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桩基检测桩基检测是建筑工程中用于评估桩基承载力、完整性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确保桩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撑。桩基检测通常包括静载试验、动力测试(如低应变和高应变检测)、超声波检测以及钻芯取样等方法。
静载试验是通过在桩顶施加荷载,观察桩的沉降情况,从而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这种方法精度高,但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低应变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通过敲击桩顶产生应力波,分析反射信号判断桩身完整性,适用于检测断桩、缩颈或夹泥等问题。高应变检测则结合动力加载与信号分析,可同时评估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检测桩身是否存在缺陷。而钻芯法通过钻取桩身混凝土芯样,直接观察并测试其强度和均匀性。
桩基检测不仅能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还能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在实际工程中,根据桩型、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科学规范的桩基检测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隐患,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2)施钻前的检查。施钻前应先通电检查主轴的旋转方向,当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方可安装钻头,并调整钻机主轴的旋转轴线,使其成垂直状态。
(3)开钻。开钻前先接水源和电源,将变速钮拨到所需转速,还向转动操作手柄,使钻头慢慢地接触混凝土表面,待钻头入槽稳定后方可加压进行正常钻进。开孔时可用短钻具和合金钻头,待钻至1m左右深度后再换用金刚石钻进。
(4)钻进取芯。在钻进取芯过程中,应保持钻机的平稳,钻速不宜小于140r/min,钻孔内的循环水流不得中断,水压应保证能充分排除孔内混凝土料屑,循环冷却水出口的湿度不能超过30℃,水流量宜为3~5L/min。每次钻孔进尺长度不宜超过1.5m。
提钻取芯时,应拧下钻头和胀圈,严禁敲打卸取芯样。卸取的芯样应冲洗干净后标上深度,按顺序置于芯样箱中。当钻孔接近可能存在裂缝或混凝土可能存在疏松、离析、夹泥等质量问题的部位以及桩底时,应改用适当的钻进方法和工艺,并注意观察回水变色、钻进速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钻孔深度视委托方的要求而定,一般进入桩底持力层0.5m~1.0m即可结钻。若需对地质报告中有关持力层的特性作进一步检验及准确查明桩底以下近桩底处是否有软弱夹层,则钻孔穿过桩底的深度宜超过1.5倍桩径(扩底桩按扩大端计)。
(5)在钻孔取芯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对异常孔段和终孔及时验证孔深,对芯样应逐段进行地质描述,对有缺陷的芯段及桩底与基岩交接嵌合部位进行必要的素描合拍照,最后提交《混凝土灌注桩钻孔取芯检验报告》。
(6)桩身混凝土钻芯后所留下的孔洞应及时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以保证桩基正常工作。
在黄石地区,自1985年施工第一根混凝土灌注桩以来铁场镇石坑村10kv线路施工技术交底,每年都有大量的灌注桩工程施工,以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及质量检测经验,且工程有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对施工和检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所以,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总体情况石较好的。对成桩的质量一般采用动测法,即:对桩身结构完整性先用低应变法进行逐根普测,再对有代表性的桩或承重要求较高的桩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判定,但动测法对桩的承载力判定的精度是比较低的,而钻孔取芯法对成桩质量的检测则是对上述方法的补充和验证。
对于一级建筑物桩基和地质条件复杂或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桩基工程,采用静荷载试验的结果可靠性是最高的,但试验时间较长,且费用也很高,检测数量有限。因此,有必要对桩身混凝土强度用钻孔取芯法取出试样送室内加工、试验。
(二)芯样的加工和抗压强度试验要求
用钻孔取芯法检测灌注混凝土的强度,试验的加工和试验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完成,所需室内设备有锯切芯样的锯齿机,加工芯样的磨平机和专用补平器,以及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的压力机。所有这些设备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试验应按《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中的有关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