3m时,应满足额定流量(Qng)和额定压力(Png)的 要求。 5.1.4.2工况2:在吸深7m时,流量为0.5Qng,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0Pngo 5.1.5中低压车用消防泵应符合5.1.5.1~5.1.5.4的规定。 5.1.5.1工况1:在吸深3m时,应满足低压额定流量(Qn)和额定压力(Pn) 的要求。 5.1.5.2工况2:在吸深3m时,流量为0.5Qn,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8MPa的要 求。 5.1.5.3工况3:在吸深7m时,流量为0.5Qn,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0Pno 5.1.5.4中低压车用消防泵应有中低压联用工况,具有中压功能的高低压车用消 防泵除外。 5.1.6高低压车用消防泵应符合5.1.6.1~5.1.6.4的规定。 5.1.6.1工况1:在吸深3m时,应满足低压额定流量(Qn)和额定压力(Pn) 的要求。 5.1.6.2工况2:在吸深3m时,应满足高压额定流量(Qnz)和额定压力(Pnz) 的要求。 5.1.6.3工况3:在吸深7m时,流量为0.5Qn,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0Pno 5.1.6.4高低压车用消防泵应有高低压联用工况。
密封良好,无线状泄漏现象。对于填料密卦 动应符合JB/T8097的规定
引水装置应符合5.7.1~5.7.7的规定。 5.7.1泵组引水装置的最大真空度不应小于80kPa。用于车用泵的引水装置的最 大真空度不应小于85kPa。 5.7.2消防泵应按6.14进行引水时间试验,引水时间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所规定的额定流量对于中低压、高低压车用消防泵,是指低压额定流量。
5.7.3按6.15进行试验时,引水装置(水环泵除外)应连续运转30min无故障。 5.7.4采用泵出口压力水作为引水装置的脱离压力源时,其脱离压力不应大于 0.25MPao 5.7.55 引水装置的结构应便于维修。 5.7.6 润滑液贮量应能满足连续五次引水的需要。
消防泵装有稳压阀时,稳压阀的开启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压力的20kPa。 5.10泵组 5.10.1泵组所采用的泵均应经过定型鉴定和型式检验并符合本标准及有关标准 规定。 5.10.2所选用的原动机均应经过定型鉴定并符合有关标准。 5.10.3发动机应有良好的常温启动性能,应保证5s内顺利启动。引上水后20s 内,应能使消防泵达到额定工况。 5.10.4泵组按6.8进行性能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1的规定。 5.10.5泵组按6.9进行连续运转试验,除应符合5.6外,原动机和功率输出装置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工作正常,无漏水、漏油现象。 b)发动机出水温度和机油温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c)功率输出装置的润滑油温度应低于润滑油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d)功率输出装置的输出轴承座温度不应超过100°℃。 e)电机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及轴承座温度应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 5.10.6以发动机为原动机的泵组应按6.16进行10min的超负荷试验,试验过程
5.10.1泵组所采用的泵均应经过定型鉴定和型式检验并符合本标准及有关标准 规定。 5.10.2所选用的原动机均应经过定型鉴定并符合有关标准。 5.10.3发动机应有良好的常温启动性能,应保证5s内顺利启动。引上水后20s 内,应能使消防泵达到额定工况。 5.10.4泵组按6.8进行性能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1的规定。 5.10.5泵组按6.9进行连续运转试验,除应符合5.6外,原动机和功率输出装置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工作正常,无漏水、漏油现象。 b)发动机出水温度和机油温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c)功率输出装置的润滑油温度应低于润滑油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d)功率输出装置的输出轴承座温度不应超过100°℃。 e)电机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及轴承座温度应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 .10.6以发动机为原动机的泵组应按6.16进行10min的超负荷试验,试验过程 中,泵组应工作正常,无过度振动、漏油、漏水等现象。
5.11操纵及仪表监测系统
5.11.1 泵及泵组的操纵手柄应设置指示牌。 5.11.2各操纵机构应轻便可靠。 5.11.3 泵组应设有仪表监测系统,并安置在便于观察和操纵的位置上。
长江隧道工程梅子洲明挖段立柱桩施工方案5.11.3.1泵应有下列仪表
a)消防泵压力表。 b)消防泵真空表。 上述表的精度应不低于2.5级。 5.11.3.2发动机泵组还应有下列仪表: a)油压表。 b)水温表。 c)燃油油位表。 d)电流表。 e)消防泵转速表。 5.11.3.3电动机泵组还应有下列仪表: a)电流表 b)电压表 c)消防泵转速表(适用于调频控制) 5.12电控设备 电控设备应符合GB3797或GB4720的要求。
试验应在标准大气压和水温20°C的条件下进行。当气压偏离标准大气压和 水温不为20℃时,应对吸深和引1水装置的真空度进行修正
6.1.1吸深修正公式
通过性能试验确定泵的压力,转速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试验应从功率最小的 工况开始顺次进行。 试验应有足够的持续时间,以获得一致的结果和达到预期的试验精度。每测 一个流量点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并应同时测量流量、压力和转速。试验结果应 符合5.1的规定
6.9.1低压车用泵和发动机泵组在工况1下运转2h,在工况2下运动2h,整个 运转不应间断。 6.9.2中低压泵在低压工况下运转2h,在中压工况及联用工况下各运转1h,整 个运转不应间断。 6.9.3高低压泵在低压工况下运转2h,在高压工况及联用工况下各运转1h,整 个运转不应间断
6.9.5在泵进行运转试验时,应检查轴承的温升。从泵启动起[北京]商业楼项目临建施工方案_secrect,每隔15min测 量一次轴承座外表的温度,直至连续三次测得的值相同为止;同时还应测量泵的 流量、出口压力及转速。试验结果应符合5.6的规定
堵塞泵的进口,关闭出口阀,遂步对泵加压至最大压力的1.1倍,在此压力 下保持时间不少于5min。也可依靠泵本身产生的压力使其达到最大工作压力的 1.1倍,持续时间5min。试验结果应符合5.4.1的规定
6.12.1试验前用温水对泵的过流表面仔细清洗,不应留有油腻、污垢,清洗时 不应使用磨料或溶剂。 6.12.2试验溶液由蒸馏水加氯化钠配制而成,浓度为10kg/m±1kg/m,泵内灌 满该溶液放在35C±2°℃温度环境中;8h后,将水放尽,然后放置16h,照此 重复五个周期。 6.12.3试验结束后,排尽泵内溶液,用温水清洗过流表面,仔细检查其腐蚀情 况。检验结果应符合5.3的规定。 6.12.4泵壳采用铸铁、铸铝、铸铜,其他过流部件采用不锈钢、青铜或铝合金 等抗腐蚀性材料制成的泵,可不进行上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