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空心板梁砼模板压力试验空心板梁是一种常见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楼板等领域。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模板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需要进行模板压力试验。模板压力试验是通过模拟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施加的压力,评估模板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的流动性,会对模板产生侧向压力。这种压力的大小与混凝土的密度、浇筑速度、浇筑高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空心板梁而言,其截面形状复杂,内部存在空腔,因此模板受力情况更加特殊。试验中通常采用水袋法或沙袋法来模拟混凝土的侧向压力。水袋法通过向柔性容器内注水,形成均匀分布的压力;沙袋法则通过堆叠沙袋实现压力加载。
试验前需根据设计图纸计算理论压力值,并结合施工规范确定加载标准。试验过程中,应逐步增加荷载并观察模板变形情况,记录关键数据。若模板变形过大或出现失稳现象,则需调整设计方案或加强支撑系统。此外,还需考虑风荷载、施工振动等附加因素的影响。
通过模板压力试验大广高速九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验证模板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因模板失效导致的质量事故,同时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这一过程对于保证空心板梁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刚浇筑入模的砼在振动作用下是一种具有砼密 度的流体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此时砼对模板的侧压 力分布规律类似静水压力.但砼具有触变性,当砼振 捣器拔出而不再成为流体,或砼远离振捣器时较重 的集料颗粒就会在水泥肢体中沉淀下来,砼在振动 时所获得的流动性将会丧失,并随着水泥水化作用 不断进行而最终消失
主要测定模板在配合比、砼温度、初凝时间相同 的情况下模板侧压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规律和内芯 模上浮力. 试验梁为长30m、高1.7m、预制宽1.9m的空心 板梁,所有试验梁均在台座上预制.由于上浮力很 大,为此专门制作了一节长度为1m的内芯模板整 个砼侧压力和上浮力试验均在现场进行
图2荷载传感器布置大样
箱梁砼强度等级为C50坍落度19cm,入模温度 37℃砼配合比如表1
在两腹板外侧模每隔1.5m对称安装一台功率 为1.5kw的附着式振动器,同时启动振动和停止作 业
表2国内外模板侧压力公式比较(单位:MPa)
(单位:高度cm应力:MPa)
图4侧压力沿模板高度分布图
图4侧压力沿模板高度分布图
表2中砼容重取24kN/m²根据现场测定:砼 初凝时间为to=5.667h,浇筑温度T=37℃,浇筑 速度V=0.6374m/h.从表2和图4可以看出测试结 果与冶金建筑研究总院推荐公式值最为接近,
3.2.2模板上浮力计算
斤测试的试验梁中均设置了连接于外模的
马玉春等:空心板梁砼模板压力试验
图5试验梁荷载传感器布置平面图
拉杆并在内模上压重,如图7.图中W表示作用在 测试内模上的外加重量(压重)根据力学平衡原理 有:
将式(2)代入式(1)得
将式(2)代入式(1)得 QF = q × A
式中,Q一双膜传感器(荷载传感器)值,由外加 重量作用在传感器上荷载Q。和砼浇筑过程中产生 的上浮力Q:组成外加重量产生的荷载Q。由传感 器初读值计算所得;R一一支承内模、外加重量所产 生的反力;q一一底板砼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上浮力 均布值;A一——内模底板投影面积. 在砼浇筑过程中,W、O.和R保持不变,且满足
式3)表明,砼浇筑过程总产生的荷载传感器 增量(即扣除初始读数)与底板砼产生的上浮均布 值成正比.也就是说只要在荷载传感器中所测得的 反力值扣除初始值,即为砼上浮力.表3列出了1#、 3#、4#试验梁中各双膜(荷载传感器)所测得的浮 力值
表3 试验梁上浮力(荷载传感器单位kN)
说明:因荷载传感器周转原因2#试验梁未作上浮力 则试
从表3可以看出,单个传感器的上浮力值在 5.63~8.398kN之间平均为6.717kN. 由于试验是在长为1m的内芯模上进行的共布 置4个传感器因此砼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总上浮力 为4×6.717kN=26.87kN,即每延米产生的上浮力 为26.87kN.折算为单位宽内模产生的浮力为 26.87/1.215=22.115kN/m,大约每延米产生约2.2t 的浮力
重庆某大道双层螺旋式坡道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方案B.2.3DY型传感器测试数据分
根据式(3)上浮力均布值为
q=QF/A (4) 现A=1.0m×1.215m=1.215m² q = QF/A = 26.87kN/1.215m² = 22.12kPa = 0.0221MPa 将1#、3#、4#试验梁中各DY传感器所测得 的浮力值列于表4
定在模板上发现实测值都偏大,经分析认为,压力 盒除了承载面受力外,其四周也要承受砼作用的缘 故此外,当腹板钢筋顶压在传感器上,传感器预先 受压后随着砼侧压力的逐渐增大而减小,与砼产生 的侧压力处在同一量级上.因此,必须在模板上开 孔只露出承载面与测试砼接触测试结果与理论值 吻合良好
砼振捣过程中产生的模板侧压力最大值与冶金 建筑研究总院推荐公式值比较接近.整体浇筑砼时 由振动产生的最大上浮力为模板底面每平方米 22kN.由于本试验仅针对一种型号的振动器开展的 试验然而影响上浮力的因素较多,与振捣器的功 率与布置数量、振捣持续时间、砼的坍落度等诸多因 素有关振捣器功率越大,上浮力也越大,振捣时间 越长,上浮力也会增大坍落度越大,上浮力也越大 因此具体确定上浮力值时,尚需根据振捣器类型和 砼性质进行必要的修正
q=Qr/A (4) 现A=1.0m×1.215m=1.215m² q = QF/A = 26.87kN/1.215m² = 22.12kPa = 0.0221MPa 将1#、3#、4#试验梁中各DY传感器所测得 的浮力值列于表4.
从表4可以看出,DY型传感器测试所得的上浮 力均布值与用双膜传感器(荷载传感器)测试所得 的值比较接近
井架安装拆除施工方案B.2.4钢筋对传感器测试结果的影响
mouldpressureforvoidcon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