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岩体分级中点载荷试验的力学分析

矿山岩体分级中点载荷试验的力学分析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78.73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719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矿山岩体分级中点载荷试验的力学分析

点载荷试验是一种快速、简单且经济有效的岩石力学特性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矿山岩体分级中。其核心是通过施加集中力于岩石试样表面的特定点上,测量岩石在受压情况下的破坏强度。点载荷试验结果可以用来估算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UCS),从而为矿山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从力学分析角度来看,点载荷试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试验过程中岩石内部会产生复杂的应力分布,包括局部压应力和拉应力。随着载荷增加,岩石中的微裂纹逐渐扩展并连通,最终导致试样破坏。其次,点载荷强度指数(Is)与岩石的均质性和完整性密切相关,反映了岩石抵抗局部应力集中能力的强弱。此外,由于点载荷试验对试样形状要求较低,可直接使用不规则岩块进行测试,因此能更真实地反映现场岩体的力学特性。

在矿山岩体分级中,点载荷试验不仅能够评估岩石的强度参数,还可以结合其他地质因素(如节理发育程度、风化程度等)综合评价岩体质量。例如,根据点载荷强度值,可将岩石分为不同等级,并用于指导爆破设计、支护方案选择及采矿工艺优化等。总之,点载荷试验以其高效性和实用性,在矿山岩体力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点载荷试验是岩体工程中岩体分级(RMR、 CSMR等)研究和强度参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 标,对各类大型岩体工程管道冲洗技术交底_secret,特别是矿山和大型地下 岩体工程的支护以及围岩稳定分析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同时,点载荷试验不仅具有简易快捷,能 进行原始状态的现场测试,具有工时少、费用低和 便于大量试验的优点,还拥有能对不易进行常规 试验的软岩与严重风化岩石的强度指标进行测试 的特点。

荷与位移试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载荷与 位移的基本关系,概化了其应力应变的3种过程 模型,揭示了点载荷试验的变形能和变形位移的 内在力学机制,并分析了这3种模型的刚度。

点载荷试验力学概化模型,如图1所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

方向上测取的,相对应此时的0为零。同时设定 在半无限平面中r方向的水平位移为零,那么常 数A就可忽略。因此,上述方程可简化为

2P μθ=0= πE logr+B

2P logr πE

其中,r是距荷载点的距离。

其中,f(0)仅是0的函数;E为扬氏模量;μ为沿x 轴的位移。 通过进一步的推导,上述垂向位移与荷载的 关系可最终表示为

2P μ= cosologr πE πE

其中,v是泊松比;A和B分别是不同边界条件下 的积分常数;其他符号同(1)式。 由于点载荷试验中,位移是从2个力的施加

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最后阶段则是加速阶段, 这一阶段同样相当短,直到岩样破坏。其概化模 型为图2d所示,共有120个试验(占总试验为 30.3%)属于这一类。 (3)模型IⅡI1,在整个试验中,仅有9个试验 (2.3%)呈现了多级变形阶段。此模型有至少5

个阶段,瞬时阶段(初期阶段),多数稳定阶段(3 个或更多)和加速阶段。 和模型I和Ⅱ一样,第一阶段岩石试样的变 形相当少。多级稳定阶段是这一模型的特征。 司 样,在经过一个相当短的加速阶段后,试样就会出 现破坏。

在研究各向压力状态下的岩石变形时,应力 常常被分为2类,正态应力和偏态应力[7。点载 荷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皆属偏态应力。图3所 示描绘了偏态应力所产生的显著差异的效果

图2应力与位移的试验曲线与概化模型

图4点载荷试验的概化曲线

基于对3种模型的力学机制分析,点载荷试 样的刚度应该从第2阶段,也就是稳定阶段获得, 正像重要的岩石力学参数杨氏模量,是从应力与 应变曲线获得的,正切模量和平均模量都是从这 一段采集的,同时割线模量也与这一阶段密切相 关。类似于杨氏模量,点载荷试验的刚度也是载 荷与位移稳定阶段的斜率。事实上,试验观测在 这一阶段并不是一条严格的直线,因此应用回归 分析以得到最佳吻合效果。 图5所示描绘了应用回归分析的第1种模型 的刚度线,3种模型有关参数见表1所列。

db42/t 1987-2023 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图5载荷与位移曲线的变形刚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表13种模型的刚度回归分析

对于模型IⅡI,不同的稳定阶段金融中心南塔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50页),对应其不同 的刚度。因此,此时获得真实的刚度较为困难。

本文进行了点载荷试验的力学分析,从理论 和试验2个方面论证了刚度揭示点载荷试验变形 的内在力学机制的参数。但对如何有效地求得刚 度值则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责任编辑 张秋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