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国家标准

板式换热器国家标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80.43 K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0847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板式换热器国家标准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制药、制冷等行业。为了规范其设计、制造和使用,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如GB/T164092008《板式换热器》)。这些标准对板式换热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传热板片、密封垫片、压紧板、夹紧螺栓等组成。传热板片通常采用不锈钢或钛等耐腐蚀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和强度。板片表面设计有波纹结构,能够增强流体湍流效果,提高换热效率并减少结垢倾向。标准还规定了不同工况下板片的厚度、材质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以确保设备在高温、高压或腐蚀性介质中的稳定运行。

此外,国家标准对板式换热器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最大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换热面积、阻力损失等参数,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例如,通过水压试验验证设备的承压能力,通过热工试验评估其换热效率。同时,标准还强调了安全性与环保性,要求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泄漏风险及材料的环保特性。

遵循国家标准设计和生产的板式换热器,不仅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的多样化需求,还能有效降低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重要支持。因此,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对于推动板式换热器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F。一作用于a上的流体静压力,按(17)式计算公路工程质量检验实用表格,331页可下载!,N; F一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垫片压紧力,按(18)式计算,N; F一中间隔板自重,N; F2一活动压紧板自重,N; f一上导杆受载所引起跨度中点的挠度,mm; f一上导杆自重所引起的跨度中点的挠度,mm; f一板片及所充介质(水或其它流体取密度大者)重力所引起的上导杆跨度中点的挠度,mm; f一中间隔板自重所引起的上导杆跨度中点的挠度,mm; f一活动压紧板自重所引起的上导杆跨度中点的挠度,mm; H一上下导杆内侧间的距离,mm; J一上导杆惯性矩,mm; L一夹紧尺寸,固定压紧板内侧至活动压紧板内侧间的距离,mm,按(4)式计算: L=(S。+b)N+nS **.......*...· *****.**.(4 L一导杆长度(固定压紧板内侧至支柱内侧间的距离),mm; L一夹紧螺柱长度,mm; I一垫片中心线的展开长度,mm; 一板片长度,mm; m一垫片系数,橡胶:m=1;石棉:m=2; N一板片总数;

加一中间隔板数量; P一设计压力,MPa; Qi一上导杆自重均布载荷,N/mm; Q一板片及所充介质(水或其它流体取密度大者)所引起的均布载荷,N/mm; S。一板片厚度,mm; S一压紧板厚度,mm; S一中间隔板厚度,mm; S一垫片名义厚度(见图17),mm; W.一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夹紧螺柱载荷(即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垫片压紧力),N; W,一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夹紧螺柱载荷,N; y一垫片比压力,橡胶:y=1.4MPa;石棉:y=11MPa; []一常温下夹紧螺柱材料的许用应力(见表3),MPa; [a]一设计温度下夹紧螺柱材料的许用应力(见表3),MPa; 6一夹紧螺柱上的螺母与垫圈厚度之和,mm。 2板片 .2.1板片厚度应不小于0.5mm。 .2.2板片两端应有对称的悬挂定位结构。 3压紧板 3.1压紧板要有足够的刚性,压紧板厚度的选取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 .3.2单板公称换热面积0.1m²以上的板式换热器,在活动压紧板和中间隔板上宜设有滚动机构 4垫片 .4.1在垫片角孔一道密封与二道密封之间应设有10~20mm长、深Ss/2通向大气的泄漏信号槽 .4.2垫片应有保证密封的压缩量。 5导杆 5.1导杆长度L按式(5)计算:

n一中间隔板数量; P一设计压力,MPa; Qi一上导杆自重均布载荷,N/mm; Q一板片及所充介质(水或其它流体取密度大者)所引起的均布载荷,N/mm; S。一板片厚度,mm; S一压紧板厚度,mm; S一中间隔板厚度,mm; S一垫片名义厚度(见图17),mm; W.一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夹紧螺柱载荷(即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垫片压紧力),N; W,一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夹紧螺柱载荷,N; y一垫片比压力,橡胶:y=1.4MPa;石棉:y=11MPa; []一常温下夹紧螺柱材料的许用应力(见表3),MPa; [a]一设计温度下夹紧螺柱材料的许用应力(见表3),MPa; 6一夹紧螺柱上的螺母与垫圈厚度之和,mm。 5.2板片 5.2.1板片厚度应不小于0.5mm。 5.2.2板片两端应有对称的悬挂定位结构。 5.3压紧板 5.3.1压紧板要有足够的刚性,压紧板厚度的选取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 5.3.2单板公称换热面积0.1m²以上的板式换热器,在活动压紧板和中间隔板上宜设有滚动机构。 5.4垫片 5.4.1在垫片角孔一道密封与二道密封之间应设有10~20mm长、深Ss/2通向大气的泄漏信号槽。 5.4.2垫片应有保证密封的压缩量。 5.5导杆 5.5.1导杆长度L按式(5)计算:

工作状态下,上导杆跨度中点的挠度f不得超过导杆长度L的2/1000,且不大于5mm。 由公式(6)求得(受力简图见图16):

f.按式(12)或(13)计算: 当C≥b时:

5.6.1夹紧螺柱长度L按式(14)计算:

5.6.2夹紧螺柱光杆长度应不大于夹紧尺寸L。

5.6.2夹紧螺柱光杆

2夹紧螺柱光杆长度应不大于夹紧尺寸L。

a)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夹紧螺柱载荷W,按式(15)计算:

Fb ...................·......

FC +................................

F。=ap F。=2LB

c)垫片有效密封宽度B应取垫片的最大宽度(见图17)

F。=ap F。=2LBP

5.6.4夹紧螺柱面积

a)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夹紧螺柱总截面积A按式(19)计算:

b)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夹紧螺柱总面积A,按式(20)1

c)需要的夹紧螺柱总截面积A取A.与A,之大值。 d)实际夹紧螺柱总截面积A应不小于需要的夹紧螺柱总截面积Am 5.6.5夹紧螺柱最小直径按式(21)计算:

5.7板式换热器上宜设起吊结构。

6.1.1当板片表面有超过板片厚度负偏差的凹坑、划伤、压痕等缺陷时应进行修蘑。 6.1.2板片最薄处的厚度应不小于板片厚度的75%。 6.1.3板片表面应清除冲切毛刺。

6.1.4板片波纹深度偏差及垫片槽深度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6.1.5垫片的制造要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板式换热器应按流程组合设计图进行组装。 板片在装配前应进行清洗,垫片槽和波纹表面不应有污告

6.2.1 板式换热器应按流程组合设计图进行组装。 6.2.2 板片在装配前应进行清洗,垫片槽和波纹表面不应有污物。

6.2.2板片在装配前应进行清洗,垫片槽和波纹表面不应有污物。

定在板片垫片槽内时,亦不应有扭曲和偏离板片垫片槽等情况。

定在板片垫片槽内时,亦不应有扭曲和偏离板片垫片槽等情况。 6.2.4组装时,宜均匀对称地拧紧夹紧螺柱(或顶杆),以保持板片的平行状态。组装后,当夹紧尺寸Ⅱ 小于1000mm时,两压紧板间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2mm;当夹紧尺寸L大于或等于1000mm时, 两压紧板间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夹紧尺寸L的3%,且不大于4mm。 6.2.5夹紧尺寸L的偏差应不大于±0.2N。mm。 6.2.6压紧板接管法兰密封面与接管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法兰外径的1%(法兰外径小于 100mm时,按100mm计算),且不大于3mm。法兰或压紧板的螺柱(栓)孔应跨中布置(见图18)。

6.2.7板式换热器的碳素钢零、部件外露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法兰密封面宜涂油(脂)防护。 6.2.8板式换热器需涂漆的金属表面,应清除油污和影响涂漆质量的杂物,漆膜应均匀,不应有气泡、 龟裂和剥落等缺陷。

7.1.1板片垫片槽深度用千分表或深度千分尺进行检测,检测点应均匀分布双排落地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两端各四点,直线部分每 侧四点。 7.1.2板片波纹深度用千分表或深度千分尺进行检测,检测点的分布沿板片纵向分三排,每排四点。 7.1.3每批板片抽10%进行板片垫片槽深度和波纹深度尺寸检测,如有一张不合格,应逐张检测,对 不合格者进行再加工后重新组批进行检测。同一次装卡模具、同一炉批号材料压制的板片为一批。 7.1.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抽一张板片用切割解剖法或无损测厚法对减薄较大处进行厚度检测:

7.1.1板片垫片槽深度用千分表或深度千分尺进行检测,检测点应均匀分布,两端各四点,直线部分每 侧四点。 7.1.2板片波纹深度用千分表或深度千分尺进行检测,检测点的分布沿板片纵向分三排,每排四点。 7.1.3每批板片抽10%进行板片垫片槽深度和波纹深度尺寸检测,如有一张不合格,应逐张检测,对 不合格者进行再加工后重新组批进行检测。同一次装卡模具、同一炉批号材料压制的板片为一批。 7.1.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抽一张板片用切割解剖法或无损测厚法对减薄较大处进行厚度检测:

a)用新模具压制的板片; b)用新材料压制的板片; c)模具更换镶块后压制的板片

7.1.5板片微裂纹检测

不锈钢和铜材板片每批抽1%,且不少于三张;钛材板片每批抽5%,且不少于十张进行微裂纹检 测,如发现有微裂纹则应进行100%检测。特殊用途或用户有要求时,板片应进行100%检测。 7.1.6板片微裂纹按JB4730进行渗透检测。

7.2.1公称直径不小于250mm的接管对接连接的焊接接头,应按JB4730进行100%射线检测,I级 为合格。 7.2.2公称直径小于250mm的接管对接连接的焊接接头,需按图样规定的方法对其表面进行磁粉或 渗透检测,按JB4730进行,1级为合格。

每种型式的产品应进行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测定,测定方法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8.1.1每台板式换热器应有铭牌鲁建技术交底合集,其内容包括: a)名称; b)型号; c)设计压力及试验压力(MPa); d)设计温度(C); e)换热器换热面积(m²); f)质量(kg); g)流程组合; h)产品制造日期(年、月); i)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 0气公柜术格执明科领大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