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江特大桥1

灵江特大桥1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85.75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715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灵江特大桥1

六、安全保证措施(一)组织机构为全面实现本合同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本着“组织机构精干高效、施工队伍专业精炼、机械设备装备精良、现场布置管理有序、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组织施工。为此,组建了两个专业化施工队伍,专门进行水中桥墩的施工。(二)安全目标1、杜绝因工死亡事故,避免重伤事故,轻伤率控制在5‰以内。2、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爆炸物品丢失事故,无爆破事故,无等级火灾事故。

三)安全保证措施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劳动卫生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杜绝和减少事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确保职工健康和安全。2、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和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安检专(兼)职工程师和班组长坚持工人岗前作业安全交底。3、抓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管防结合,创造条件,努力达到安全目标的要求。4、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到管理人员不违章指挥,作业人员不违章操作,工人不违反劳动纪律。

五)现场管理:1、施工现场要整洁有序,各种机械物应整齐放置在规定区域。2、施工现场道路畅通,路面平坦,保证司机视野开阔,满足消防要求。3、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穿戴整齐,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4、施工现场树立安全生产标示牌,书写施工安全须知,标语等。

六)安全用电:1、执行安全用电制度,加强用电管理,配电箱必须完好,线路绝缘可靠,临时线上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下班时要切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2、施工所用电器线路和用电设施,应采取防触电措施。3、作业点距低压线、高压线应分别大于2.5米、3.0米。4、焊机的电源开关应设在监护人附近,便于及时切断电源。5、用电设备的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零安全措施,焊接地线接连到工件上。6、过江电缆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电缆飘浮、被过往船只拖带等现象发生。

七)防火、防爆:1、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培训,使其清楚发生火灾时所采取的程序和步骤,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2、确保现场配备的灭火器材在有效期内,注意日常维护,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八)高空作业:1、在2米以上高度作业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2、脚手架材料不得有严重锈蚀或变形,保证搭设基础牢固,应设置宽度不小于60厘米的平台、护栏和步行踏板。3、安全爬梯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保证结构可靠,状况良好。使用时要按1:4的斜度放置,并固定上下端。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和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绳。安全带和安全绳应无磨损、断股、变质,钩挂有效。5、遇大雨天气或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6、传递物件不得抛掷,有可能坠落的物料应拆除或固定,防止跌落。

九)吊装作业:1、大件的吊装作业时,应详细制定吊装方案,编制吊装作业指导书,吊装前,要对吊机进行检查验收。保证低级处于完好状态。2、大件吊装作业时,技术人员和安全员在现场进行监督,现场人员严禁酒后作业。3、起吊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必须经过劳动部门的培训,持证上岗。4、吊装要施加保护,不同阶段的吊装要分别制备专用吊具,避免吊装变形并保护构件表面不受损伤。5、吊装点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吊装时轻吊轻放,避免变形和碰撞。6、吊装作业须鸣警示铃,严禁钩下站人。7、汽车吊使用前吊臂要经过试吊检验,四支腿垫实方可作业。

落水人员被救起,根据伤势情况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并提前通知救护车在码头接应。2、当施工船舶发生船舶碰撞时施工船舶在施工水域内发生碰撞事故等紧急情况后,船长立即向救援部门准确报告现场情况,同时招呼周围船舶进行有效救助。如被损船舶出现船舱进水时,全船船员在船长的组织下各就各位,保障动力,进行排水堵漏,并及时用柴油机备用泵排水。当受损船舶舱内出现进水量大于排水量时,船长要当机立断,组织船舶动力使受损船舶尽量向浅水区移位。当船舶发生严重碰撞受损船舶在失控情况下,船长组织船员作好弃船准备,在有伤员的情况下应组织人员先护送伤员离船。弃船前通过有效应急网络向航道部门及项目部报告本船准确方位和现场情况,有条件时携带船舶资料弃船。

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遣动力船舶到达出事现场,一是进行人员救助,二是维护现场并通报过往船舶注意安全避让。3、当船舶发生搁浅时当船舶搁浅时,立即显示搁浅信号,测量船舶周围水位情况,检查各舱是否受损漏水,如无法利用涨水脱浅,采取减载或船舶拖带脱浅。船舶搁浅造成船舱漏水时要及时堵塞漏洞,修复船舶后脱离浅滩,必要时向航道部门和项目部报告,请求援助。4、船舶在施工或航行中因遇险失控当船舶在施工中或航行中失控时,立即显示‘船舶失控’信号,向就近船舶发出请求救援呼叫,及时向航道等部门和项目部应急小组报告本船失控情况并通过有效的通信方式报告船舶方位。

避开施工管线、码头、栈桥、水上构筑物和船舶流量密集区。随时与航道部门和船舶应急小组保持联系,以便航道部门和应急小组提供必要的救助。如施工船舶发现本船必需做出弃锚决定,应设置浮标以备打捞。5、当船舶发生火灾时当船发生火情时,船舶应立即对外发送“船舶失火”信号,立刻向航道部门和项目部报告船舶火情和船舶方位,船长按船员部署规定指挥船员各就各位组织灭火。如在航行中,须操纵船舶使失火部位处于下风,如船舶停靠在平台、栈桥、码头时设法将火船撤离。在救火过程中注意船舶的浮性、排水、平衡措施。确保灭火人员的通道,关闭油柜阀门,切断电源。

七、方案比较双壁钢围堰的优点是可工厂化生产,适用于具有大型吊装设备,工程量大的工程,其缺点是材料不能重复利用,一次性投入大,不经济。而钢板桩围堰则具有材料周转率高、设备配备简便、施工速度相对较快,经济价值高等诸多特点。以下为钢板桩与吊箱围堰所用材料对比详见附表。

两种施工方案经济对比,钢板桩围堰施工可节约的成本1099万元。(详细对比见详解)由以上可知,采用钢板桩围堰在技术上可行,并可节约成本并加快工期.

临时栈桥1桥面宽6.0m,长51m,主要供汽车运输材料、设备至临时码头;临时码头横桥向宽24m,顺桥向长18m,其上设35T汽车吊一辆,同时作为急需材料的堆放场,临时码头处水深在枯水期要保持在不小于2米,以保证驳船顺利靠近;临时栈桥2桥面宽2m,其主要作用是铺设砼输送泵管及输电电缆。临时栈桥及临时栈桥及临时码头顶面标高+7m,栈桥码头主要用于钢护筒、钢筋笼、钢模板等的中转,也作为混凝土船运平台。栈桥码头基础采用双排φ711mm钢管桩,桩顶布设Ⅰ28型钢用作垫梁,钢管桩间用[16作剪刀撑连接,再在垫梁顶面架设贝雷梁片,贝雷梁片之间相互连接固定,桥面铺设[30b槽钢。钢管桩进场后根据其长度及设计所需的长度进行配料,

钢管分节长度根据吊机的起重能力及作业半径每节长度为12~24m,首节长度14m以上,钢管桩端部加设10mm厚、30cm宽的钢带,钢管对接时在外侧加设10mm厚20cm宽的缀板以加强钢管桩的整体刚度。在物资、机械设备按照要求进场,钢管桩加工完毕,并与航道、海事部门联系取得水上作业施工许可后开始栈桥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浮吊起吊振动打桩机插打钢管桩。

表3水中桩基及承台砼数量

砼运输方案:37#~40#墩基础及承台施工时,北岸的混凝土采用砼搅拌运输车水平运输至岸上的砼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北岸共设两台砼输送泵供水中桩基础施工,7台砼输送车进行砼运输。南岸设两台砼输送泵,5台砼输送车进行砼运输,由砼输送车将砼运送至砼输送泵,通过便桥上敷设的砼输送管进行44#~45#墩桩基施工。41#~44#墩桩基及承台砼施工时,采用7条35吨的驳船进行砼运输,每条驳船置有2个3.5m3的料斗,分别从南北两岸的砼拌合站同时运输砼至施工墩位处,由浮吊吊装砼入仓。

(1)搭设固定平台在两艘250t甲板驳上利用贝雷梁、型钢组拼成打桩导向架。待钢管桩插打完毕,吊装组焊导向架。然后用250t铁驳将钢护筒运至墩位,依靠5~8t砼锚、甲板驳上的锚机收缆定位。50t浮吊起吊打桩锤插打钢护筒,使其沉放至河床面以下一定深度。最后在钢护筒上焊接钢牛腿及桩间联结系,从而形成稳固水中钻孔平台。50t浮吊配振动打桩锤插打钢管桩、钢护筒。钢管桩为壁厚9mm的φ610钢管,直接采购成品,钢护筒采用14mm钢板,在工地加工厂卷制,直径比桩径大30cm,内径为φ2800mm。为了保证钢管桩和钢护筒的入土深度,首节钢管桩的长度不小22米,首节钢护筒的长度要保证进入土中不小于2米,以保证钢护筒准确定位。(见图)

当钻机进尺达到设计要求以后,即可开始清孔。可采用泵吸反循环出渣,大部分钻渣在钻进过程中从孔底直接由砂泵排出,沉渣厚度不大于5cm,清孔后,对泥浆各项性能指标及孔内沉淀物进行检测,达到规范规定标准后方可提钻,再使用长度和外径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用Ⅱ级钢筋制作的检孔器吊入孔内,检查孔径大小及垂直度等。另在钢筋笼、导管安放完毕后,若沉渣厚度和泥浆指标有变化,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清孔时,保持孔内水位在河流水位以上1.0~1.5m,防止坍孔。

6、钢筋笼制作及吊装钢筋笼在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时均需在型钢焊制的骨架定位平台上进行,以保证制作的钢筋笼的整体直度及主筋接长时的对位度,每节长度20m,用自制炮车运至现场。采用50T浮吊安装。当底节骨架下降到孔口上只有一个箍圈时,用钢管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此时可吊来第二节骨架进行连接,连接完毕后,稍提骨架博物馆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抽去临时支承,将骨架缓慢下放。不要碰撞孔壁,如此循环,直到全部连接完毕。钢筋笼顶部通过钢筋与护筒口焊接相连,以预防钢筋笼在砼灌注过程中上浮。

7、水下砼灌注灌注砼前,检测孔底沉淀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输送泵灌注。砼灌注时应连续进行,导管为直径30cm壁厚10mm的无缝钢管,浇注前要复核导管长度,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同时对导管以试验时的拼接顺序进行编号,导管用高密封快插接头连接,用卡子固定好后,安设漏斗,导管底部至孔底有40cm的距离,且漏斗首批砼的储量由计算确定,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的需要。灌注时,先将漏斗用水湿润,向内灌一盘1:2的水泥砂浆,再用砼将漏斗装满,使下去的砼确保能埋住导管至少1m以上,然后拨球,在导管内砼顺管下落的同时,随即迅速向漏斗内注入砼,以增加导管的埋深,防止导管内进水。为防止钢筋笼被砼顶托上升,在灌注下段砼时应尽量加快,当砼进入钢筋笼1~2m后,应减少埋入深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