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弱电工程施工及室内给排水工程弱电工程施工及室内给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弱电工程施工主要涉及建筑内的通信、网络、监控、消防报警、门禁系统以及智能家居等低电压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其核心在于实现信息传输、自动化控制和安全防护功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敷设线缆、安装设备,并确保各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与稳定性。例如,综合布线系统为计算机网络提供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安防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而楼宇自控系统则实现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室内给排水工程则是保证建筑内生活用水供应和废水排放的关键环节。它包括供水管道铺设、卫生器具安装(如洗手盆、马桶等)、热水系统布置以及雨水和污水排放管网建设等内容。施工时需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管材质量达标、接口密封良好,并避免渗漏或堵塞问题。此外,还需考虑节水环保要求,采用高效节水设备,优化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这两项工程均需密切配合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以确保整体项目按期保质完成。同时,随着技术进步,新型材料与智能化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报批稿),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⑵电气照明装置的安装:按照照明装置的接线原理图要求,复合配电箱和开关盒及插座盒的位置、型号、分支回路的编号,安装灯具的种类、规格、安装高度等。在特殊场所应分别采用合适的防潮、防爆、防雨的灯具和开关。接线端和挂线盒的绝缘必须良好,超过1kg的灯具须采用吊筋吊装或其它方法安装,使灯具有牢固的稳定性。
⑴变压器安装:安装前应进行外观和心部检查及干燥处理。安装就位后进行运到前的检查和试验。通常应检查封闭的严密性和漏油检查;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泄漏电流等的试验。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应作接交试验,接交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通电前的检查项目有:电压切换装置的位置是否正确,第一次运转时可先放在中间位置,以后按运转情况再行切换;高低压引线是否良好;散热器及油枕门是否全开;接地线是否接妥;安全阀上的玻璃有无破损;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变压器顶盖是否放有工具及杂物等。
⑵配电柜的安装:成套配电柜的安装工序可分为基础型钢埋设、配电柜的搬运和检查、移柜就位固定,内部清扫等项。采用直接埋设法固定型钢;埋设的基础型钢应作良好的接地,接地不应小于两处,外露地面部分应深两道防锈漆。配电柜在搬运过程中,要防止翻倒、冲击和震动。搬到现场后,检查设备与原设计是否相符,备前是否齐全,有无损坏,腐蚀等情况。按图纸规定的顺序将配电柜作好标记,按顺序立柜就位,然后从左到右调整其水平度和垂直度。调整完毕后,将配电柜底座固定在基础型钢上。
本装置的供电电压等级为:变压器的一次侧为10KV,二次侧为380/220V。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设计了双路电源供电,当某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通过自动保护操作可以投入另一路电源,从而确保了供电连续性。本工程的调试工作可分为变压器、高压系统及低压系统三大部分。
对10KV级电力变压器的试验主要包括测量线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检查变压比;接线组别检查;绝缘油的电气强度试验;变压器的工频耐压试验。
各相直流电阻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变压比的规律。变压器的工频耐压试验值为30KV/1分钟。测试变比前必须已知变压器的极性或接线组别,变压器变比可用QJ35型变比电桥直接测量。
判断电力变压器结线组别是否与铭牌一致,根据现场实际上,选用直流法进行试验,在高压侧接上直流电源,在低压侧接上灵敏度较高的栓流计,在高压侧合上开关接通电源的瞬间,低压侧绕组感应出电动势,使检流计指针向不同方向偏转,分别在A、B;B、C;C、A;接通直流电源,记录ab,bc,ca端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即可判别变压器的结线组别。
当高压柜及其连接母线均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单元件校验,如电流表、电压表、电流(压)继电器及信号继电器的校验,同时检测电流互感器(CT)的极性及变比,检测电压互感器(PT)的变比。
所有单元件校验完毕且合格后,便可对保护器定点进行整定,如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及速断保护,并做好原始记录。
高压母线的交流耐压和断路器的交流耐压可一起进行,要注意的是断路器应在合闸状态下进行,且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才能做耐压试验。
高压开关柜所有二次线连接完后,经检查无误,便可做系统保护整组试验,对过流及速断保护应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施加电流,其值要根据整定值换算成一次侧电流值,在达到设计整定值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同时信号指示报警应准确无误。
380/220V低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机主回路及其控制电源回路的控制,对电机的主保护(过载保护)器件一定要认真试验,严格按照电机的额定值进行整定。
当动力及控制电缆都接线完毕后,断负荷电源,加上控制电源,检查信号回路(包括动作信号和停止信号)是否正确,断路能否可靠动作。
1、给水管道、设备安装
安装室内给水管道由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等组成,其安装顺序是先安装房屋引入管,然后安装干管、立管和支管,其安装方法和要求如下:
引入管敷设:参照室外给水管网的埋深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并应使其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每条引入管上应装设控制阀门,在阀门旁靠近室内侧设泄水装置。引入管穿墙或基础时,其管顶上部的净空不小于15cm,必要时应设柔性防水套管或刚性套管穿墙和楼板。
干管、立管和支管安装:干管及其管件可事先在地面上组装好,以便于操作为准,然后进行吊装、找平、连接、固定。在道沟内的管道敷设时,其距沟壁距离不应小于15cm,并应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给水口处。立管与干管连接处应设置阀门,立管在穿过楼板时,需设置套管,立管的接口不能置于套管内。立管上分流管件的位置一般应根据支管和配水设备的安装高度确定。室内给水管和排水管平行或交叉设置时,管外壁间最小距离应分别不小于0.5m及0.15m,交叉设置时,给水管在排水管上面,否则应在给水管外加设套管。管道可用钩钉、管具、吊环或托架等固定。水幕喷头和闭式喷头及卫生洁具等安装,应配合装饰工程同时进行,以便量定支管的连接长度和安装位置。
管道敷设工作应在管沟坐标、标高及管道基础经检查合格后进行,下管时,凡管道中有管件和阀门等附件的地方,应先把这些配件搬运至安装地点就位,作为该管段安装的基准点,以相邻基准点作为排放管道的依据,当距离小于管长时,可用量比法裁取所需要的长度,管道配件和阀门应先于短管组装连接找正后入沟,然后连接管道进行调整找正,使安装坐标、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管道中心必须于管线定位线中心一致,不应有起伏不平和弯曲等现象。
室内消火栓安装:在土建砌砖墙时db2101tj 013-2013标准下载,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好消火栓箱孔洞。消火栓阀门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试验其是否严密,宜设在对方右侧,栓口向左,位置以手轮开启时不受妨碍为宜。水龙带与消火栓及水栓连接时,应采用16#铜线缠绕2-3道,每道不少于2-3圈,绑扎好后,将水龙带及水栓挂在箱内支架上。
室外消火栓安装,消火栓采用地上安装,其顶部距地面高度为0.64m,立管应垂直、稳固,控制阀门井距消火栓不应超过2.5m,弯管底部应设支座或支墩,并应在放水口处做厚100mm的卵石渗水层。安装消火栓时,应将其自动放水弯头堵死,在井内量设放水嘴,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将水放出,消火栓安装前,管件均应刷冷底子油两道后,涂刷热沥青各两道,并用沥青麻布包严。
⑷给水管道试压及冲洗消毒
给水管道试压:室内给水管道需进行水压试验,可先分段进行水压试验,后全系统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规范要求。试验前,先将室内给水引入管外侧管端用堵板堵严,室内各配水设备(如水嘴、浮球阀等)一律不得安装,并将敞开管口堵严,在试压管道系统最高点设排气阀,并对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敞口管头及遗漏项目时,即可向封闭系统内充水加压。试压时,升压不能太快,当升压到试验压力时,停止升压。起计试压时间,并注意压力表指示值的变化情况,在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对全系统进行外观检查,无渗漏和压力在规定时间内满足损失量值则认为试验合格。
室外给水管道压力试验:采用注水法进行压力试验,保留地下管道必须在管基检查合格,管身两侧及其上部回填不小于0.5m以后进行压力试验,在回填前应认真对接口做外观检查,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单。室外管道还可采取两次气压试验法检验。即回填前的预先试验和沟槽全部回填后的最后气密性试验。管道进行气压预先试验时,应将气压力升至强度试验压力,恒压保持30min,进行外观检查,如无渗漏则认为预先试验合格。如在气压最后试验时,管道未发生破坏且实际压力降不大于规范要求则认为最后试验合格。
给水管道的冲洗、消毒:给水管道安装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冼消毒工作,冲洗前,应采用系统分层分段进行,与其它供水干线或支线断开。冲洗时,用高速水流冲洗水管,在管道末端选择几个放水点将冲水排出0348.管道缆性能指标及主要参数,直至冲洗到所排出水内不含杂质为止。进行消毒处理时,应先把消毒管段所需的漂白粉放入水桶内加水使之溶解随即向管内充水时一起加入管中,浸泡24h。然后放水冲洗并连续测定管内水的含氯量和细菌含量,直到合格为止。
室内排水管道的安装顺序为:先安装立管,然后安装排出管,在排出管和立管安装固定好后,再安装各水平支管和连接卫生器具的短管及附件,埋地排水铸铁管采用承插式水泥石棉接口,排水钢筋砼管采用水泥砂浆接口,满足规范要求。其安装方法和要求如下:
立管的安装:立管施工应由下往上进行,立管中心与墙面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用管卡固定,其间距不得超过3m。承插管一般每根直管均应设管卡,立管底部应设支座或吊卡。立管在每一层应设置一个检查口,其中心离地面高1.0m,并应高出该层被连接的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屋面雨水为有组织排水,经硬塑料管在土处沿柱平行敷设,用管箍夹固定,采用暗装法施工,做法同立管安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