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桥梁钢筋作业指导书桥梁钢筋作业指导书是为确保桥梁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率而制定的技术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钢筋加工、安装、绑扎及验收等环节的操作规范和要求。
首先,钢筋加工部分详细说明了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方法、弯曲半径、弯钩形式以及机械性能检验标准。所有钢筋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并经过严格检查后方可使用。其次,在钢筋安装阶段,指导书明确了主筋、箍筋、分布筋等各类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控制要求,同时强调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重要性,以保证结构耐久性。再次,钢筋绑扎工序中,规定了绑扎顺序、绑扎点数量及绑扎丝规格,确保钢筋骨架牢固稳定,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
此外,指导书还特别关注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装备,合理堆放材料,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后,质量验收环节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偏差测量以及隐蔽工程验收等内容,确保每一道工序均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总之某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桥梁钢筋作业指导书旨在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提升施工质量,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梁体钢筋钢筋笼绑扎好后,则用撬棍从下缘箍筋处横向将钢筋骨架逐段抬起,在下缘箍筋,蹬筋和纵向拉筋交叉处,垫以水泥砂浆垫条(尺寸为30×22×500或30×30×500),其位置相互错开,分散布置,间距不超过80cm, 在腹板蹬筋上卡上钢筋挂钩,并垫上水泥砂浆垫块(尺寸为50×50×25),其位置相互错开,其间距不超过150cm, 以保证蹬筋位置及腹板保护层厚度、垫块、垫条的强度不低于梁体混凝土强度。
钢筋绑扎成骨架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蹬筋不垂直度允许±15mm。
b. 蹬筋间距误差±15mm。
c. 钢筋保护层偏差±5mm。
d. 其他钢筋偏差施工图位置小于或等于10mm。
e. 钢筋绑扎点松驰率不大于10%。
f. 箍筋间距误差±20mm。
梁体钢筋笼绑扎好后,经厂、车间两级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立侧模板,再进行道碴槽板筋(俗称桥面筋)绑扎。
桥面筋绑扎要求与梁体钢筋基本相似,桥面钢筋垫块散布距离以80cm为宜。
至此,灌注砼前的钢筋施工中已完成,在灌注砼时,必须有一至两名钢筋工鉴护,由于各道工序施工至使钢筋笼变形。钢筋绑扎点松动或垫块挪位,应该由钢筋工及时调整,确保桥梁质量。
桥梁封端钢筋在钢筋制作棚内绑扎成骨架,当桥梁后期张拉完毕,并且灌注完后,再安装封端钢筋,其与桥面纵向钢筋连为一体,再垫上水泥垫块,其绑扎安装标准与梁体钢 筋一样。
第五章 其他钢筋工作业
钢筋的其他特殊作业有钢筋焊接,钢配件加工及安装,预留孔道橡胶管的布置(该项只有后张梁用)等三项。
我厂钢筋焊接主要工艺有闪光对焊、电弧焊、接触点焊三种方法。
梁体受拉区的主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采用闪光对焊,每天开始焊接前焊试件6根,进行机械性能检验(3根作拉力试验,3根作冷弯试验),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焊接。
焊接前先配料,确保对焊接头在受拉区不超过50%,每根钢筋端头在砂轮上打磨光亮,焊接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并不大于2mm,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大于4°,接头四周缘应有适当的墩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表面没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焊接好的通长钢筋进行一次拉调直,拉伸率不超过1%,最后焊接接头进行打磨。
桥梁钢配件指支座板、隔墙联结板、支承垫板、U 型螺栓、隔板联结角钢等。
支座板与支座螺栓焊接时,应采用胎膜具施焊,采用电弧焊,同时在支座板上焊预埋钢筋,支座板外露螺栓应与板面垂直,对角线偏差≤1mm,板面不平整度≤1mm。
U型螺栓在弯曲机上弯制,每次一根, 并在胎卡具上试量,确保肢距偏差≤1mm。
横隔板、支座板、支承垫板上的锚固钢筋采用的Ⅱ级螺纹钢应该热弯,如用Ⅰ级圆钢,端头设标准弯钩。
隔板连接角钢的Ⅰ级钢筋采用热弯。
桥梁钢配件应严格按施工图施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予使用橡胶地板施工方案,钢配件在搬运中严格抛掷,以免变形。
钢配件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与模板密贴,保证灌注砼时配件周围不漏浆。
定位网事先在固定的样板胎具上焊好,焊接方式采用点焊,然后在绑扎梁体钢筋骨架时,将定位网片按施工图位置绑扎好,定位网片的位置沿梁长方向偏差不得超过15mm。
预留孔道橡胶管的穿绑定位:
1.穿绑橡胶管前先检查,剔除破损的劣质胶管,清除胶管表面的泥浆,并涂刷皂片水隔离剂。
2.梁体钢筋骨架绑扎好后,即可从骨架两端向跨中将胶管引入设计座标孔,并在距跨中1m处以长50cm内径略大于胶管外径的薄铁皮管,将两胶管接头套接,且用胶布缠绕密封接缝,以免漏浆堵孔。
3.成孔胶管采用ф66或ф70专用橡胶管,橡胶管引入后要反复调整,并且每50cm绑扎一道,和轨道筋绑扎在一起,确保胶管顺直、无死弯。
4.橡胶管定位后,应由专门质检人员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橡胶管偏离设计位置在距跨中4米之内不超过6mm,距跨中4 米之外不超过8mm。否则应该重新调整。
至此,钢筋工全部作业告一段落。在桥梁生产中还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超出本指导以外的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断摸索、总结,使之更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