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管道安装技术方案施工管道安装技术方案是确保管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选择、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以下为简要介绍:
1.施工准备:在管道安装前,需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明确管道走向、标高及与其他设施的协调关系。同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人员、设备和材料到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操作规范与安全要求。
2.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符合标准的管材、管件及密封材料。常用材料包括钢管、不锈钢管、PVC管等,应重点关注材质性能、耐压等级及防腐能力,以满足不同工况需求。
3.安装工艺:管道安装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如焊接、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等。施工中严格遵循相关规范,确保接口严密无泄漏。对于复杂地形或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采取加固措施或使用专用配件。
4.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实施全程质量监控,通过压力测试、气密性检测等方式验证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做好记录存档,便于后续维护管理。
5.安全与环保:施工期间注重安全防护,防止事故发生;合理处置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方案旨在提高管道安装效率,降低故障率,为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对经探伤检查不合格的环焊缝应进行返修,返修后应按原规定重新检查,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一次。
本工程主管段焊接的焊工均已经通过西气东输的焊接考试,而且参加过去年的16及8标段施工。均有能力和资格参加本次工程的施工。
6.7 防腐保温施工措施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跨越工程需要防腐的构件及其所用防腐涂料见下表:
漆料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涂料库房内,严禁曝晒和烟火。配好的漆料,粘度太大时要用厂家规定的溶剂稀释。施工中要注意防火,完工后将工具用溶剂清洗干净。
6.7.2 管道抱箍防腐施工措施
6.7.2.1管道抱箍采用一层底漆+二层面漆防腐。底漆为环氧富锌底漆,面漆为氯化橡胶漆。涂敷前,先除去油污,泥土等杂物,然后按《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97在除锈工棚内进行喷砂除锈,质量达到Sa2.5级。使表面达到无焊瘤,无棱角,光滑无毛刺。钢材表面经除锈合格后在表面干燥,无尘土条件下涂刷涂料,涂刷底漆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八小时,大气环境恶劣(温度过高,空气含盐雾)时还应缩短时间,要求涂刷均匀,不得漏涂,待底漆实干(约2小时)后涂刷一道面漆。各漆层要涂刷厚薄均匀,表面平整,无漏涂。前道漆如有破损,应先补刷,等表面干后再涂刷下道漆。
6.7.2.2.防腐层检验
1、表面光滑、平整、不得有漏涂、气泡、针孔、流淌起皱现象;
2、涂层总厚度>0.16mm;
3、不合格者进行返修至合格。
6.7.3 跨越管段防腐施工措施
输气管采用三层PE普通级外防腐层,采用带配套底漆的辐射交联聚乙烯三层结构热收缩套现场补口。对破损处直径≤30㎜的损伤(包括针孔),采用补伤片补伤,直径>30㎜的损伤,先用补伤片进行补伤,然后用热收缩带包裹。
补口、补伤应在管道组焊检验并试压合格后进行。焊口处除锈采用喷砂除锈,等级达到sa2.5级。补口补伤的预热温度必须按设计说明结合厂家说明书。
防腐管的吊装应采用专用宽吊带,堆放时应采用枕木和软质隔离垫将防腐管与地面隔开,防腐管间也采用软垫隔离。
6.7.4 桁架和桥面结构防腐施工措施
不锈钢保护钢壳采用TO树脂普通级防腐,其构成为底漆—底漆—底漆-面漆—面漆,涂层总厚度大于200微米。涂敷前,先除去油污,泥土等杂物,然后按《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97在除锈工棚内进行喷砂除锈,质量达到Sa2.5级。使表面达到无焊瘤,无棱角,光滑无毛刺。钢材表面经除锈合格后在表面干燥,无尘土条件下涂刷底漆,涂刷底漆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八小时,大气环境恶劣(温度过高,空气含盐雾)时还应缩短时间,第一道底漆表面干后约(2小时)即可涂第二道底漆,底漆要求涂刷均匀,不得漏涂,待底漆实干(约2小时)后涂刷第一道面漆。各漆层要涂刷厚薄均匀,表面平整,无漏涂。前道漆如有破损,应先补刷,等表面干后再涂刷下道漆。组焊检验合格后清除焊口处表面浮锈、焊缝外的焊渣、毛刺等,使焊口处的表面除锈达Sa2.5级,补涂焊口处TO树脂底漆而两遍,并对已涂刷漆进行补伤,再整体涂刷TO树脂面漆一遍。
施工及验收标准按《科鹰牌TO树脂防腐层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Q/KYG-004-1-98)执行。
桥面结构由专业厂家制作,这样的工厂化生产质量容易得到保证。栏杆走道板等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在大气环境下,可以达到30年以上的抗锈蚀能力。
对TO树脂的要求为:
a 表面光滑、平整、不得有漏涂、气泡、针孔、流淌起皱现象;
b 涂层总厚度>160μm;
c 不合格者进行返修至合格。
跨越管的保温采用聚氨脂泡沫塑料,厚60mm。制作6套模具,将保温层预制成半环形预制块,然后用厂家提供的粘接剂扣合在管道上,最后用0.8㎜不锈钢板包裹,不锈钢钢板纵向采用搭接方式,搭接宽度20mm,搭口向下,然后用氩弧焊断续点焊,不锈钢板横向搭接先采用卷边机卷边,卷边宽度为15mm,两块卷边钢板横向相扣,然后采用氩弧焊点焊,注意卷边的搭接部分与纵向搭接部分的交接处用氩弧焊点焊,合格后涂外涂漆料(同钢结构)0.20㎜厚。跨越管的保温在管道发送安装后进行,并在桥面上搭设跳板。单桥墩处的防腐,为防止管道保温层在吊装过程中损坏,只能搭设脚手架,当管道焊接完毕后防腐共上平台进行防腐保温的施工。
保温进行的同时,必须要和通信施工单位配合好,在通信硅管安装完毕后才能进行两头的保温施工。
1、参战施工作业的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特殊、危险地段的施工安全规定,加强管理和组织好每道工序的施工安全生产。
3、高空作业时防止高空人员、物件坠落,在作业点两侧安装软安全网,前85米桁架铺设满跳板,逐步往前移,并捆绑扎实,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在河面高空作业时,为避免人员坠落造成突发性伤害,在跨越西岸配备了救生圈、救生船,争取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使事故后的伤害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下雨天和雨后施工,特别是高空作业,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作业前检查施工条件,不能盲目施工抢工期,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6、遇有恶劣气候6级以上大风或沙尘暴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高空作业。
7、进入现场劳保穿戴要齐整、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工具、工件放在稳妥的地方,禁止上下抛掷工具,高空处作业时防止高空坠落、坠物伤害等事故发生。
8、组织焊接完后,在对焊口进行探伤时,作业区要有警戒线、警示牌禁止人员通过,并划分安全区域。
9、在危险地段要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立警戒线、配备对讲机,发现情况及时通报,防止未作业人员或非施工人员进入正在施工的危险范围。
10、起重工在指挥吊装高空管径时,上、下人员必须听从指挥,注意安全,要确保作业人员安全,不准野蛮施工作业。
11、高空作业时,高血压患者或身体不适应者,禁止登高作业。
12、起重工在吊装大型物件作业时应对起吊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安全的情况,方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施工,整改后再进行作业。
13、为把事故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施工现场配备必须的医疗药品及专职医生一名。对登高作业者进行检查,发现不适应者,严禁登高。
副组长:孙 畅 龚明剑
成 员:徐建明 赖善金
浙江某办公楼内装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郭文光 吴 涛
王 耀 黄 正
当危险地段施工突然发生事故时,现场应急人员应根据人员、设备受损情况进行现场救护,启动应急程序,使事故后的伤害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砸伤、骨折急救措施
A、固定伤肢(用三角巾、绷带、药包、木夹板或就地取材)
B、砸伤、开放性骨折如有出血,先止血后用无菌纱布、绷带、加压包扎后固定
现场医务人员对伤者进行临时救护后db61t 1536-2022 工业锅炉运行管理规范,在根据受伤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送往卫生院或送往其他医院进行救治。
10、施工现场通讯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