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编制内容—预制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等

标准化编制内容—预制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等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43 M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707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标准化编制内容—预制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等

预制箱梁施工是桥梁工程中一项关键工序,其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确保施工质量,需制定严格的预制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涵盖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施工管理及验收等环节。

标准化编制内容

2.模板与钢筋加工模板设计应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平整度,避免因模板变形导致箱梁几何偏差。钢筋绑扎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间距、保护层厚度需符合规范要求,且焊接或机械连接工艺需经过试验验证。

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混凝土配合比需通过试验优化,确保强度、和易性和抗裂性能。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分层厚度和振捣密实度,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养护阶段需采取有效措施某沿海产业基地一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混凝土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硬化。

4.预应力张拉与压浆预应力张拉是预制箱梁的关键工序,必须按照设计张拉力和伸长量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查验。孔道压浆应饱满密实,防止因压浆不充分导致钢绞线腐蚀。

5.成品检测与验收箱梁成型后需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无损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此外,还需对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复核。

通过以上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预制箱梁的施工质量,保障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施工准备如下:平整场地,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定出挖井基础准确位置,设置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井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安装提升设备(上部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出碴);布置好出碴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井壁压力、影响施工。施作锁口,锁口的厚度不得小于0.3m,其高度应高出地面20cm。准备机具设备和井下排水设施及人员配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护壁作业方案。一般采用现浇砼护壁。

采取分节开挖、分节支护施工,每节高度控制在1 米,挖一节支护一节。当遇见不良土质、滑动面及流砂时,缩短每循环的开挖深度,增加护壁配筋率,情况严重时采用钢套筒法处理。地质变化处护壁不得分节。

护壁根据设计要求视地质情况采用C30钢筋砼或C20砼,厚度亦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分别为30cm、25cm、20cm、15cm。

开挖施工应尽量安排在旱季,护壁及时跟进。

施工排水分井内和井外排水,井内排水采用潜水泵抽水,潜水泵应加设漏电保护器。

井外排水通过临时水沟排水。当水量大时,应及时报告主管工程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挖井基础达到设计标高后,应进行井底处理。采用标准贯入或触探仪法检测地基承载力。基底必须平整且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嵌入岩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地质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处理。

(5)基础钢筋及墩身预埋钢筋采用现场直接绑扎法绑扎成型。其方法为搭设施工脚手架,在地面钢筋加工场对钢筋进行下料、弯制及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接,焊缝长度及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按要求埋设冷却管。

(6)混凝土施工:如果基坑地下水丰富,抽水无法满足常规浇注的要求时采用水下混凝土浇注法施工,混凝土须一次连续灌注。常规浇注可分两次浇注,采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下料口距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2m,防止砼离析。

机械设备和劳动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配置。

1 质量控制:采用全站仪配合钢尺利用极坐标平面控制方法检测基坑平面偏位及几何尺寸,使用水准仪检测基底高程;根据重力垂直原理,在井口悬挂吊球检测井挖基础垂直度。严格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监理程序进行施工。

(1) 挖井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 挖掘机开挖时,应有专人指挥。

②人工挖井时,应注意施工安全。挖井人员必须配有安全帽、安全绳,在井口作业面以外用脚手架设置围栏。

③ 技术员和安全员对挖井人员及时交底,进行工前安全教育,作到人人心中有数。安全员必须每天工前工后,对安全进行检查,发先问题及时处理。

④ 出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必须经常检查,必要时进行更换,保证其正常运转。

⑤设置有效的井内外信号传达装置,保证井内外信号传达。挖井时,还应经常检查井内二氧化碳含量,如超过0.3%,或井深超过10m 时,应用机械通风。

⑥挖井工作暂停时,井口必须罩盖。应设置牢固可靠的安全梯,以便于施工人员上下。

⑦井口提升设备必须设置反锁装置。

(2)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①所有爆破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②基坑打眼前应由专职安全员处理坑壁周围的悬石,浮块,并且在施工中坑壁周围5m 以内不许有任何闲杂人员进入。

③5m以上深度进出人员应走专制钢用爬梯,10m 以上作业必须进行通风、排烟。

④严禁边出碴边打眼的深坑混合作业方式。

⑤ 每班开始前由专职安全员检查坑壁周围20m 以内原岩状况,看是否有滑坡,护壁损坏,破裂等征兆。

⑦在公路上设专人站岗,截断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爆破后放行

⑨爆炸物品应由专人、专车分次领运,并应做到“帐目相符,帐物相符”。

⑩一井内进行爆破作业,其他相邻井内的施工人员必须到地面安全处躲避。

(3)电气设备安全措施

① 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安检部门设专人负责电气安全工作,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② 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之懂得电的基本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从而安全、有效的进行工作。

③经常进行电气安全检查,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有无破损,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保护,屏护装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间距是否足够,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安装是否合格,电气设备运行中是否过热等内容。

④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专门设置的接地线进行接地,以防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而造成意外。

(1)场地各种材料要堆放整齐,分界明显。

(2)各种标识牌配备齐全,标语牌鲜明。

(3)施工场地要整洁有序。

(4)施工人员要配合监理及技术人员的工作。

(1)认真学习并执行地方各级政府有关水土保护、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法令。加强环保宣传,建立环保制度。

(2)挖方弃土运至指定地点,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周边砌筑防护及截排水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在弃土、弃碴顶面进行植草防护,防止污染环境。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某景区建设--环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搞好现场卫生。

(5)靠近水源的工地用沟壕隔开,避免污染水源。对井挖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在排放前采取过滤沉淀等处理措施,达标排放,做到不污染环境和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

(6)对生活和施工污水、废油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入河流,不得超标排放,造成河流和水源污染。

(7)施工道路和施工现场经常进行洒水,以防粉尘土对沿途植被和居民区污染。

(8)运料过程中db32t 4360-2022 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组织服务规范,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

(9)在靠近居民居住区施工时,减少夜间机械车辆出入频率,在夜间尽量不安排噪音大的机械施工。平常加强对机械养护,排气管加消声器,降低噪音的声级水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